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3 毫秒
1.
诸佳英 《视听界》2008,(1):66-67
身为电视人,被问得最多的是两个问题:一是,“你们的节目收视率是怎么统计出来的”;二是,“听说你们电视台又在改版了”。收视率的统计是个技术问题,好解释,“怎么又改版了”倒是个不太容易答好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2004年,模仿《美国偶像》引发选秀类节目热潮的《超级女声》同时也引发了中国电视人对节目模式的探索。而从2010年东方卫视的《中国达人秀》开始,节目模式引进在近两年成了各大卫视提高收视率,抢占收视份额的法宝。那么我国电视娱乐原创节目的匮乏原因何在?借鉴国外节目有哪些利弊需要权衡?节目模式引进真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电视节目原创能力低下的问题吗?对这些问题的梳理和反思对电视节目的发展应该会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同质化的倾向以数量而论,中国的卫星电视在全世界是首屈一指的,但这么多群星却发着同样的光芒。同质化的星空让观众的眼神有些无所适从。当大陆的电视人发现台湾的《雅嘉非常男女》吸引观众“眼球”时,立刻激起了连锁反应,一时间从中央到地方,十多个电视台类似的婚恋节目匆匆出笼;又比如美国的《百万富翁》这样的电视节目在中国有了它的众多的表兄弟,如《开心辞典》、《幸运52》、《超级大赢家》等等。不惟如此,大陆的卫视节目也在相互“学习”,趋向“同一”。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出名之后,东方卫视即有《莱卡我型我秀》,安徽卫视也有了…  相似文献   

4.
郭之文 《视听界》2010,(2):79-80
“节目年年做,节目常常改”。电视人都知道改版的必要性,但改什么、改多少、如何改,有时却比较盲目。本文对电视节目改版需要遵循的原则进行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5.
罗红辉 《视听界》2014,(2):41-43
本文将原创节目的创新变革形容为“边缘革命”。区域实验是原创节目进行边缘革命的必要条件,为新节目特别划分荧屏实验区域并给予一定的激励,这样的培育空间和上档机制,是原创节目亟需的。在建立创意思想市场的命题下,原创节目的边缘革命应重点关注价值观、流程、需求这三个关键词。  相似文献   

6.
尾随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荧屏谈话节目在各 级电视台蜂拥而现,因其节目质量不尽如人意,受到了不少来自观众专家的批评,但“谈话节目”这一形式却受到专家的好评。 需要思考的是,电视人对谈话节目的特性、优势,究竟认识多少?在一轰而上跟进《实话实说》时,  相似文献   

7.
原创文化节目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了吗? 就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总体格局而言,原创文化节目尽管在数量和市场价值方面不及娱乐类综艺节目,却从未远离观众的视线.近年来曾先后出现了三次原创文化节目热:2005年前后,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百家讲坛》引发了全社会读历史、品经典的热潮.2013年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重新点燃了中国语言文字热.在其带动下,《中国谜语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成语英雄》《中华好诗词》《国色天香》《中华好故事》《最爱是中华》《Hello中国》等一大批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原创节目相继在中央电视台和各大卫视播出.  相似文献   

8.
第11届中国新闻奖电视新闻性现场直播复评暨年赛共送评了20多个节目,这20多个节目在2000年播出的电视新闻性现场直播节目中,就像苍茫大海中的一滴水,然而,这小小的一滴水却映出了大海的波澜。这20多个节目饱含着电视人的艰辛,显示了电视人在2000年探索、奉献、登攀的历程,展现了电视人励精图治、奋起拼搏的精神风貌。浙江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制作的电视现场直播(钱塘江潮》从这20多个节目中脱颖而出,获得评委们的一致好评,夺得一等奖。 从《钱塘江潮》这一精品背后,首先让我感受到的是电视新闻工作者不计名利、…  相似文献   

9.
盛伯骥 《视听界》2012,(2):21-22
近年来,中国电视迎来一个又一个模式高潮,这让电视人有惊喜,也有沮丧。因为有的模式像菩萨,保佑着节目收视长虹,而更多的模式像妖魔,折腾了多少电视人。尽管如此,电视人没有一天停止过对模式的寻找,因为找到一个好的节目模式,无异于找到了一堆黄金。  相似文献   

10.
胡振宇 《声屏世界》2005,(12):47-48
“真人秀”节目自2000年央视二套的《地球故事》播出了删节版的《幸存者》开始被引人中国。许多中国电视人看准了这个新兴节目的市场潜力,纷纷“试水”,起先是全盘移植和模仿国外成熟的真人秀节目基本的规则和元素,而后开始探索“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之路。本文对2005年春节期间播出的《欢乐英雄》之凯越HRV汽车训练营节目的优势进行分析,并从中总结出对中国式“真人秀”节目发展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1.
2010年3月30日,在北京第三届《综艺》年度节目暨电视人评选结果颁奖典礼现场.主持人代表网友提问:同样是做全球华人的新闻,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跟央视四套和凤凰卫视的策略有什么不同?霎那间,现场格外安静,对很多来自地方媒体的新闻人看来.这个来自网友提问最多的“典型问题”.某种程度上比从中国电视近300个候选节目中脱颖而出拿到“年度节目”大奖的分量更重,  相似文献   

