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今,媒体大战越演越烈,处于相对弱势的广播如何在媒体多元化的竞争中做强做大?笔者认为,要多搞“四不像”的创新,以“四不像”出奇制胜。求新、求变、求奇是大众心理,广播节目应抓住这一特点,不断推陈出新,寻找适于广播发展的新内容、新形式,满足大众需求。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胡占凡在去年底的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广播频率化,频率专业化”的推进,“经营广播”成为广播人时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有专家明确指出:广播界正在努力“实现从广播经营向经营广播的方向转变”。在这个“经营时代”,广播人一方面依据行业的特点,努力挖掘着自身尚未开发的潜力,以图开发出更多更新的效益增长点;另一方面则向其他媒体学习借鉴,力图开发出广播衍生、嫁接产品,把广播产业、事业做强做大。  相似文献   

3.
郭峰 《中国广播》2011,(6):48-51
“音视频共做”是北京电台对于广播新媒体新业态的一种发展性尝试,它将视频生产与音频制作相结合,一个生产流程产生适合几个播出平台需求的产品。本文从北京电台“音视频共做”实践案例出发,阐释其节目特色、质量要素、关联问题以及核心所在等,系统论述了这一尝试对于广播新媒体新业态发展的启示和经验,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4.
邵宝钢 《视听界》2009,(1):101-101
广播媒体要在新一轮的竞争态势中立于不败之地,提高观点含量是其在“窄”中做“宽”,在“薄”中做“厚”,在“泛”中做“强”的关键,是广播让受众要听、好听、耐听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5.
叶帆 《中国广播》2011,(9):57-58
广播的收听与使用方式正在发生着史无前例的变化——从半导体、随身听、MP3到“网络广播”和“应用程序(如音乐生物钟)”,从汽车广播的车内移动收听,到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随意移动收听,“听广播”已日趋发展演变为“用广播”。听众对广播音乐的消费需求已逐渐走向多元。  相似文献   

6.
吴国跃 《中国广播》2007,(12):40-42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陆地教授在“中国广播改革20年高端论坛”上演讲时,针对“媒体竞争日益激烈”、“新媒体的发展如火如荼”的形势以及当前许多广播人看不清广播自身特点,毫无方向地与报纸、电视、新媒体竞争的状况,提出了广播“回归”概念。其中心思想就是:广播媒体首先要做自己该做的事、善做的事、能做的事,然后再谈更高层次的开拓和创新。尤其是在节目内容的“回归”上,应该做好三个基本种类的节目:一是做好新闻,二是讲好故事,三是放好音乐。  相似文献   

7.
李林  李艳芬 《中国广播》2009,(11):30-32
目前,全国省级少儿广播频率普遍处于经营困难、收听率低的困境。究其原因,与少年儿童生活习惯、收听广播的兴趣喜好以及少年儿广播频率定位有很大关系。当前,少儿广播频率普遍存在节目定位年龄偏低、节目内容幼稚,播出与听众生活脱离的现象。要改变少儿广播生存现状,必须从提高听众年龄阶段、节目贴近青少年生活,内容符合当代青少年精神需求出发,为青少年办“有用广播”,做他们的知心伙伴。  相似文献   

8.
创新广播理念 塑造广播品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丽彬 《中国广播》2005,(11):18-20
谈到广播改革与创新,我有一个观点,就是中国广播的“稿件时代”即将或已经被“栏目时代”所取代。所谓广播的“稿件时代”是指在传统广播理念指导下做广播的时代。这种传统的广播理念着重强调稿件在广播节目中的突出作用,强化稿件为主的节目形态和播报式的语言表现形态。所谓“栏目时代”是指在现代广播理论指导下做广播的时代。这种现代理念着重强调的是栏目在广播竞争中的基础地位与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9.
赵雨春 《新闻窗》2008,(6):60-61
如今,在电视、报纸和快速发展的网络媒体的挤压下,广播电台的生存空间日渐狭小,广播被人们放在了电视、报纸、互联网之后,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弱势”媒体,一句“有几个人有收音机啊?”,足以让设备、人员都缺乏的基层广播工作者垂头丧气失去工作热情。如何审视广播业,怎样做大做强县级广播,成为摆在基层广播人面前的一个必答题。  相似文献   

10.
翻新节目和举办活动是各家广播媒体应对激烈竞争,提高影响力所善取的两大举措。随着竞争的加剧,做活动受到了媒体的特别重视,并且做活动也有了一些时尚的称呼:“媒介推广”、“媒介营销”、“办立体广播”、“办看得见的广播”等等。这些时尚的称呼不仅仅是对活动叫法的改变,而且也反映了广播媒体做活动目的的变化——已经由单一的扩大影响向塑造品牌、推销品牌、培育市场等更广更深层次的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刘伟  刘进 《中国广播》2006,(3):48-50
上个世纪80年代、以珠江经济电台为先锋,全国各地经济电台纷纷闪亮登场.并带动了其他系列台的成长,广播又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进入新世纪,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发现.这种改革在很大程度上还不到位.系列台往往名不副实.很难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因此.广播的改革亟待进一步深化,作为当年媒体改革弄潮儿的经济广播.应该充分认识面临的挑战,正确理解频率专业化定位,扬经济广播之优势,做实“三贴近”.再造“亲民度”,打造经济广播专业化新品牌。  相似文献   

