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知识分子走进电视媒体,增加了节目的文化承载量和知识含量,对社会文化产生着积极的影响。但在参与电视制作过程中,电视知识分子学术精神的丧失、"个人化解说"对大众的误导以及"传播工业化"降低了人们的鉴赏水平等备受学界和人们的关注。要增强电视知识分子的社会文化影响力,就必须直面这些问题,从政策、媒介环境和电视知识分子本身三方面入手,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增强电视知识分子的社会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一、电视对精英文化的普及1.电视与精英文化结合的现实基础和必要性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其与精英文化结合,传播精英文化,是有着现实的基础和必要性的。从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角度来说,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普遍,作用强大,其对于人类文化、文明的传承有着重要的责任和义务。而精英文化作为知识分子文化的主要表现形态,是新知识、新观念、新方法的创造主体,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精英文化对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社会的全面进步、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以及大众文化的人文提升尤为重要。电视正是通过对精英文化的传播,使社会文化、文明朝着健康、进步的方向发展,同时也是其自身媒介社  相似文献   

3.
我不认为知识分子应该脱离社会实践,但是,我觉得在中国的知识分子中,精英或想当精英的人太多,而智者太少了。我所说的智者是指那样一种知识分子,他们与时代潮流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并不看重事功,而是始终不渝地思考着人类精神生活的  相似文献   

4.
臧燕 《声屏世界》2008,(1):18-19
当下中国呈现着三种文化并存的文化格局,即“主流文化”、“走向边缘的知识分子文化”和“以中性面目出现的市场文化”,也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然而,在后工业社会,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及大众传播的无处不在,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曾经的界限分明与格格不入渐趋模糊。  相似文献   

5.
中国电视剧所扮演的社会角色 ,既是艺术事业 ,又是文化产业 ,然而 ,电视剧的产业经营 ,决不等于企业化和商业化、市场化。电视剧在西方诞生时具有的现代大众文化品格 ,在中国已经发生异变 ,呈现为主流文化、精英文化、通俗文化和大众文化多元共存而又相互对峙、相互较量的景观。以维护国家与社会中心意识形态权威地位的官方主流文化对大众文化的越轨行为和负面影响所进行的强势管理和大力控制 ,以启蒙为传统、以高雅艺术为执着追求的知识分子精英文化对大众文化劣质产品和病态思想理论及其颠覆性所进行的严肃批判和扼制 ,都有益于电视剧在中国的健康发展 ,是先进文化前进的需要 ,不能说成是“文化保守主义”、“反市场化”。虚构当今“中国主流电视剧”的特点是什么“政治娱乐化”和“娱乐政治化” ,或者“娱乐电视剧主旋律化”和“主旋律电视剧娱乐化”的神话 ,正是西方现代大众文化思潮盲目乐观的表现。发展中国主流电视剧的文化策略是追求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和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完美统一。面对“文化全球化”的挑战 ,中国电视剧要坚持“民族性”和开放的姿态 ,并且坚决反对和防止西方文化霸权的渗透 ,保护自己的“文化主权”。  相似文献   

6.
刘玉清 《传媒》2002,(10):6-7
一般说来,精英文化是指一定社会的知识分子所精心创造并在知识分子阶层中盛行的文化。一个民族文化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精英文化水平的高下。精英文化来自于大众,但经过了升华与提炼。由于精英文化与普通大众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特别是在日胜一日的大众文化的强大攻势之下,精英文化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危机。不少学术专著无人问津、大量学术刊物  相似文献   

7.
试论“电视知识分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电视知识分子”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在批评电视固有的弊端时提出的。这一概念的出场语境既是现代社会大众传媒霸权盛行的一个表征,又是知识分子如何在坚守学术理想和学术操守中与时俱进的一个深刻命题。提高电视的文化品位和人文力度的关键之一,恰恰在于应该给知识分子提供更多的在电视上出镜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充分利用电视传播这一影响最大的公共空间,将学术话语变为电视话语。研究“电视知识分子”问题,应当坚持从社会经济关系中找出其具有终极意义的经济原因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
困难群体是一个相对概念,在具有可比性的前提下,是指由于个人或社会原因,一部分人群比另一部分人群在经济、文化、体能、智能、处境等社会资源方面处于一种相对不利地位,根据社会公正和人道的原则,需要给予物质和精神援助.  相似文献   

9.
小说<了犹未了>中主人公齐思逸在这个越来越走向高度商业化的社会,以其身上所体现的精英文化精神,展现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形象.同时,正是精英文化的历史积淀及其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所显示的强固,铸就了当今时代齐思逸这样一种知识分子的典型.毫无疑问,小说创造的齐思逸的精英文化形象,对我们认识今天精英文化传播中的许多问题,必然能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全能文化”在传播学中是一个比较新颖的概念。笔者在中国期刊网电子文献资料中发现,高鑫先生等人在一篇题为《电视文化身份的多维度审视》(《现代传播》2000/4)的论文中最先提出这个名词。文章说:“大众文化并非精英文化的二元式对立存在,其胸襟具有吞吐一切文化形态的气象,所谓文化的终极必然趋向大众。因此在大众文化的缰界内,电视文化一方面更多地体现着大众精神,同时也以大众文化的豁达,熔精英文化和世俗文化,高雅文化和世俗文化于一炉,从而呈现出一种全能文化的姿态”。此后,虽然学界基本没有对电视“全能文化”做出更深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新文人剧的出现 20世纪80年代是当代中国社会的重要转型期,在"文革"中惨遭迫害的知识分子成为新的文化启蒙者和文化旗手.于是,知识分子主导下的精英文化成为社会文化的领路人.  相似文献   

