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岑桑 《少年文摘》2012,(10):81-85
60后老班王芳芳,带着90后的高一(2)班。她是"与时俱进"的老园丁,不但听得懂什么是"雷",什么是"囧",还是后现代主义青春心理学的教父。案例一:90后小宅男李小东是单亲,上课不说话,下课不打架,早晨准时上学,放学按时回家。所有任课老师,都挑不出他的毛病,同学也不说他坏话。  相似文献   

2.
岺桑 《课外阅读》2012,(22):42-44
60后老班王芳芳带着90后的高一(2)班,她是"与时俱进"的老园丁。不但听得懂什么是"雷",什么是"囧",还是后现代主义青春心理学的教母。90后小宅男李小东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上课不说话,下课不打架,早晨准时上学,放学按时回家。所有任课老师,都挑不出毛病,  相似文献   

3.
《宝葫芦的秘密》终于看完了,影片中的王葆,是个不爱动脑筋,不愿费力 气的孩子。他梦中得到一个"宝葫芦",从此"要什么有什么,想什么来什么"。可 是这不但没帮他的忙,反而让他变得笨拙,使它出尽了丑,还给别人找了不少 麻烦。  相似文献   

4.
儿子从小就是破坏王,给他买的玩具,经过他的手后,没有一个是好的。好好的赛车,他非要拆开看看内部构造不可。好吧,为了激发他的创造力,那就拆吧。拆了一地零部件,再也装不回去,赛车只好报废。所有布娃娃,也都被他毫不客气地"开膛破肚",因为他想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填充物。  相似文献   

5.
马一浮的诗学有诸多新见,他提出"六艺之教莫先于诗"说,将诗视为真善美一体.他一方面认为"诗以感为体",强调"境不自生";另一方面又认为"心能描境",认为"玄者诗之本".马一浮重视儒家诗教观,认为,"诗教主仁".他将"仁"理解为"大公",并将其理解为宇宙奉体.马一浮以内圣外王解释六艺,认为六艺是可以互为其根的,前至为圣,后至为王."礼乐并摄于诗,则诗是内圣,礼乐足外王".马一浮的诗歌美学代表厂当代对中国古代诗学研究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6.
我是"80后",是年轻的班主任;他们是"90后",是我的学生。当"80后"遇到"90后",会发生什么呢?在学生面前掉了泪当我自信地接过班主任的接力棒时,学生也满心期待着我这个"80后"  相似文献   

7.
余秋雨的<道士塔>写莫高窟敦煌文书所遭受的历史厄运以及作者对此的感悟沉思.但文章涉及的一些问题却引起了我的疑问和思考. 作品首先写王道士,说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尽管作者也意识到"让他这具无知的躯体全然肩起这笔文化重债,连我们也会觉得无聊",并且也提到了一些官员的无知和腐败,但还是把相当多的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泻了.什么"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什么"小丑""肮脏"等等,作品详细描述了王道士发现敦煌文书并将其卖给斯坦因等人的过程.文章名为<道士塔>就很说明问题,而且应该说,全文是紧扣"道士塔"这个题目的.这就给人一个印象,似乎真如作者所说:"不幸由王道士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而如果换另一个有文化的人来当家,似乎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相似文献   

8.
"王夫子"是我在乡镇中学教语文时的同事.因他年岁大,教龄长,又戴副眼镜,一开口便妙语连珠,"不尽诗词滚滚来",于是大家便给他冠以"王夫子"这一雅号.  相似文献   

9.
韩贞是泰州学派崇尚自然思想的重要继承者和传播者.他与他的老师王艮、王襞一样,崇尚自然.他认为自然之理,妙之无穷;自然天机,最有活力;离开自然,寸步难行,自然之外也别无所传.强调自然的真实性,主张在自然面前"不着意"、"不犯手",一切顺应自然.韩贞崇尚自然的思想是泰州王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在泰州学派学术思想中有其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李晓飞的班主任王老师的话让我陷入了沉思:这是他本学期第四次打人致家长找上门.问他原因,都是一句简单的"不为什么",态度极其恶劣.仅去医院检查已花费1200多元,每次他对家长都保证不再打人,仅仅间隔三周. 王老师现在已感觉力不从心.交谈中,我认为她对李晓飞用的是"直线管理"方式.先是"刚性的直线"--大动肝火,声色俱厉.然后是"软性的直线"--息事宁人.对于李晓飞而言"直线管理"不仅达不到教育目的,相反容易引起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11.
<正>"喂,李校长,您好!我是王一(化名)爸爸,真太谢谢您了!我家王一最近晚上不玩游戏了,每天放学回来认真做作业了!您用什么方法‘治’好他的啊?前些日子真把我们一家给愁死了。"听到王一同学的爸爸在电话中的激动话语,我知道他为王一的改变而兴奋。老实说,听到王一改变了,我也特别高兴。王一原来学习成绩挺不错,暑假和他妈妈一起到城里姨妈家去"走亲戚",在姨妈家没事,姨妈就拿i Pad给他玩。开始,妈妈和姨妈家人都没有注意,几天一玩,他却上瘾了,不肯回家,一定要妈妈帮他买一个,不然就赖在姨妈家不走。妈妈出于无奈,只好帮他买了一个iPad。  相似文献   