12.
赵世民  程锐 《中国广播》2010,(11):86-87
县级广播如何从旧有的办广播的指导思想和理念中突围,直接关系到其未来的发展。只有加强与其他广播媒体的联合,走近“三农”,发挥新闻的引导功能,才能使县级广播做强、做大。  相似文献   

13.
1993年9月23日,广播电视电视部副部长何栋材同志在广播影视部企业“传达贯彻全国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等三个会议精神座谈会”上讲话,对广播影视企业工作谈了四点意见:一、认真贯彻好三个会议的有关精神;二、广播影视企业是整个广播影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发展广播影视事业,满足人民对广播影视日益增长的需求,必须努力办好广播影视的实业和企业;三、抓住机遇、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把广播影视企业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四、当前要做的几件事。现将第二、三点意见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14.
邓一 《视听界》2002,(4):33-33
“感兴趣”,主要是指广播对外宣传的内容要吸引人,引发受众的收听欲望,满足他们的收听需求。“听得懂”,是指广播宣传内容要通俗易懂,让有特色的中华文化“国际化”。“能接受”,意味着受众对广播外宣内容的认可,包括外宣内容的真实、可靠和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的第一年,浙江人民广播电台成功地举办了一次“广播节目创意策划大赛”,征集到的417件文案成为一笔宝贵的财富。这次大赛对广播人的启示是多方面的。①广播媒体经常性地进行各类社会推荐性活动,以引起社会各层面的关注,这是扩大媒体自身影响力的一种有效方式。②广播在社会上仍然有广泛的影响力,关键是广播人要把听众群的需求变化研究清楚。③广播要做大做强,必须重视从群众中吸取智慧。④面对各种媒体的竞争,广播要加大改革力度,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移动互联时代,传统广播媒介功能正在经历从“满足个体信息需求的远程传输工具”到“塑造社会文化、维系公共秩序、传播特定思想的大众化媒介”的重要嬗变。这一变化映射着广播媒介“身份”的意义迁移。本文以移动互联作为社会语境,读解广播媒介的“身份”建构。  相似文献   

17.
周波 《声屏世界》2002,(5):37-38
眼下,文学广播是广播各类体裁当中声音最弱、最寂寞的一种。做了多年的文学广播编辑,爱之弥深,实不忍看她日渐湮没,这种心情,也许可用“深情在睫,孤意在眉”来形容。广播这块蛋糕要做大做美,新闻、专题、文艺等各块应按合理的比重同步发展,哪一块发展滞缓都会影响“蛋糕”的整体美。文学广播是文艺广播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她有特定的,为数并不少的听众,在某种程度上彰显一个频率的节目品味。所以,不应视她为广播这块大蛋糕上一朵可有可无的“奶油花”,探讨她的当代性还是有现实意义和必要的。文学广播的现状如何呢?文学广播…  相似文献   

18.
熊丽 《新闻实践》2005,(6):47-48
在广播已进入超电波生存的时代,随着各广播媒体间竞争的加剧,在广告客户的推动与广播听众需求的拉动之下,广播媒体的品牌意识普遍觉醒。探讨广播媒体的品牌塑造之道,对于广播媒体的差异化竞争、经营目标实现、日常规范转型、干部队伍再造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品牌”与“传播”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快”和“响”的魅力——从西江抗洪报道看广播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祖炎 《中国广播》2005,(10):64-65
广播自降生之日起,就以传播快捷、声情并茂做视天下。但电视的现世,又令光焰四射的广播魅力顿减。广播“无文可考、无画可赏、水过鸭背”的“老三”之叹,在业内由来已久。  相似文献   

20.
和月明约好采访的那天,我提前10分钟到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月明准时出现在大门口,其良好的时间观念性让我暗自称服。随意的长发、简单的黑衣、优雅的气质让我对广播主持人原先的刻板成见彻底改观。我是“被迫”做上广播的原来我一直以为月明做广播做得这么好,广播应该是她从小的梦想。月明摇着头笑着说:“不是,其实做上广播我是很被动的。”月明在昆明读完小学和中学,1980年考取武汉大学中文系。文学一直是月明的最大爱好,加上身处名校中文系,月明最爱的是在文学的自由王国里遨游,最大的梦想是写写文章,当个作家。最早与广播接触是在校广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