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时代课程思政旨在回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时代命题,通过达成"道器合一"的课程理解,实现理性与德性融通,建构以思想范导、情感认同和精神涵育为核心的三重育人目标,培养德才兼备、知行合一、全面发展、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要实现这一愿景,必须把课程思政的理念与目标融入课程与教学设计全过程、深挖善用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全面提升学生知识学习的效益.  相似文献   

2.
刘晓婷 《天津教育》2023,(13):39-40
<正>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天津市实验中学立足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以《天津市中小学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为纲领,践行“为学生终身卓越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坚持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融为一体,以课程建设为“主战场”、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强化课程育人功能,积极开展课程思政的实践与研究,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着力提升课程育人的功效。一、以问题为导向,固本方能强基  相似文献   

3.
"双减"之后,学生回家都做些什么?东莞市虎门镇梅沙小学以美好教育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立足于学生未来胜任力培养及可持续发展,在不断提升校园课程品质的同时,从学生的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的角度出发,主动承担起教育人的责任,为学生规划了校外"五育"生活课程.实现了家庭、学校、社区良性互动、协同育人,为每...  相似文献   

4.
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目的在于以"全课程育人"和"全员育人"的方式规范大学生思想道德行为,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本文对高等医学院校教师在课程思政及其执教能力需求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充满着价值的生活世界,而且,教育的重要而本质性的目的就是进行价值塑造和价值传递。因此,思政课必须以"大思政"为旨向,突破自身的课程边界,在对学生的价值培育中发挥不可替代的功能,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奠定鲜明的价值基础,提供可以依据的价值准绳,努力建设全面育人的价值高地。  相似文献   

6.
课程思政:新时期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新时期加强高校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新举措、新方向,从根本上回应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近年来,课程思政逐步在高等学校推行和实施,强调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为引领,推进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在课程,根本在思政,重点在课堂,关键在教师,成效在学生。要有效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形成全体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一个都不少,学校开设的所有课程实施课程思政一门都不缺位的"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大格局。  相似文献   

7.
贯彻落实《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靖江市城中小学深化国家课程的校本化研究,以"书法育人,文化育人"为导向,以"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为目标,以"育德、益智、健体、冶美"为核心,以创新的视角构建富有特色的课程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情结与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构建新时代思政育人体系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战略举措。高校要坚持以深化思政育人共识为基本前提,以“学思用一体化”的思政育人体系为核心支撑,建设大思政课程、大党建活动、大社会实践三大子体系,突破思政教育的学段、学科、要素和时空四大边界,应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着"培养怎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思考,为进一步深化学校的育人目标——"培养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人",跃龙中学将办学追求定位为:传承"龙文化",弘扬"龙精神",培养"龙传人"。以"龙文化"校园浸润人,以"龙精神"课堂振奋人,以"龙传人"校本课程培育人。  相似文献   

10.
王羽 《中国教师》2020,(2):13-15
《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学校要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知行合一的人。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小学通过"开学玩两天"的课程构想,从一个角度切入,创新回应了"五育并举"、全面育人的育人要求。  相似文献   

11.
正以德育人既是历久弥新的时代主题,也是古今共通的教育主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德"作为树人、育人、识人、用人的首要标准,从"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的古训今鉴,到"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育人宗旨,再到"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才导向,习总书记抓住了人才培养的关键和本质,全面解答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等现实而紧要的问题,明确提出了高校德育的时代纲领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实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课程计划(修订)》强调学生全面、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关注学生生活世界和学习世界的整合,开展跨学科综合学习、主题化学习及实践活动课程,以及秉承"整体育人"的基本理念。学校根据这一精神进行课程改革,落实"整体育人"的理念。1.围绕"整体育人",梳理课程框架学校首先梳理校本课程,构建课程框架。基础保障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小学阶段应具备的基本习惯与技能,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以班级授课的形式,主  相似文献   

13.
根据新时代高校的育人要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围绕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目标,深化思政育人、文化育人、通识育人、专业育人、实践育人、双创育人"六位一体"的德育体系。根据新文科发展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突出建设金课体系和特色课程建设。广西地域特色中国画专业实践教学课程在探索过程中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广西地域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和风土人文景观,通过实际探索中国画专业实践教学课程系统的规范化和体系化,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王小慧 《中国教师》2020,(2):116-117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部、北京市教委相继出台了系列文件,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提高育人水平,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要突出"整体育人"的基本理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课程选择;要有序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文化自信。其核心是通过课程建设来回应"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是构成大学课程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显性课程构成了人才的骨骼框架,隐性课程则塑造了人才的灵魂血肉。它们以不同的教育方式共同完成培养"全人"的教育目标。相比于显性课程,隐性课程是一种"软课程",它注重人的情感体验和全面发展。本文就隐形课程的师资基础和育人功效展开讨论,探究如何利用隐形课程增强医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6.
思政育人大格局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的绿色素质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以凸显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的使命和担当。在分析当前大学生绿色素质教育现状基础上,积极构建以"管理育人,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思政育人"五位一体的大学生绿色素质教育5.0版本,对于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全面贯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D校学前教育专业积极推进基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眼职业教育主体需求确定"育人"目标,面向学生全面发展确定"育人"原则,立足专业学制特点构建课程体系,围绕质量管理健全教学规范,取得了很大办学成效。该专业在后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需进一步以"模块化课程"理论为指导完善课程体系,以职业素养为着眼点加强学生职业精神培养,以办学质量为导向完善教学规范和教学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8.
《课程.教材.教法》2017,(5):107-112
课程改革的初衷就是为了"人"的生命成长。在校本课程实践中,顶层设计与学科群建构是关键,而学生个性化课程的建构意义更为重大。生命发展校本课程体系探索,聚焦于"生命发展"主题,以"三层—五类"课程实施与创新为重点:在目标上,聚焦于人的整体成长及关键知识、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培养;在内容上,试图超越学科,凸显开放的、个性化的课程创新活动;在方式上,用核心素养统整学校整个育人工作和学科教学工作,推动人的全面成长。  相似文献   

19.
D校学前教育专业积极推进基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眼职业教育主体需求确定"育人"目标,面向学生全面发展确定"育人"原则,立足专业学制特点构建课程体系,围绕质量管理健全教学规范,取得了很大办学成效。该专业在后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需进一步以"模块化课程"理论为指导完善课程体系,以职业素养为着眼点加强学生职业精神培养,以办学质量为导向完善教学规范和教学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0.
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领域的新表达,体现着时代的新要求。中小学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全面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我们结合本校实践,认为要加强党建引领、推动模式创新、进行观念渗透、拓展教育渠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为使命,不断打造各类课程的思政底色,推动课程思政的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真正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