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心下一代的教育,尤其是天才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文章旨在总结数学天才儿童的特征,以助于发现儿童早期在数学上的天赋;根据天才儿童的成长历程和心理变化的实际情况,如性格、智力、兴趣、认知程度等方面的特殊性,在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下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探索规律,最大程度地挖掘他们的数学潜能,为国家、社会培养更多的顶尖人才。  相似文献   

2.
法国对天才儿童的教育基于公平和个性化的基本教育理念,对天才儿童的特殊培养源于帮助智力早熟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这样的教育理念避免其过度功利化,同时为选拔优质人才提供坚实基础。法国对天才儿童的选拔和培养均基于多元智力理论,从认知、社会情感和行为个性多维度考察,采取融合教学、根据学生特点分组教学以及加速制教学等教学方式培养天才儿童,同时以立法、教师培训、财政支持以及鼓励设立相应研究机构等形式保障天才儿童培养的科学有效推进。法国的天才儿童教育体系对其国家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3.
学龄前儿童阅读兴趣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慧孩子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喜欢阅读,美国心理学家推孟在天才发生学的研究成果中指出,有44%的天才男童和46%的天才女童是在5岁以前开始阅读的。早期阅读可以使儿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促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及表达能力的发展与提高,而且能使儿童获得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天才儿童是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来源。梳理芬兰在天才儿童培养方面的转变和创新可以发现,芬兰天才教育呈现发展性特点:在天才的鉴别和选拔方面,突出差异化和动态鉴别;教育法规的修订过程中,呈现出个性化和灵活性,通过特殊学校、特殊班级、特殊项目等构成了多元化的天才培养体系。未来,芬兰将在加强建设高水平的专业教师队伍,将道德培养的内容融入天才儿童培养过程中两方面继续努力,探索构建独立且自特色鲜明的天才儿童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5.
随着脑科学的发展,天才儿童的先天论与后天论之争重新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有研究发现,天才儿童具有特殊的脑组织,为天才的先天观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同时,新近有关天才儿童心理特征的研究发现其能力结构和人格特征分别表现出不均衡性和双重性。这些结果导致人们对天才儿童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新的认识。据此,笔者提出应重新审视有关天才儿童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6.
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教育界仁智各见的一个热门话题。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甚丰。美国是当前对儿童创造力培养研究很有成就的国家之一。自1957年受苏联卫星首先进入太空的刺激之后,美国掀起了一场天才教育的热潮。在天才教育研究中,他们把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放在首位。经过这些年的努力,美国产生了许多与培养儿童创造力有关的教学理论,如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布鲁纳的“学科基本结构”、布卢  相似文献   

7.
孤独症儿童的认知心理是当前孤独症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其研究成果对儿童孤儿症的预防与治疗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根据当前儿童孤儿症认知理论研究现状,着重分析了孤独症儿童的认知心理的特点,以及认知心理干预法,提出孤独症儿童认知心理理论应用中应注意和强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超常儿童的研究和教育的发展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查子秀一、前言早在两千余年前,中国已开始了对超常(天才)儿童进行选拔、培养和重用,中国的超常(天才)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对超常儿童进行科学的研究,把超常(天才)儿童的教育与科学研究相结合,通过实验...  相似文献   

9.
要素主义的天才教育观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素主义特别重视天才教育 ,在天才儿童的鉴别 ,培养及目标等方面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天才教育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有了很大进步 ,表现为天才的定义、鉴别更全面科学 ,培养过程更注重个体差别。我国天才儿童教育还存在一些不足 ,应该更加重视对天才儿童的研究和培养。  相似文献   

10.
二年级时 ,老师让我们写一篇研究论文 ,并且要求附上注解和参考文献。我和另一个女孩参加了天才儿童(GiftedandTalented,GT)项目 ,必须做这个作业。而其他学生盛装打扮 ,表演他们在书里读到的最喜欢的角色。处方 我们通常对出色的天才儿童持有刻板印象 ,这并不利于他们社交、情感和学习的发展。危害之一就是易走极端 ,老师所布置的作业不利于他们健康发长 ,比如本情节中的研究论文。教师应使用发展性的教学方法 ,满足他们社交、情感、认知与生理的需要。多年前 ,人们指责老师没有给天才儿童布置挑战性的任务。而今 ,…  相似文献   

