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牺牲50周年,我又重读了《雷锋日记》,颇有收获。我读懂了忠诚。忠诚,是指对党、国家和人民尽心尽力。《雷锋日记》总共144篇,其中有69篇日记,倾吐了他对党的深厚情感和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2.
据报摘,1963年2月7日《人民日报》刊载雷锋日记摘抄之后不久.周恩来总理曾让邓颖超打电话给《人民日报》的总编辑吴冷西,说读了雷锋的事迹报道和日记很感动.认为日记写得很好。同时,邓颖超告诉吴冷西,总理好像在哪里见过《唱支山歌给党听》这首“雷锋”的诗作,希望报社认真查实,搞清楚日记中哪些是雷锋自己的话.哪些是他摘录别人的话,别人的话应注明出处。吴冷西很快把电话打到总政宣传部,总政又将电话打到沈阳军区政治部.沈阳军区政治部将核查雷锋日记的任务交给了《前进报》编辑董祖修。  相似文献   

3.
据报摘,1963年2月7日《人民日报》刊载雷锋日记摘抄之后不久.周恩来总理曾让邓颖超打电话给《人民日报》的总编辑吴冷西,说读了雷锋的事迹报道和日记很感动.认为日记写得很好。同时,邓颖超告诉吴冷西,总理好像在哪里见过《唱支山歌给党听》这首“雷锋”的诗作,希望报社认真查实,搞清楚日记中哪些是雷锋自己的话.哪些是他摘录别人的话,别人的话应注明出处。吴冷西很快把电话打到总政宣传部,总政又将电话打到沈阳军区政治部.沈阳军区政治部将核查雷锋日记的任务交给了《前进报》编辑董祖修。  相似文献   

4.
由于今年是“向雷锋同志学习”四十周年的缘故,今年书市的雷锋书籍品种明显多于往年。或许是意识到“雷锋”在出版上的含金量,诸多出版社也将雷锋书籍的出版作为今年年初出版的“重头戏”,随意在书市上走一遭,《走近雷锋》、《雷锋现象》、《雷锋日记选》、《离开雷锋的日子》、《雷锋的故事》(均为解放军文艺版)、《雷锋——平凡的英雄》(长江文艺版)、《雷  相似文献   

5.
近日读到胡乔木同志写的一首《念奴娇·重读雷锋日记》时,感到其中两句十分发人深省:“寻常日记,细观摩满纸云蒸霞蔚。”读后细细想来的确如此,在雷锋的日记和先进事迹中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可为什么又那么感人而能成为全国  相似文献   

6.
数字     
《新闻实践》2012,(4):80-80
6000篇2月23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刊文,回顾该报曾经刊发过的关于雷锋的多个“第一次”报道。从1961年5月5日第一次报道雷锋开始,到今年2月22日,该报已经刊登学雷锋稿件6000余篇。《人民日报》刊发的多个“第一次”不同体裁的文章分别为:1961年5月5日刊发第一篇关于雷锋的报道《苦孩子成长为优秀人民战士》;1963年2月7日第一次刊出《雷锋日记》;1963年4月3日刊发第一首讴歌雷锋精神的诗歌《雷锋》。雷锋虽然去世50年了,但雷锋精神历久弥新,该报的报道也随着时代变化不断创新,赋予雷锋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7.
不知有无人预料到,八十年代中国的文坛,从“推理热”、“武侠热”、“琼瑶热”、到“外国小说热”、“人体艺术热”后,竟然开始出现了具有强烈政治色彩的“雷锋热”。《雷锋的故事》、《雷锋日记》、《沿着雷锋的足迹》、《中小学生学雷锋之歌》等等相继问世。印数从几万、几十万到上百  相似文献   

8.
年画与抗战     
年画是最普及的民间美术形式,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一般取材恭贺新禧、吉祥如意的图案,如《连年有余》、《五福临门》、《一团和气》等,也有取材历史传说、神话故事内容的,如《天师镇宅》、《八仙祝寿》、《王老虎抢亲》等,在我国有着广泛的民众基础。为了团结最大多数的民众抗日救亡,人们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必然为我党的革命事业所用。我党的艺方针是使艺成为整个革命机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即革命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艺术功用直接承继了“成教化,助人伦”的传统。  相似文献   

9.
曾有外国记者提出这样的疑问:雷锋做好事是自发的,还是被迫的?为什么雷锋做好事还有照片,这是不是经过“导演”的?也有不少国人心存这样的疑惑:雷锋生活的那个年代,所谓“三年自然灾害”的阴影还没有散尽,人们生活温饱尚属勉强,照相无疑更是奢侈消费,作为一个普通军人,他怎么会在各种场合拍下那么多的照片…… 那么,雷锋生前到底拍了多少张照片?究竟都有那些人为雷锋拍过照片?雷锋哪些照片是补拍的,为什么要补拍?雷锋给别人拍的照片是什么样子?有什么人肯花5万美元买雷锋生前的一幅照片的版权?本期《档案揭密》刊载的《揭开雷锋生前照片之谜》一文,将为读者逐一打开问号。[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在全社会新一轮学雷锋活动深入展开之际,北京出版集团公司所属北京出版社新近出版的《重读雷锋》一书正式发行。该书全面、系统地记述了雷锋同志的一生。全书共分7个部分:雷锋生平简介、雷锋故事、雷锋日记、雷锋书信、雷锋诗歌、雷锋散文和雷锋大事年表。其中,根据对雷锋精神研究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权威的概括总结,将大家耳熟能详的"雷锋故事"分为"信仰篇""、奉  相似文献   

