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公共政策视野中的中小企业集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光 《科学学研究》2003,21(5):492-495
本文归纳出现实中存在的中小企业发展的五种集群模式,即资源禀赋型、产业关联型、设施共享型、知识富集型和外力驱使型等。基于集群现象的理论解释,分析了中小企业集群的公共政策含义,提出促进中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进化论的角度探讨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梯度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付民  尹碧涛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12):96-98,107
本文运用进化论的基本理论(惯例、搜寻、选择),从企业进化理论的角度对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过程模式进行了探析。通过分析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广度、深度与高度提出了中小企业集群进化的三维梯度模型,并分析了各个维度上企业社会关系网络的治理方法,为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方向与方式提出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实践表明,产业集群是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集群内部知识溢出效应和规模经济的存在,使得产业集群成为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谋求发展的现实选择。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成为制约该集群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结合对硅谷等国外成功的科技型企业集群发展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缺乏风险投资的关键支持。本文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与风险投资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分析了风险投资在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的特殊作用,针对我国目前的实际状况探讨了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和风险投资联动不足的表现及原因,在此基础上对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与风险投资无逢对接的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我国西部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文章基于系统论、动态能力论和生态学理论,设计出分析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四个维度:动力源、环境、位置和路径,从多维度的视角研究中小企业集群在动态环境下的生态规律.在此基础上重新描述了集群发展的三种基本模式假设,尝试性地提出了验证该假设的思路:并整合四个维度,在三种基本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构建出集群的多维度生态成长模式,为西部中小企业集群建立动态运转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论企业集群和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蔡宁  杨旭 《中国软科学》2002,13(5):54-57,35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快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出迫切要求。国内外学者提出从政府和企业自身两个方面提高中小企业国际化竞争能力。本文试图从集群经济角度探讨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通过对企业集群和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关联机制的研究,阐释中小企业可以利用“集群效应”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获得国际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6.
产业集群规模与集群效应的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集群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基础上,从产业集群网络要素和结构关系的角度探讨了集群效应有限性的主要原因;分析集群规模与集群效应的关联性,提出在集群规模和集群效应之间存在着极限约束.在没有达到极限约束之前,扩大集群规模可以不断增强集群效应;如果超越了极限约束,集群效应将大幅度地递减.进一步阐明了产业集群规模与集群效应的相关性对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群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模式.根据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态势和发展模式,以新材料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宝鸡·中国钛谷产业集群为服务对象,在分析中小钛企业业务协作、技术创新和管理服务信息化需求的基础上,开展利用公共服务平台推进中小企业群创新服务的研究,提出信息化创新服务支撑模式,通过分析框架体系、关键实现技术以及功能结构建设服务支撑平台,服务于企业生产协作、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以降低产业集聚区域中小企业成本,提高创新和服务能力,促进区域产业集群的和谐健康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8.
创新孵化网络与集群协同创新网络的耦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区域外的竞争可能会导致集群的整体迁移和空洞现象,培育面向中小企业的创新孵化网络是应对集群风险的有效途径。界定了创新孵化网络与集群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的内涵,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模式,确定了二者的耦合域,应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了二者之间的耦合作用机制,提出了促进二者之间耦合作用、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并以大连双D港创业孵化中心为对象进行了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9.
王龙  康灿华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2):85-86,94
本文从外部经济、联盟网络和企业战略学说的角度分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的动因,以及中国高科技集群化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政府相应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0.
王晓娟 《科学学研究》2008,26(4):874-879
 集群中知识的流动具有选择性和不对称性特征,集群企业并不能均等地共享“产业空气”带来的溢出效应,进而形成了企业间创新绩效的差异。实证研究显示,集群知识网络开放度、网络中心度、关系质量和关系稳定性对集群企业创新绩效均存在正向影响;而知识网络规模与关系强度仅对集群的中小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正向影响,对大企业的创新绩效的影响则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内的中小企业融资比单个企业融资在信息、交易成本、信贷风险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现实中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的主要障碍依然存在,因此文章重点从产业集群的视角提出了推动中小企业融资创新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邢苗  董兴林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8):196-202
基于供应链金融理论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典型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风险进行测评比较。定量分析表明:稳健且富有竞争力的供应链架构、资信强的核心企业能有效改善借款企业的信用状况,弥合知识产权质押风险的罅隙,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供应链金融改善融资困境。  相似文献   

13.
在今年国内外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中小民营企业的生存发展问题引人注目。集群这种介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组织形式能够促进中小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优势的形成。利用一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对集群经济进行了动态分析,得出结论:在长期中,集群经济的每工人产量的增长率由技术创新的增长率决定,而储蓄率的一个永久性增加仅导致集群经济增长率的一个暂时性增加。因而,在当前资源、劳动力价格上涨,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经济形势下,寻找出单个中小民营企业摆脱生存发展困境的有效途径——集群化,其动力源正是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4.
对于资源匮乏的中小制造企业而言,如何基于自身资源实现数字化转型是实践中的重要问题,但资源配置的组态如何影响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还未得到充分研究。本文以资源基础观作为理论基础,基于数字化战略与企业内部资源协同的视角,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从数字化战略、人力资本、企业规模、发展潜力、盈利能力、数字化团队六个方面,对 38家北京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组态前因进行了分析,得到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资源配置的四种组态形式。本研究证明了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资源配置组态效应的客观存在,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选择及资源配置提供了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仲春梅 《科教文汇》2012,(25):46-47,51
实践教学已经成为财务管理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目前财务管理实践教学没有考虑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难以满足中小企业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要。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针对财务管理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围绕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岗位实务要求,从实践内容、实践方法、实践考核等方面进行了相应改革,旨在提高财务管理实践教学效果,更好地适应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介绍日本政府的"战略性基础制造技术提升计划"的基本情况及组织实施模式,对该计划设立的目标定位、项目管理、成果宣传、地方协作等方面的做法进行梳理分析,总结该计划在推进技术产业化方面的成功经验以及对日本制造业中小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等,提出进一步加强我国制造业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持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知识溢出效应分析   总被引:62,自引:2,他引:62  
魏江 《科研管理》2003,24(4):54-60
本文从网络观研究了小企业集群及其创新网络的基本内涵和结构,从集群整体和集群成员两个方面揭示了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产生和创新网络中知识溢出的经济性和存在意义,分析了集群知识溢出的途径和影响因素,以及知识溢出的动态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18.
苏敬勤  马欢欢  张帅 《科学学研究》2020,38(10):1888-1898
本研究基于供应链整合的视角,通过对3家中小制造企业的纵贯式多案例研究,探索企业如何通过供应链整合推动技术创新能力演化的内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1)在供应链整合情境下,技术创新能力的演化呈现出一种从低阶到高阶的动态过程,遵循这“局部型技术创新能力--定制化技术创新能力--协同型技术创新能力”的路径。(2)供应链整合作为中小制造企业一种关键性的创新实践,是影响技术创新能力演化升级的重要因素,并会随之存在模式的动态转变。(3)在此基础上,企业通过“能力积累--能力延伸--能力跃迁”的作用机理实现技术创新能力的演化升级。  相似文献   

19.
企业集团与企业集群的互动和进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首先引入行为生态学的分析方法,然后基于中小企业集群和大企业集团互动的视角,指出产业集聚区两次转型的历史同时也是二者共同进化的发展过程,并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予以论证。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中小型企业组织信息化的变革问题,首先,简单阐述了中小型组织的结构;其次论述了网络环境下信息化对组织结构的影响,并试图通过从信息化、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相结合的角度对中小型企业组织发展进行研究;最后,运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信息流描述,提出一种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新型中小型企业组织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