11.
弱智与天才有天壤之别。在许多人眼里,弱智儿的智力能矫正为正常儿童的智力就已经很不错了,但笔者经过研究,认为这是完全有可能,也行之有效的,前提是我们必须抓好婴儿教育的关键期,适度进行,并辅之与正确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大陆地区培智教育的恢复,人们越来越关注对智力落后儿童的认知研究。本文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检索了1980年至2009年的相关文献,主要从知觉、记忆、思维和语言四个方面对中国大陆地区智力落后儿童的认知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智力落后儿童认知研究存在两个问题:(1)智力落后儿童认知研究的不均衡问题;(2)智力落后儿童认知研究的科学性与系统性问题。最后提出两点建议:(1)把握认知研究新进展,加强智力落后儿童认知研究的时代性;(2)多学科合作,多种方法运用,提高智力落后儿童认知研究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3.
Do prodigies have extraordinary innate talent or do they just start very early and get much practice? Why do relatively few become eminent as adults? Is it because early and later success often need somewhat different abilities and gatekeepers rule? International chess is a good test domain for both issues because it has objective longitudinal data, unvarying task requirements, and no glass ceiling. Eight prodigies were studied. Some did not start chess particularly young but quickly reached high performance levels. Five already are very eminent, one becoming the youngest‐ever world champion at age 18. Chess prodigies probably do have great natural talent. Prodigies in domains with certain characteristics may tend to become eminent if they persist.  相似文献   

14.
The term ‘child prodigies’ is not a scientific one, but is commonly used to refer to exceptional children. Such children are frequently featured in the mass media in particular the daily press. Many of these cases are accessible in no other way. This paper first presents a summary of cases of ‘exceptional early achievers’ reported in two leading British ‘quality’ newspapers. The Times and The Sunday Times, over the decade 1988 to 1997. These and other reports raise numerous issues about giftedness and attitudes to it, which appear to be ambivalent or somewhat negative. This may have implications for public policy towards, and provision for, able children. While the daily press is not scientific literature, there seems to be a regrettable ignorance of psychological knowledge, which would probably not be paralleled in say medicine or engineering.  相似文献   

15.
数学认知:脑与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及其教育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数学认知是人类最重要的高级认知功能之一。脑与认知科学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数学认知是一个多成分、多系统的复杂认知系统,既有种系进化的基础,也与个体发展与学习有关。数学认知依赖于一个大范围的皮层支持网络,包括顶叶、额叶与颞叶的部分区域。尤其是顶叶皮层,在数学认知障碍与数学学习过程中均有重要作用。这充分表明,语言与视觉空间功能对于数学认知具有重要意义。上述研究成果对于科学地认识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数学教育的方式方法、数学教育评价等问题均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6.
文化与认知交互作用的观点,为个体发展研究引入了一个新的范式。这种范式打破了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去文化性”和“价值中立”思想,强调价值观、符号规则等文化因素对认知的影响。儿童数学认知具有跨文化差异,对儿童数学认知的文化性进行探讨,对儿童数学认知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儿童数学认知的文化性研究从文化与认知的基本关系人手,从文化模式和文化工具两个角度分析了文化因素对儿童数学认知的影响,以期更深刻地理解儿童数学认知的文化内核,以及文化与儿童数学认知相互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7.
国外关于儿童特质稳定性理解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结合早期研究的基础上,集中介绍国外关于儿童特质稳定性理解研究的新近研究成果,在总结其研究现状的同时,思考这些研究对于认知与个性、社会性研究的意义,并对未来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关于欺负者的社会认知能力主要有两种理论:社会信息加工理论和冷认知理论.从这两种研究范式得出了欺负者的两种形象:社会技能缺陷儿童和社会技能良好儿童.两种理论的分歧体现在三个方面:对欺负行为及社会能力的界定不一致;两种研究取向所关注的研究指标不同;两种研究取向选取的被试存在差异.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是考察不同欺负类型欺负者的社会信息加工特点和心理理论水平,考察社会认知能力良好的欺负者的移情能力及欺负者的道德判断和情绪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关于情绪表达规则认知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语言表达能力已经有了一定发展的学龄儿童或成人,对3~6岁儿童情绪表达规则认知的研究还比较少。本研究借鉴国外研究范式,探讨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年龄、性别、情境这三个因素对学前儿童情绪表达规则认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和情境对儿童情绪表达规则认知存在影响,但性别不是影响儿童情绪表达规则认知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