11.
赵勋 《军事记者》2012,(5):63-63
一个饱受苦难的孤儿,成长为革命战士,在为我们留下"一火车"佳话的同时,还留下了《南来的燕子啊》《啄木鸟》《茵茵》等40余篇诗歌散文小说。新近出版的《雷锋全集》汇集了雷锋22年人生历程中所写下的主要文字作品,包括他写的一些诗歌、小说、书信等首次公之于众.其文笔清新、情感真挚,令人敬佩有加。由雷锋的作品,笔者联想到从事的新闻写作,感触犹深。  相似文献   

12.
唐刻 《军事记者》2003,(3):22-24
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发表,全国随之掀起了学习雷锋的热潮。早在毛主席题词发表前的一个多月,在雷锋所在部队的沈阳军区抗敌剧团正紧锣密鼓地排演着一出名为《雷锋》的话剧,使这位伟大战士的形象走进了人们的心里。同年,周总理先后两次观看、毛主席也在百忙之中完整地观看了此剧,并从众多争相与之握手的演员中,特意找到雷锋的扮演者张玉敏,对他的表演给予了肯定……自1962年8月15日雷锋去世后,张玉敏是人们接触到的第一个“鲜活”的雷锋形象。如今,40年过去了,作为第一个在舞台上塑造雷锋的演员,他始终…  相似文献   

13.
两个半版给了一位普通士兵的背后 1962年9月,《人民日报》军事记者连云山来到抚顺,抚顺市委秘书长告诉他,刚去世一个月的雷锋做了很多好事. 第二天,时任抚顺市委书记的沈越也向连云山提起了雷锋,并邀他到礼堂去听宣讲雷锋事迹的报告会.报告人是沈阳军区军人俱乐部主任陈广生,连云山和自发前来的听众都听得声泪俱下,这时,雷锋的影响还局限在小范围内. 连云山觉得雷锋与成千上万的英雄不一样,他是和平时期军队的英雄,应该在更大范围宣传.他到雷锋生前的运输连去了一趟,看了雷锋的遗物和厚厚的几本日记,并且找汽车班的同志座谈.大家都非常敬重雷锋,谈了不少,只有肇事司机乔安山低着头,始终不说话.连队干部说,出了恶性事故,检查还检查不过来呢,还宣传什么?  相似文献   

14.
放眼全球见新天———评《筑起的,不仅仅是一座大坝……》樊凡“一家报纸,就是一个国家的文化的一部日记。”如果我们同意这个说法的话,那么,人民日报1997年10月29日二版《筑起的,不仅仅是一座大坝……》(以下简称《筑》)的过人之处,在于它不仅是“日记”...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稿本《行程日记》一卷三十八叶,记载了一个官员从同治三年(1864)正月初一到八月十九日由叶尔羌(今新疆莎车)经草地到达归化(今内蒙古呼和浩特旧城)的行程。该卷日记今有《历代日记丛钞》影印本。稿本无署名,《历代日记丛钞提要》未能考知其作者,亦作"佚名"处理。  相似文献   

16.
2006年的春天,一套与众不同的日记由明天出版社推出。日记的主人是一只有思想、会笑的猫,而这套日记就叫做《笑猫日记》。这套丛书迅速在全国小读者中掀起了“笑猫热”。该系列已推出八本,累计印刷400万册,三年以后,又是一个春天,《笑猫日记》系列最新第九本——《樱桃沟的春天》踏青而来。  相似文献   

17.
真实的雷锋     
《现代声像档案》2006,8(2):30-30,31
“我们今天看雷锋,不仅仅是带着怀旧气质看一个遥远的背影,我们怀念这个小个子湖南人,也不仅仅是怀念历史上的某种风尚……人人都在寻找自己的雷锋。”新书《雷锋1940—1962》,以大量第一手资料和图片以及客观的叙述角度,向人们呈现了一个真实的雷锋。  相似文献   

18.
《魏特琳日记》是继《拉贝日记》、《东史郎日记》后,又一部反映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真相的第一手原始档案资料。拉贝是一位德国人,其日记以保持原始档案史料价值见长;东史郎是一位原日本士兵,是作为加害者一方的日记;而魏特琳 则作为一位美国女教授、南京大屠杀亲历者和南京女性难民心目中的“活菩萨”,其个人亲历档案──日记具有其它档案资料不可取代的价值。 明妮·魏特琳(Minnie Vantrin),中 国名华群,美国传教士。1886年出生于美 国伊利诺州。1919年至1940年5月,任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教授等职,在…  相似文献   

19.
嘉兴电视台的《新闻日记》,是一档新闻评论性栏目,创办五年来颇受群众欢迎,当地群众称它为“嘉兴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足见其影响之大,口碑之好。正因为如此,在嘉兴电视台建台20周年之际,回顾总结,盘点成果,选择《新闻日记》这个栏目是很有典型意义的。因  相似文献   

20.
A一本比砖头还厚、洋洋70万言的《心灵原稿》摆在我案前,它像一个巨大的惊叹号,时时催我奋进,激我思考。这不是一本普通的书,而是河北日报总编室副主任、杂文政论作家储瑞耕的一本从1959年到1994年的日记选。储瑞耕自13岁上初中时,就与日记交上朋友,且一写就是35年,坚持做到了:日有所记,从不间断。于是,这700万字的日记《心灵原稿》仅是其中1/10),对作者,是心灵的原稿,是足迹的记录,而对后人,对读者,则是一部杂文家、政论家的奋斗史。我作为储瑞耕的一个朋友和读者,试图在这篇随想中,寻觅日记与成才之间的必然联系,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