12.
33leiyiming55@tom.com问:我的孩子6岁多,除了妈妈和奶奶外,平时几乎不和别人说话,连自己一个人去买东西都不敢。不管叫他做什么事情,他都说"不",如叫他吃饭,他就说"不吃",叫他睡觉,他就说"不睡"。请问,这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引导才能使他有所改变?答:除了天生的脾气秉性外,孩子的行为表现还受到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的影响。如果孩子属于那种特别退缩、不能与陌生人接  相似文献   

13.
乐乐很喜欢画画儿,但他从不愿意按老师教的画。美术活动时,王老师教小朋友画小兔子,可乐乐偏一个人画手枪,而且画得很认真,弄得王老师都不忍打扰他。王老师向乐乐的妈妈介绍了情况,妈妈说:"是啊,乐乐是有这个毛病,我如果硬教他画他不想画的东西,他甚至会扔掉蜡笔。您一定要想想办法,让他愿意向老师学,不然,上学后可怎么办啊!"如果您是乐乐的老师会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面对喜欢"自学"的乐乐,您有什么好办法吗?(天津于淑萍)  相似文献   

14.
正曾有种观点认为"教什么"和"不教什么"是课程规定,由不得教师选择,而"怎么教",教师可以有些自由。我认为,如果教师没有教学的自主权,他的课堂可能是板滞僵死的,也很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自由精神。"教什么"和"不教什么"以及"怎么教",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相机而动;在课堂上不能或不敢"做主"的教师,他的学生学习可能是无趣的,劳而无功的。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育改革包括课程设置、教材编写、识字、阅读、写作、教学法、评价体系等诸多方面.其中,识字写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如果识字、写字教学做不好,势必影响阅读写作等的顺利进行.因此,识字、写字教学仍是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课例现场 1 某省级优质课评比活动中,一位年轻的王老师在教授《荷花淀》时,让一男生回答老头子用什么武器来替大菱报仇时,男生答"竹篙(hāo)",这时,其他同学都笑了,齐声给他纠正"竹篙(gāo)",王老师顺势请这个男生把这个字写到黑板上.这个男生于是很潇洒地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大大的"篙",占了黑板的六分之一,字写得方方正正的.听课的老师看到都发出了赞叹声.王老师看到大字后说了这么一句话:这个好孩子,他怕我们看不清楚!并且,字写得这么大,跟他的个头是成正比的.  相似文献   

16.
费尔马被誉为业余数学家之王,费尔马是律师,却把自己大量的业余时间都用于数学研究,他虽然著作不多,但和同时代的许多一流数学家都有通信关系,并以这种方式给数学家相当大的影响,他一生中的数学发现多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如"费马大定理"、"费马小定理",下面是他生活中的一次有趣经历.  相似文献   

17.
我们身边有这么一类孩子,他们整天耷拉着脑袋,开口闭口都是"没劲",别说你猜不到他在想什么,许多时候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在想什么. 对此,我常想,他们为何不快乐?是有说不出的苦衷,还是患了什么病?我们又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呢?你有同感吗?  相似文献   

18.
为了展示乌鸦王国的雄风,鸦王决定举行一场声势浩大的"万鸦盛会",诏令各地选送体壮貌美的乌鸦前来王城接受鸦王的检阅。在阅鸦大会上,鸦王环视黑压压的阵容,一种豪情油然而生。可是,当他的目光落到万黑丛中那一点白时,豪情顿然大失,脸色也立刻阴了下来,厉声质问左右:"那是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19.
打食与等食     
当然是由于种种原因,许多语文教师不读书,或者只读教科书、教学参考书,不编制练习题,只选用、购买别人编的练习题,自己不主动"打食儿",只吃"等食儿".他们的学生呢,也只是吃老师给的,也是"等食儿".如此教学,学生岂不成了"填鸭"?我曾听过一位老师说,语文老师上课就像喂猪,你喂他什么,他就吃什么,所以要喂他有营养的饲料.虽然这个比方的核心意思是说教师应该选择有营养的语言材料交给学生,但我仍然反对这种说法.学生不是猪,教师也不是饲养员.学生有他的能动的理智的选择,他有拒绝你所强加的"饲料"的权利,你一味地强加给的"饲料",就是强加给学生吃"等食儿"的坏习惯.  相似文献   

20.
"90后",这是别人硬塞给我们的头衔,我不反对,但更喜欢称呼自己"暖90后"。之所以自称为"暖90后",不仅因为我们在蜜罐里打滚着长大,更因为我们能够给自己带来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