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琳 《当代教育论坛》2008,(11):116-118
不同的建筑,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体现着不同的信念。中美建筑形式上的差别,是文化差别的表现。大学建筑担负着以教化为目的的精神与文化功能,有着建筑文化的意蕴,沉淀了文化厚土和传统渊源。对中美大学校园建筑文化作比较研究,选择性地借鉴美国大学校园建筑文化的优点,充分挖掘和发扬我国校园建筑的优良传统,将两者加以融合,从而拓展新校园空间,塑造新时期的大学校园环境正是本文的主题。  相似文献   

2.
校园建筑文化的内涵及功能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办大学首先要进行校舍和校园建设,而大学校园建筑群体的出现,又将派生出相应的大学校园建筑文化。大学校园建筑经常是人们关心的热点,大学内存在的校园建筑文化对师生本身也是一种教育。那么,在当今时代,大学校园建筑文化的内涵是什么?它的功能作用又是什么呢?笔者...  相似文献   

3.
高等院校校园建筑规划不可忽视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大学校园环境是以大学校园为地理环境圈,以社会文化、校园历史传统为背景,以全体校园师生员工为主体,以校园特色物质形式为外部表现,制约和影响着校园师生员工活动及发展的一种环境.大学校园环境是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育人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决定大学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4.
校园文化特色与景点建设的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校园的文化氛围是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所学校的校风、校貌和学风.大学校园文化氛围是由诸多因素构成的,其中大学校园里带有文化特色的景点建设对突出校园文化氛围和文化特点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校园景点属校园建筑范畴.校园建筑文化对形成校园文化特色具有重要作用,而校园景点的文化特色浓厚与否(含雕塑)对突出校园建筑文化又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着意搞好突出文化特色的校园景点建设是校园规划建设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海潮 《华章》2012,(26)
大学校园不仅是传播知识的地方,更能反映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本文首先对我国大学校园建设进行简短的历史性回顾,针对现在大学校园规划存在的问题,以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为例,从校园建筑、本土人文、校园绿化等方面加以分析,为新时期大学校园规划提出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校园,是文化载体,同时又是一个以传授知识、培育人才为其主要社会职能的场所.大学校园文化指一切大学校园里的人在校园内部环境和校园外部环境的互动下,形成的特定的校园生活方式.它是一种客观存在,始终影响着校园中每一个的价值观、情感表达和信仰.本文以大学传授知识、教书育人的职能为着眼点,提出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7.
二、对大学校园建筑文化的三大基本功能的分析大学校园建筑文化作为大学整体文化中的一个有机部分,它对大学的活动与价值的影响,有着其它文化因素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这一点,已引起人们的普遍承认,同时也引起人们对其作用的不同解释,这如有人认为大学校园建筑这类文化现象是大学声誉与能力的第一形象;有人认为大学校园建筑的文化现象是全部大学文化得以续存、交融、发展的重要物质文化基础;也有人认为大学校园建筑作为物质设施既是大学人的物质家园,作为物质文化又是大学人精神活动的园地,故而大学校园建筑文化是一种显现在大学生活中的服务校园主文化的亚文化等。自然,对大学校园建筑文  相似文献   

8.
大学校园原本就是研究学术、传递文化的场所。无论是中国传统书院,还是西方传统的修道院,都是“文化的种子”得以培育、学术薪火得以传递的圣地。笔者以为,在大学校园的建筑中,建筑文化意义应该是更受人关注的。不同大学的校园环境存在着明显差异,究其根源在于其所凝结和沉淀的“场所精神”大不相同,因为这种场所精神根植于它所在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历史背景、校园建筑与环境风貌以及特有的办学理念或教育模式之中,并发挥着无可替代的教化作用。但是,从当下现状来看,我国的大学校园建筑文化中的“场所精神”非常不明显,甚至可以说是残缺不全。  相似文献   

9.
建筑是社会文化积淀的承载体,高校是社会文化展现的制高点,社会文化的变迁在高校建筑中得到了最为直接的体现。中国高校校园规划历经以教会办学为主的萌芽期、以民族觉醒为标志的发展期和多元包容的成熟期,校园的建筑呈现中西合璧式、中国固有式和现代多元式的变化发展脉络。当前,我国高校校园建筑存在场所精神的世俗化、过分崇尚仪式化人性化与刻意复古的问题,大学校园建设应在开放与包容精神指导下,体现尊重学校历史文脉的真实性、提升服务理念之下的人性化空间建设,以及在绿色节能、节约土地资源前提下进行尺度控制与材料选择。  相似文献   

10.
校园环境是承载大学文化精神内涵,展现其独具特色的核心价值的重要载体.加强大学校园环境艺术的创设,利用校园建筑、设施和景观等形象来物化校园文化,发挥大学校园环境的教育渗透功能,把校园自身特有的核心价值、浓厚的文化特色、精神内涵及历史积淀融入校园环境之中,可以使学生于潜移默化中接受大学文化精神的熏陶与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