12.
丁杨 《新闻世界》2013,(12):32-33
声音元素在电视节目里往往如空气般存在,不易察觉却至关重要,当仅仅依靠镜头语言已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时,如何巧妙地凸显声音的意义,让画面与声音完美地结合成为了电视人迫在眉睫的任务。从《中国好声音》的火爆到《我是歌手》的升华,可以看出电视人已将声音元素运用得淋漓尽致。本文以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为例,从声音的较量、节目创意以及"中国梦"的折射三个方面分析该档真人秀节目的成功的要素。  相似文献   

13.
金妍 《传媒》2014,(22)
正2014年,中国原创电视娱乐节目《中国好歌曲》在法国戛纳春季电视片交易会上被英国国际传媒集团看中,订购其国际发行权和英国播出权。这是继2013年8月26日江苏卫视的原创大型音乐对战节目《全能星战》节目版权卖给以色列(全球四大版权输出国之一)后,又一个"走出去"的音乐节目模式。原创节目的成功"逆袭"对习惯了拿来主义、一味模仿的中国电视无疑是具有开创性的,对苦于提升原创节目质量而无门  相似文献   

14.
中央电视台国际部承揽了中央电视台大部分境外节目的引进、编译、制作、播出。每周近30个小时、20个栏目的首播节目,是60余名工作人员高强度无私奉献的硕果。不论是电视观众,还是我们办节目的电视人,你可以承受偶尔某个节目的枯燥乏味,你却绝对无法忍受这20个节目的消失,哪怕是短时间的消失。  相似文献   

15.
中央电视台国际部承揽了中央电视台大部分境外节 目的引进、编译、制作、播出。每周近30个小时、20个 栏目的首播节目,是60余名工作人员高强度无私奉献的 硕果。不论是电视观众,还是我们办节目的电视人,你 可以承受偶尔某个节目的枯燥乏味,你却绝对无法忍受 这20个节目的消失,哪怕是短时间的消失。 引进译制节目采用“原汁原味”(指原声配译文或者 快捷地直译)当然有它的魅力。但如果你想到你所面对 的是怎样的受众,你所身处的是怎样的社会形态、社会 道德与社会价值取向时,你会对“原汁原味”的引进有 更加全面的思考。如…  相似文献   

16.
中央电视台国际部承揽了中央电视台大部分境外节目的引进、编译、制作、播出.每周近30个小时、20个栏目的首播节目,是60余名工作人员高强度无私奉献的硕果.不论是电视观众,还是我们办节目的电视人,你可以承受偶尔某个节目的枯燥乏味,你却绝对无法忍受这20个节目的消失,哪怕是短时间的消失.  相似文献   

17.
求新求精满足观众需求———从电视节目改版看电视人的紧迫感李娜唐丽华1997年的电视行业,节目改版之声从上至中央电视台、下至地方各类无线、有线电视台传出。浙江、山东、广东等17个省级电视台节目上星后,又有江苏等省陆续上星,各地方电视台精品栏目“好戏”连...  相似文献   

18.
英国是公认的电视节目创新的领跑者,在全世界所有原创电视节目中,来自英国的占到45%。英国电视节目成功的密钥何在?笔者在全景式考察英国电视产业中,充分感受到它的节目创新、节目开发的魅力。一、受众为上——研究市场赢得观众,科学规划做大蛋糕接触英国电视界,有一个深刻的体会贯穿始终,那就是英国电视人有着非常强烈的受众意识,他们对观众的尊重、对观众心理和需求的研究和把握堪称做到了极致。在英国,所有的电视人都有这样根深蒂固的理念:观众是电视台最终的节目消费者,科学地掌握观众的收视心理、收  相似文献   

19.
在新世纪到来时,电视人情不自禁地把“超越自我”变成了对现实的要求和对未来发展的期盼。当“生命”的主题在2001.3.15的晚上唱响时,又让业内人有了砰然心动的感受,同时也会有些遗憾的激动。 一个好主题 俗话说,有一个好的主题,文章就成功了一半。“生命”是今年央视“3.15”专辑的主题,对于生命的关照一直是“3.15”节目所要表达的媒介思想,因为,“3.15”对于中国的老百姓来说有特殊的意义。面对这个沉重话题,十年来央视“3.15”节目的策划者们作了努力的探索。从消费者之友到拉网式的报道以及新闻加娱…  相似文献   

20.
通过系统研究方法,在节目生产系统概括出节目生产的三个基本元素——电视人、技术、现场事件,并界定了节目形态的概念。电视节目生产与创新的本质是节目形态的创新,是电视人、技术、现场事件的变化及其组合创新。节目形态在电视节目中具有本体地位,节目内容作为本体必将导致新闻无学、电视无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