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企互聘共培对高职院校、企业、社会三方都有重要意义,结合校企互聘共培的难题,提出基于高职院校教学企业的校企互聘共培新模式。该模式从高职院校和企业双方的利益出发,具有可行性,可解决校企互聘共培存在的历史难题,实现校企共赢。该模式由教学企业成立、互聘和共培三个环节组成。基于教学企业的互聘共培模式可保障企业、高职院校、企业专业技术人员、高职青年教师、高职学生五方参与主体获益,促进校企合作深入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2.
校企“互聘共育”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当今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途径。在此就校企“互聘共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现状展开论述,并从高职院校、合作企业、政府管理部门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措施建议,校企间必将建立紧密的命运共同体,以双方人员为纽带,协同发展,从而使高等职业教育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企协同育人是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新型模式.高职院校要构建紧密、稳定、深层次校企合作育人机制.要从利益驱动机制、沟通协调机制、权力约束机制、利益保障机制入手,校企协同育人可以校企合作理事会为载俸,通过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联合开发课程资源、校企人员互聘、实训基地“内外兼修”、综合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等方式,实现校企人才共育、资源共享、人员共用、基地共建、质量共评的全方位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4.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黄金律。研究发现,升格后高职院校办学目标、招生制度、课程体系等没有跳出普通教育的圈子。高职院校没有实现校企利益对接,企业校企合作内生动力不足,校企合作没有形成利益责任共同体。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构建校企功能互补耦合、教育责任拓展、业务相向渗透的深度合作模式,具体改革路径是:建立政行企校合作共同体,改革高职院校招生制度,制定校企人员互聘交流和实习管理责任分担制度,加强政策支持和立法保障。  相似文献   

5.
康佳  庄西真 《职教通讯》2019,(15):52-57
职业教育改革推动校企合作向纵深方向发展,为了更好地促进企业与职业院校互兼互聘模式的开展,提出构建企业与职业院校教师互聘中心。首先,阐述了校企教师互聘中心这一机构的内涵,设计出互聘中心的机构组成。其次,制定互聘中心的运行模式,包括人员聘任、职称转换、培训与考核、薪酬待遇等内容;最后,从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三个角度出发,提出保障互聘中心运行的可行性路径,从而促进校企教师互聘中心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独立学院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文章从校企校地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实践平台、校企互聘的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教学模式项目化、学习评价体系等方面探索独立学院校企校地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职业教育改革推动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高职院校教师结构走向复杂化和多元化,建设跨域校企互兼互聘教学团队是当前国家加快职业教育改革进程的迫切需要。根据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和实践经验,设计互兼互聘教学团队的组织结构,创新互兼互聘教学团队运作模式,构建其保障机制,破解当下高职师资队伍建设难题。  相似文献   

8.
该文分析了目前我国财经类专业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各级政府对高职财经类专业重视不够、财政资金投入不足、企业缺乏合作的动力,制约了高职财经类专业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学校与企业深化合作育人机制、健全校企合作过程共管机制、完善互聘互兼机制、共同分享合作成果,政府介入校企合作活动,制定激励和约束企业的行为,这是学校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校企合作对提高微电子学科本科教育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从3个方面分析了微电子专业校企合作的可能性及重要意义,阐述了基于校企合作培养的教学模式,根据目前该专业在教学、实践和科研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学研结合"、"在职人员互聘"、"共建实验室"三个方面着手,培养高层次的微电子专业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岗课证融合的校企合作机制,是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依据职业岗位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标准,进而融入课程标准。教学实施过程中,把课程内容和生产过程对接,全方位深化工学结合,形成师资双向互聘、岗课证实时对接的校企合作机制,为社会培养实用性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1.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必须努力解决好教育与经济发展相脱节的问题。高等教育加强产学研结合 ,加强与企业以及科研院所的合作 ,这是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山东建工学院与山东省建设建工集团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进行合作 ,走出了一条校企联合 ,共同发展的新路子。校企联合 ,一方面是高校利用企业资源发展教育 ,另一方面是企业利用高校资源发展壮大企业。本文主要谈一下高校利用企业资源发展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校企联合途径1.互聘专家、教授。山东省建工集团有一批既懂理论 ,又懂实践的经验丰富的…  相似文献   

12.
加强保障机制 促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企合作保障机制是高职学院和企业能够长久合作的保障,目前国内大多数高职院校在与企业合作中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文章从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完善校企合作政策法规体系、校企人员双向兼职、校企合作资金保障等七个方面对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的建立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校企“双元”协育推进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的策略:选聘企业名匠担任导师,培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实施校企互聘互兼;加强校企合作,创编一批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备信息化资源;借助“云课堂”平台,实现“课前自主学习—课中师生互动—课后自我检测”的混合式教学改革,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10):255-257
通过对校企联合实验室人员与一般实验室人员的比较分析,结合东莞理工学院-中国移动联合MM移动实验室建设管理实践,从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等方面论述了校企联合实验室人员的能力要求。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路径探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目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更新观念,明确责任;创新运行机制,保障校企合作顺利;成立校企双方认可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以市场为导向。按企业需求设置专业;开展“订单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强化专兼职教师队伍,建立校企双方人员的流动机制;因地制宜,校企共建实习基地。  相似文献   

16.
创新校企合作平台促进校企发展共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和校企合作的现状,通过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并在理事会下校企共建四个创新合作平台,即校企区域合作委员会、校内产教园基地、校企合作工作站、企业教授流动站,实现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促进校企发展共赢.  相似文献   

17.
当前高职校企合作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合作协议多而实质合作少;合作培养过分集中于顶岗实习;校企科研合作、员工培训合作、文化建设与管理合作均过于简单;合作双方人员互动不足。其主要原因在于合作需要得不到有效释放,合作环境未能有效优化,合作模式有待创新,合作保障体系不够健全。优化高职校企合作,需要着力提升校企合作需求,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地方政府强力推动,加强合作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8.
职业教育是国家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基础之一。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协同创新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故受到国内高职院校的普遍重视。以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共推互聘项目"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心"为例,探讨建立并完善编导专业服务社会的协同创新模式及运行机制。在教学中导入真实项目的项目式教学,实现社会行业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做到校企共赢。  相似文献   

19.
郜金梅 《文教资料》2014,(8):149-150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是为设计与服务领域培养优秀创新型人才的主要阵地之一。为了满足企业在发展中对人才类型及能力不断更新变化的需求,学校与地方企业大胆合作,创建专业性教育实践基地,并在高校教学模式与方法、课程结构等方面做出调整与改进,通过校企教师互聘、“双导师”制等方法,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高效率、高质量的人才。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针对模具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引企入校、联合申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共建工程研发中心、共建生产和实训基地等形式,校企双方以教学、生产、科研的合作项目为平台,在合作机制建立、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构建、实训条件建设、教学内容改革、师资互聘互用等多方面进行了实践,在校企共同开展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