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如何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人们经常说:“教师为人师表。”所谓“为人师表”,是指教师应该成为学生效仿的表率。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被后世誉为“万世之师”的他最早倡导以身作则,揭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道理。孔子的一生是“以身立教”的一生,受到学生的爱戴和尊敬。陶行知说过:“我们深信教师应当以身作则。”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由于腐朽思想文化的冲击,不少教师放松了个人修养,学生又怎么会尊重他们呢?这样一来,也就谈不上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了。  相似文献   

2.
孙子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学生,就有可能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有的放失地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教育。教师要做好学生的表率,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加里宁说过:“教师心须好好检点自己,他应该感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于最严格的监督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种严格的监督。  相似文献   

3.
古人云:“师者,人之模范也”;表者,表率也。为人师表的先生,应该是学生乃至社会的表率、楷模。教师的任务,按传统的说法,是“传道、授业、解惑”六个字,用今天的话来说,则是传播真理,讲授科学并回答学生关于自然、社会、人生的种种疑问,也可以用“教书育人”来概括。因此,要当好教师,自然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有丰富广博的知识,还要有师德,有“为人师表”的修养。为人师表,要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有一位老教授,上课40年,从来没有迟到过一分钟、旷过一节课,他上课的班,教学秩序自然…  相似文献   

4.
为人师表的德育功能探析王业祯一为人师表,一般是指人民教师在教育过程和各项活动中成为学生的表率和效法的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品德高尚、知识渊博的人,才能作人之表率。我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应当履行“为人师表”的义务。按照通常的理解,为人师表...  相似文献   

5.
为人师表     
为人师表■河南鹤壁四矿中学雷鹏为人师表,是指教师在各方面都应成为学生的表率。教师既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中国有句古语说得好,“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因此,教师必须在思想品德、学识才能、言语习惯、生活方式乃至举止风度等方面“以身立教”...  相似文献   

6.
常常有人说:人民教师要“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表率。这里所说的“师表”笔者认为,其中有一层意思是指教师在精神面貌、思想品德、仪表风度方面要做学生的表率。教师的风度美最能反映教师的精神面貌。教师的风度直接影响学生,因此,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有一个美的风度。 风度美包括:气质美、仪表美、言行美。 1.气质美。气质是人们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特点在行动方式上的表现。一个人的气质同时反映出他的心  相似文献   

7.
黄莎 《江西教育》2007,(9):22-22
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语文教学氛围,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树立为人师表的教学作风 教师是学生的表率,教师的自身形象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强烈的外在示范性和内在感染力。教师的仪表、工作作风、言谈举止都会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我国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教育家,都主张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模范品行、良好素质和深邃学识来影响、教育和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8.
为人师表,是指教师用自己的言行做出榜样,成为学生学习和效法的楷模和表率,即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之所以要为人师表,是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教师的任务在于育人,不仅用自己的学识教人,而且重要的是用品格教人;不仅通过语言去传授知识,而且是用自己的人格感化教育学生。为此。教师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在思想品德学识才能、言语习惯、生活方式和举止风度等方面“以身立教”,成为学生的表率。  相似文献   

9.
为人师表,是指人民教师在教育过程和各项活动中成为学生的表率和效法的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正、业务精、感情深、形象佳的人,才能作人之表率。《教育法》明确规定,教师应当履行“为人师表”的义务。它不仅是教育过程的一条主要原则,而且有助于班级管理中德育目标的全部落实。  相似文献   

10.
我们面对的学生是处于模仿力极强阶段的孩子,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言行对于学生具有强烈的暗示和感染力,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教师自己必须在思想,道德,文化等方面真止成为学生的表率,处处率先垂范。新时期的师德精神应该是师德师风和师能的完美结合。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其职业道德中的应有之义还应该包括丰富的学识、渊博的知识、  相似文献   

11.
为人师表“五必须”东南大学周正言“万古师表”是中国历代对孔夫子的尊号;“为人师表”,则是中国人历来对教师的尊称,也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教师要在各个方面做学生的榜样和表率。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我们不能不清醒地看到,道德失范的问题正...  相似文献   

