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9 毫秒
1.
赵华 《湖南教育》2003,(3):50-51
师:同学们,仔细听听,你听到什么声音了?(CAI课件音频:播放潮来时的声音)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钱塘江观潮,请大家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生齐读;师板书:天下奇观)师:“奇观”是什么意思?生:“奇观”就是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师:你们想去看看这“天下奇观”吗?请你告诉老师,你最想看什么?生:我想看潮来时涌起的波浪。生:我想看潮来时人的活动。生:我想听听涨潮的声音。师:好,大家看看画面,听听声音,然后说说你有什么感受。(CAI课件播放潮来的过程)(生不断发出赞叹)师:看了钱塘江大潮,你有什么感…  相似文献   

2.
李艳 《湖南教育》2002,(17):44-45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向爱迪生学习,爱科学,学科学,从小树立创新意识和刻苦钻研、坚持不懈的精神;2.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培养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查找所需知识的意识和能力;4.训练学生给自然段分层,弄懂自然段的意思。教学过程师:(演示课件1:《大自然与星空》)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有许多未知的事物等待我们去探索,你们能征服大自然吗?生:能!师:我们该如何去征服大自然呢?(学生讨论)生:多学本领,上课认真听老师教给我们知识。生:多动脑筋。生:不怕困难,还要不怕失败。师:同学们说得挺棒,老师…  相似文献   

3.
一、创设情境,形成问题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种简单的动物——水螅。(课件出示一张水螅的图片)课件中有一段关于水螅的录像,下面请大家一起来观看,并请你记住录像片段中讲了什么内容?(随后教师播放录像:水螅芽生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上节课咱们一起走进了童话世界,认识了可爱的小露珠。(课件出示小露珠) 2.师:你们喜欢它吗?为什么呀?  相似文献   

5.
董琼 《湖北教育》2006,(8):43-47
片断一 师:老师曾到过一个美丽的地方。(课件出示教师在草原拍的照片)看得出这是哪里吗? 生(看到老师的照片后兴致勃勃):草原。 师: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是老舍先生的《草原》。四十多年前,老舍先生到草原参观访问时,记下了沿途的所见所闻所感。今天,就让我们与老舍先生一同进行一次草原上的“心灵之旅”。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一册下1单元)学习目标 :1 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2 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能通过朗读感悟春天的美。3 能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从形象感知春天引入 ,激发阅读的兴趣1 学生观看CAI课件 :草长莺飞、桃红柳绿的春景图 ,并伴以和谐优美的小提琴协奏曲。2 师 :这几幅美丽的图片描绘的是哪个季节?(课件上出现绿色的“春”字)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3 师 :春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 ,春天一到 ,万物复苏 ,小柳树呀 ,也醒了!(出示课题、齐读 :柳树醒了)设计意图 :形象感知春天的…  相似文献   

7.
严杏  米仁顺 《湖南教育》2002,(21):47-49
(播放课件,教师配合课件深情地吟诵:在浩瀚无边的宇宙,有一个美丽的星球。它是人类的家园,它是太阳和月亮的朋友)师:看到了吗?这个美丽的星球就是……生:地球。(师板书:地球)评析用美丽的课件导入,配以一首同样美丽的谜语诗,由教师娓娓吟来,一开始就给学生一种美的冲击,为后面理解、感受地球的美作了很好的形象铺垫。师:地球我们还把它比做什么?生:故乡、家园、摇篮。师:哦!我听到更多的同学在叫“母亲”、“妈妈”,多亲切的称呼呀!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的就是一篇有关地球的课文。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告诉大…  相似文献   

8.
师: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先请大家看录像,边看边思考两个问题:“我”在殡仪馆的礼堂里看到了什么?什么事使“我”惊异?(出示CAI课件,课件内容为第一段课文配音朗读,呈现鲁迅先生追悼会的画面)(学生看录像后,回答问题)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9.
教例:二年级《葡萄沟》师:大家读第二自然段第3句话。(学生自由读)师:你又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葡萄成熟了,什么颜色都有,红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生:我看到了一大串一大串葡萄挂满了架子。师:大家看到的是不是这个样子多媒体课件出示各种颜色的葡萄),你们喜欢这些葡萄吗?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你对葡萄的喜爱有的陶醉地读,有的用彩色笔画,还有几个到黑板上用彩色粉笔画。师:(板书“五光十色”)现在大家知道“五光十色”的意思了吗?生:五光十色就是有许多种颜色。生:五光十色就是五颜六色,闪闪发光……师:…  相似文献   