12.
书香门第·书香门弟错例:他出身于书香门弟,琴棋书画无所不精。辨析:“书香门弟”应为“书香门第”。“书香”旧指上辈有读书人的(人家),“门第”指整个家庭的社会地位和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等。可见,“书香门第”就是指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所构成的家庭,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知识分子家庭。例句中的“他”出身于“书香门第”,显然是说其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为什么这里的“门第”会被错写作“门弟”呢?这是由于“弟”与“第”读音相同,而“门第”又易被错解为“子弟”的缘故。那么,有没有“书香子弟”的提法呢?当然有。譬如我们可以说例句中的…  相似文献   

13.
职业传播者是指以新闻传播为业的专业新闻工作者,他们主要分布在报纸、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中,主流网站虽然也有一些但不占主导。职业传播者拥有稳定的职业身份、社会地位和消息来源,能够按照特定的组织文化和社会规范进行把关,所以他们拥有成为舆论领袖的种种便利条件。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级政府要想引导社会舆论,应该充分利用职业传播者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职业传播者具有多元身份,社会角色中包含“利他”和“利己”因素,政府和媒体应该对职业传播者行为进行积极引导,让他们在社会活动中更多地承担起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4.
“精英是整个社会最上层的那群人,永远是少数。最简单的衡量方式,就是看资源的掌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或是符号资源,此外还包括社会地位、政治影响、财富占有和文化创造。”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说。  相似文献   

15.
主持人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十篇的内容是: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013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三年,在这期间,我国不断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体制改革和产业升级步伐不断加大,我国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艺术家作为人类文化进程中的精英分子,对我国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相当大的推动力。作为一位艺术家,他们身上背负的更多的是社会责任,这种责任最重要的表现,就是他们的作品应该促进国家变革创新和社会文明进步,鼓舞人们积极奋进、不断创新,给人以真善美的启迪和享受;应该反映社会风貌、人民精神气质,歌颂真善美,鞭挞假丑恶,鼓励人们团结向上、奋勇向前。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出现,艺术已经呈现出产业化发展的新型模式,媒体艺术研究已经成为时代所需。培养新时代的艺术人才对促进我国文化艺术传播、激发全民族文化艺术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等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也会为实现“中国梦”涂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6.
小儿科大文化——上海博物馆手工活动教育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谓文化?《辞海》对此的解释为“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技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与设施。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文化的发展有历史的继承性。在阶级社会中,又具有阶级性,同时也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不同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同时又给予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巨大的影响。”从字面释义来看,“文化”似乎声势浩大,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决不能与小儿科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17.
一目了然     
《声屏世界》2013,(1):69-70
数字电视转型的社会影响 一、从政治层面看,数字电视转型使电视媒体政治功能实现了从宣教型向服务型转变,新的电视媒体公共领域正在形成。模拟电视时代由社会精英控制着电视媒体,公众被动接受电视构建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而数字电视打破了精英层的传播霸权,电视被建构为多元化与交流共享的平台。  相似文献   

18.
王先生说,中国社会的精神结构已经千疮百孔,知识分子应司重建之责。这个结构是指道德体系吧。我还真没看见疮在哪里、孔在哪里。有些知识分子下了海,不过是挣几个小钱而已,还没创建“王安”、“苹果”那样的大公司呢,王先生就说  相似文献   

19.
本世纪50年代,当电视电影在西方蓬勃发展时,一些文化理论家,批评家从对社会的终极关怀出发,颇为忧虑地发出各种警醒性的批判言论,他们从多角度对影视进行了尖锐的毫不留情的批判,他们大多是精英派的代表,怀着一种无可奈何却又顽强抵抗的态度写下:“一种普遍的从意识形态向意象形态的转变已经出现,从表象上看,是文字文化向图像(亦称意象)文化的转变,究其深层,实在是传统知识分子文化向大众文化的转变,说清楚了也就是大众文化对知识分子文化的冲击与取代。图像的胜利实质上就是大众文化的胜利,而文学的萎缩也即是知识分子文化的退却。”(米…  相似文献   

20.
一、文化传播是电视媒介的重要功能和社会责任 1、电视在传播媒介中的重要地位。今天的我们,被各种媒介包围着.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等,尽管面临着新媒体的冲击,电视媒体以其形象、鲜活、直观、广覆盖、低成本、快捷化等特点,依然是目前形式最为普及、受众最为广泛、传播最为迅捷、公众最为接受的信息传播载体。据近年来国家教育部重大研究项目“中国发展传播学”(CDC)课题组在江西省的一次抽样调查显示,从全省受访者的接触频度看,几乎每天看电视的人接近三分之二,高达65.4%,其中,稳定观众在所有受访者中所占比例接近九成。有研究者甚至将电视的这种地位称为“电视媒介霸权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