12.
师德新解     
对“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三个核心师德规范作了个人的理解,提出教师应该以全面的人参与教育活动,既包括知识素质,也包括情意素质和人格素质;对为人师表也要作全面的理解,为人师表的德性应该是内在的、灵活的和适度的;不推崇那种充满悲壮色彩的爱岗敬业,认为爱岗敬业的师德修养不只是为了束缚教师,更是为了发展教师,不只是为了别人,更是为了教师自己。  相似文献   

13.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以自己的模范品行教育影响学生,并在教育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就是用自己的榜样诱导学生。那么,教师应如何为人师表呢?笔者以为,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具备五“表”,即在仪表风度、言语习惯、行为举止、学识才能、倾注爱心等五方面以身立教,为学生作表率,成为学生的楷模,从而熏陶学生、打动学生、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和沟通学生。一、仪“表”当教师站在学生面前,还没有开口的时候,教师的仪表已经在向学生说话了。教师的仪表是为…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榜样与榜样的教师全国中语会课堂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张家璇“为人师表”是句老话,也是一句实话。“师”就是表率,教师应该时时处处做学生的榜样。不仅要教给学生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要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的教育、正确人生观和社会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丁娟 《南昌教育》2006,(5):26-26
埃克斯利曾经说过:“凡是课堂上绝大部分的活动是由学生而不是由教师进行的课,则是最成功的课。”笔者在二十多年的小语课堂教学研究工作中,也深深体会到教师是否“以人为本”,是否愿意为课堂活动的“主人”——学生服务,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成败。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来完成课堂上绝大部分活动呢?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一、身正为范,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人们经常说:“教师为人师表。”所谓“为人师表”,是指教师应该成为学生效仿的表率。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被后世誉为“万世之师”的他最早倡导以身作则,揭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道理。孔子的一生是“以身立教”的一生,受到学生的爱戴和尊敬。陶行知说过:“我们深信教师应当以身作则。”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由于腐朽思想文化的冲击,不少教师放松了个人修养,学生又怎么会尊重他们呢?这样一来,也就谈不上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了。所以,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主席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这席话对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和育人水平?如何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以适应新时期学生发展的需要?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严峻问题。就班主任工作而言,我认为提高班主任自身素质走出班主任角色心理误区是重要的一环。 一、把爱的阳光洒向每个学生的心田,走出“马太效应”的误区 一个班级中,几十个学生,其先天条件、心理素质、文化素养、学习成绩不可能完全一样,…  相似文献   

18.
一 (一)为人师表是教师的本色 西汉的杨雄说过:“师者,人之模范。”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方面,既是教书向学生传授知识的经师,又是教学生学会做人的导师。教师自身是教育的重要手段,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和学习做人的模样,是知识与美德相结合的以身示范者。纵观人类教育史,古今中外,为人师表一直做为教师职业的传统美德,为人们所赞颂,并为历代教育家发扬光九 春秋时代的孔子是我国最早将为人师表作为教师道德要求的人。他说:“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大力倡…  相似文献   

19.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教师职业的崇高性不仅仅体现在教师拥有渊博的知识、科学的方法,还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完善的人格。俄国大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教师的人格对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教师在自己的道德行为中,要做人的模范。因为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如果教师在道德行为上不作出表率,就得不到社会、家长和学生应有的信赖和尊重,就不能成为合格的教师。马卡连柯说:“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不经过这样的步骤,任…  相似文献   

20.
学习借鉴孔子的人格魅力服务于现代语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高职院校的语教师可能都有相同的感受,那就是高职院校的专业性太强,语课作为一门公共课或选修课,不能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面对如此境况,我们语教师应该怎样做呢?我认为,首先我们应该从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做起,将人格魅力通过各种途径、方式渗透、融合在教学活动过程当中,发挥其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给学生以震撼和冲击,涤荡学生的心灵,熏陶和感染学生,促进学生知识的扩展和人格的提升,从而达到传道授业之目的。在这一点上,“孔老夫子”已经为我们做出表率,并且被堪称为以人格魅力传道授业的楷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