10.
周雪平 《今日教育》2006,(5S):23-25
活动一:走近彩虹桥事件 师:同学们,我们的家乡重庆是有名的“桥都”。你们看,(课件展示几座重庆著名的桥)在家乡的江河上.有着许多雄伟壮观的大桥横跨大江两岸,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方便。 (出示新虹桥课件)你们认识这座桥吗?知道它在哪里吗?  相似文献   

11.
师:(展示课件)这是一艘现代远洋货轮,同学们知道它是用什么材料造的吗? 生:钢铁。 师:那古代船用什么材料制造呢?  相似文献   

12.
[课例](小学语文第二册)《好孩子》2、3、4段教学 师:小玲是不是淋湿了呢?学过后我们就知道了。 [演示 CAI动画:奶奶迎小玲回家。画外音:朗读2、3、4 自然段] 1.师:用“──”标出描写奶奶和小玲动作的句子。 2.学生自读、勾画后交流。 3.观察图回答问题,并填空。 请同学们看屏幕,奶奶在做什么?小玲在做什么? [演示 CAI课件]:课文图1的画面下出现两个句子。 ①奶奶(  )拉开门。 ②小玲(  )进来了。 (抽生填空,填正确了, 屏幕上出现鲜花的同时响起掌 声。) 4.“急忙” 表明了奶 奶心情怎…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四课。 【导入设计】 1.观看课件,进入情境。师:先请小朋友们看大屏幕,注意认真地看,仔细地听。 (课件播放动画图:雨后的清晨,一轮红日刚刚从东方升起,[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秦娥 《湖北教育》2003,(7):39-40
片断 1.巧设问题激发兴趣 师:你们喜欢读名人名言吗? 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送给你们一段名人名言,好吗?(课件展示茨威格在罗丹工作室说的那段话) 师:谁来读一读这段名人名言呢?  相似文献   

15.
师:这节课我们聊故事背后的故事。我们先聊为什么写这个故事。叶老也好,别人也罢,为什么都要改编这个牛郎织女的故事呢?首先从故事的起源聊起吧。望星空(课件出示银河系),找找哪个是牛郎星和织女星,读读你们收集的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16.
王斌  何捷 《小学教学设计》2002,(3):13-14,16
教法一一、激情自学师 :请同学们告诉老师你爸爸是做什么工作的?(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 :庄稼)(师褒农民的重要性。)师 :同学们对种庄稼在不在行呢?师 :老师这里有这样一块土地 ,一连几年庄稼都没有好收成 ,是什么原因呢?(虫害 ,管理不善 ,无化肥 ,干旱 ,洪涝等)。师 :谁能具体说说哪些虫害?(说对“田鼠”的 ,师表扬 ,同时板书师 :如何消灭田鼠呢?(生答 :挖、药灭、老鹰、蛇。师板书 :蛇吃田鼠)师依据板书巩固说明 :蛇能够保护庄稼。(出示课题)二、读议导析 ,揭示联系(一)读议课文第一段1.听课文第一段录音 ,感知板书内容…  相似文献   

17.
四季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二类字“对、说、是、叶、圆、夏、秋、雪、肚、就、冬”,通过动、植物及景物的特点了解四季的常识。2.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感受四季的美,抒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四季的特点。[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四季的美的感受。[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整体感知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有趣的儿歌,名字叫——(生齐)《四季》。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一起书空。[巩固生字]3.四季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师出示有关四季景物的课件,让学…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十八课。 【导入设计一】 (播放课件,配以动情的描述和低沉的背景音乐。) 师: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曾经发生过一次特大旱灾。接连几个月没有下一滴雨.每天都是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看,这就是当时的情景,你们看到了什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一、导入新课师:(课件展示教材驱动页图)哪位同学能把这幅图的意思讲给大家听听?  相似文献   

20.
张美霞 《山东教育》2002,(16):36-36
一、谈话导入意图:通过师生亲切自然的交流,初步了解学生的课余生活,引出话题。1.同学们,张老师对大家的课余生活特别感兴趣,想知道你们在课余时间喜欢干什么?2.学生汇报。生:我在课余时间喜欢摄影。(师:有机会给我拍张照好吗?)生:我在课余时间喜欢弹电子琴。(师:你还是小音乐人呢。)生:我在课余时间喜欢朗诵。(师:著名播音员赵忠祥老师是你的偶像吗?)3.小结。师:大家看过中央电视台崔永元主持的《实话实说》吗?生:看过。师:崔永元叔叔以他那幽默、朴实的主持风格赢得全国观众的好评。今天,咱们就采用《实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