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形容词作为汉语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词类,其内部分类问题比较复杂。朱德熙先生把形容词分为简单式和复杂式,后又根据短语组合功能划分了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并将区别词划出形容词范围单列一类,吕叔湘先生则根据句法功能标准将形容词分为一般形容词和非谓形容词。本文将分别从区别词与形容词的异同两个方面来简要谈论一下二者之间的界限。  相似文献   

2.
到目前为止,汉语语法界对形容词的分类依旧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有单独成类的,有分为“谓词性形容词”和“非谓形容词”的,也有把“非谓形容词”归入区别词的。本文试图通过对“谓词性形容词”和“非谓形容词”两者功能的比较,说明把“非谓形容词”归入区别词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式”缀词中“X”的语法单位是语素、语素组或准词组,其语法性质可以是名词性成分、动词性成分、形容词性成分、区别词性成分、数量词性成分等。通过实例考察,“式”缀词的基本语法功能是区别词,但不排除为区别词与副词的兼类词。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语法学界倾向于把现代汉语的词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等大类,但事实上,大类中的形容词包含了语法功能、语法意义、词的形态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的几类词,因此对传统的形容词进行再分类很有必要。其中一部分仍为形容词,一部分独立为状态词,另一部分独立为区别词,形容词、状态词、区别词既有共性,又存在许多差异。  相似文献   

5.
根据语言符号与客观事物现象的依存性程度,可以把语言中的词大致分为自源词和他源词两类。自源类区别词是区别词的典型成员,他源类的由于潜在的指称事物现象的能力有些会重行向临接词类游移。游移的方向主要有两个:因属性义固化的形容词化和因指称义显化的源词化。而自源类区别词一旦发生功能游移,通常只有单一的属性义固化方向。  相似文献   

6.
区别词在其名称基本确定之后,它的立类标准和语法功能也逐渐得到明确。但笔者发现,部分词语在实际的归类中仍存在一些争议。本文选取部分实例,简要分析区别词与名词、区别词与动词以及区别词与形容词之间的界限,以此探讨区别词的部分句法功能。  相似文献   

7.
吕荣荣 《文教资料》2014,(30):150-152
区别词是指“男、女、金、银、初级、超级”等一类词,表示事物的属性,属于加词。区别词具有不同于其他词的独特的语法功能。区别词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中,和其他词是否存在兼类问题也引起了语法学界的关注。由于区别词本身的词类地位、语法功能等方面的特点,使得它会向动词、形容词、名词游移,尤其容易向形容词游移。  相似文献   

8.
"性"尾词可以分为"X性1""X性2""X性3""X性4"四种类型,显现出名词、区别词、形容词三种词类属性。四种类型与三种词类属性之间呈现由名词性功能到形容词性功能的连续统特性:"X性1"名词性功能最强,"X性4"的形容词性功能最强,"X性2""X性3"则居于名词性与形容词性之间,近于区别词。触发"X性"表现出上述功能序列的原因有二:一是与词类内部典型性差异有关;二是同"性"的语法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试论区别词与形容词之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别词提出于60年代初,但对其系统研究则是近几年的事,本文不涉及区别词的定性研究,仅就学习中极易出现的与形容词相混淆的问题作一简要说明。首先是区别问题,区别词不能作谓语,也不受一般程度副词修饰,不能用“不”表否定,形容词则相反。此外还提出了二者的转换。区别词在发展过程中极易转化为形容词。  相似文献   

10.
张爱玲对颜色有良好的感觉,她使用最多的颜色词就是红绿蓝.红绿蓝作为基本颜色词群,有着丰富的构成形式,即:组合式、指名式、形容式、重叠式和综合式等.指名式形容词不能直接作谓语,能做修饰语,性质接近于区别词,重叠式形容词,作定语、谓语、补语都要在后面加"的".  相似文献   

11.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现代汉语》中,首次提出词的概念,并将加词与体词、谓词一起鼎足而三共同作为实词的下位层次,这种处理方法,是以往语法教材中不曾有过的。加词的内部成员包括区别词和副词。区别词过去常常作为形容词的附类处理,对区别词的认识显然是不充分的,我们认为下面几个问题对于了解区别词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2.
说属性词兼说与其他词类的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中有很多词,例如“小型,慢性、现行、亲生,上好、首要”等,它们的词性很难确定。这类词,吕叔湘先生、胡裕树先生称之为非谓形容词,朱德熙先生称之为区别词,我们管它叫属性词。 属性词表示的是事物的性质。从语法功能来看,有以下一些特点:1.可以直接修饰名词(小型水库/现行政策/上好衣料);2.绝大多数可以出现在结构助词“的”前面(小型  相似文献   

13.
“化”缀词中“X”的语法单位是语素、语素组或准词组,其语法性质可以是名词性成分、动词性成分、形容词性成分、区别词性成分、数量词性成分甚至副词性成分等。通过实例考察,“化”缀词的基本语法功能是动词,但不排除为形容词甚至是区别词,而其整体意义与词根“X”的联系也有很强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4.
区别词在现代汉语词类系统中已经占有一席之地,但它的地位并没有得到语法学家的普遍的认可,主要是它和形容词的关系较为密切。文章从有争议的"高级"一词入手,分析了区别词在词汇系统中的独立地位。"高级"虽然可以受"很"的修饰,但只依照功能标准,不考虑意义的因素,就把它排除在区别词之外,还是有不妥之处的。  相似文献   

15.
"非常时期"论"非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利萍 《现代语文》2006,(6):112-113
以"非常男女""非常可乐"等为代表的语言现象中的"非常"一词,是与一般形容词不同的一个独立的词类--区别词,有其独有的特点.其含义为"异乎寻常的",是"非常时期"中的"非常"这一义项的发扬光大.本文对区别词的语法特征从几方面进行描述,并将其与形容词进行了区分.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汉语中,"什么X不X"是个常见构式。本文从句法语义角度对"什么X不X"构式中的"X"作较为详尽的分析与阐述。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和量词、区别词和副词以及叹词和拟声词可充当"X"。  相似文献   

17.
说框式结构“想X就X”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框式结构"想X就X"是现代汉语常用结构,它具有较强的整体性和主观性,其中X1和X2同中有异."X"可以是动词、形容词、区别词、名词、代词.文章对该结构进行了语义和认知的考察.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汉语里,“性”缀词分属名词、区别词两类.在共时和历时上,“性”缀词都存在语法功能由名词性功能向区别词性功能游移的现象.通过大量语料,考察现代汉语“性”缀词名词性功能弱化的现象,并将其分成四个非离散的等级序列,“性”缀词的词根呈现由形容词向名词、动词、数量词变化的趋势.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内在词根词性的不同、词类边界的模糊和实词“性”的虚化.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中“X化”结构具有很强的能产性,由这一结构产生的化尾词几乎可以说每天都在增加,但是能进入这个结构的X须具有一定的条件,能充当X成分主要是名词、形容词、区别词,且名词、形容词还要含有“量”的含义,区别词要有跟其他词呈现一定的等级序列。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性质特征,句法功能和表义方式三方面对附加型“X式”进行考察和分析,本文认为,“X式”在功能上接近于区别词又不同于区别词,是一种融词汇单位,语法形式为一身,集交际语境,百科常识为一体的特殊语言形式,作为一种语法化中的“词-语连续统”,“X式”的发展反映了当代汉语表达方式日趋灵活多样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