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辛亥革命史上,研究孙中山与华侨的章很多,而研究黄兴与华侨的章却未见,其实,黄兴在1906-1911年发动粤、桂、滇6次起义,与南洋华侨有密切的联系。黄兴为革命四下南洋,南洋华侨从经济、人力、善后安置工作三方面对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黄兴对南洋华侨所作贡献作出了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2.
在“庚子新政”的不同时期,南洋华侨社会有其不同的舆论取向。以《南洋总汇新报》为例,从开始鼓吹预备立宪、反对革命,南洋华侨社会就对“新政”抱有期待,但“皇族内阁”出现后,南洋华侨社会舆论便不再对“新政”多加报导。在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政府尚未灭亡之时,南洋华侨社会已经开始讨论清政府失败之原因。出现以上转变有多重原因,其中南洋华侨社会的特殊性质是其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对于拥有悠久文明史且极其重视教育及文明教化的中华民族而言,语言传承是伴随其移居异域必然会出现的一项重要活动。南洋华侨关于祖语传承的相关论述与实践,可以从应变与植根两个方面考察。应变是流动触发的重新选择,植根是面对变化的本源性坚守。今天祖语研究的诸多核心话题,南洋华语文献均有触及。南洋华侨的祖语传承意识与理念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研究、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4.
辛亥革命前南洋华侨的政治立场各异,革命后渐趋一致,各类侨团组织和华侨各阶层均成为辛亥纪念的主体.侨众重视仪式在激发民族精神方面的作用,辛亥庆典在兼具大众娱乐色彩的同时亦不失国家意识,包含大量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元素.华侨精英则以辛亥为切入点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提出自己的救国主张,并号召华侨团结奋发,共同致力于祖国的和平与繁荣事业.南洋华侨的辛亥纪念活动,传承和发扬了辛亥精神,激发了侨胞的爱国热忱,增强了其凝聚力,在强化华侨民族主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此后华侨对抗日战争的大力支援埋下了伏笔.同时,辛亥纪念也反映出20世纪前期南洋华人社会渴望挽救国内危机、促使祖国强大的心理趋向,是为民族主义加强的表现,两者是互为因果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甘肃教育》2008,(15):F0004-F0004
南洋理工大学是新加坡著名的高等学府。其前身为1955年成立的南洋大学,当时也是东南亚第一所中文大学,校址“云南园”位于西部的裕廊,由新加坡福建会馆捐赠。上世纪后期,为适应急速腾飞的新加坡经济发展需求,培养工程专业人才,1981年成立了南洋理工学院,1991年南洋理工学院与国立教育学院合并重组后更名为南洋理工大学。  相似文献   

6.
<正>在近代史中,南洋华侨教育一直与大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近代南洋华侨教育的研究,有利于加强华侨社会与祖国之间的联系,对于形成并保持民族精神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吴明罡对南洋报刊等大量原始文献进行分析,从社会学、教育学、文化学以及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南洋华侨教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写成了《近代南洋华侨教育研究》一书。  相似文献   

7.
1945—1949年国共内战期间,南洋华侨以辛亥纪念为契机,以辛亥历史为载体表达其反对分裂、渴望和平的政治主张。华侨总体上持中间立场,能够进行理性思考和判断,最终作出正确的抉择。其间华侨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情感得到彰显。  相似文献   

8.
国民政府时期,南洋的华侨教育虽遭殖民战乱摧残,但仍不断发展壮大,学校数和学生数都呈上升发展趋势。这与国民政府重视华侨教育事业,制定华侨教育相关法规,明确指导思想,鼓励创办侨校,加强规范管理,奖励对华侨教育事业有功人员;训练侨校师资,切实提高华侨教育水平等政策与措施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9.
对南洋市场的开拓与近代中国工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出口对象国的不同,于我国工业化的影响程度也各不相同。南洋作为华侨集中之地,实业家加紧对南洋市场开拓,取得了很大的海外市场份额,对我国出口加工工业的发展与工业化过程影响巨大;但国货生产在利用华侨优势获取经济利益时也滋生了一些负面因素,这制约了中国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国民政府时期,南洋的华侨教育虽遭殖民战乱摧残,但仍不断发展壮大,学校数和学生数都呈上升发展趋势。这与国民政府重视华侨教育事业,制定华侨教育相关法规,明确指导思想,鼓励创办侨校,加强规范管理,奖励对华侨教育事业有功人员;训练侨校师资,切实提高华侨教育水平等政策与措施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1.
作者依据在哈佛-燕京图书馆发现的国立中正大学《南洋》季刊创刊号,首先对其版式和基本内容加以介绍,继而考察中正大学的华侨学生概况,并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南洋"状况,说明地处"内地"和"后方"的中正大学所以会有华侨学生,与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南洋"全部被日军占领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有密切关系,并由此来体会《南洋》季刊中作者们的思乡之情和抗敌决心。作者还根据一些文献和网络资料线索,对中正大学南洋校友的去向和身后之事加以初步考证,借以唤起对这批老校友的寻踪和尊重。  相似文献   

12.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传统文化为基础的文化思想,主要来源于传统儒家思想、墨家侠士思想和现代商人思想.这种思想贯彻在产品包装、广告宣传和企业组织管理等方面,以唤起人们的民族感情为目标,形成了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3.
在郁达夫的创作生涯中,南洋时期作为其创作和生命的终点,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研究者为何和怎样建构出一个他们所认可的郁达夫的南洋形象,需要寻找各自社会、政治、文化和心理等多层面的原因,南洋郁达夫也由此成为一个所指和能指不断漂移的符号,植入了星、马、印、中国、日本特定的历史、地理和文化的空隙中,成为一则开放而多义的社会文本,具...  相似文献   

14.
南洋劝业会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历史地位。以劝业会为纽带,海内外华人云集一地,既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又促使社会化、组织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有利于工商关系的融合、交流和发展。海外华侨不远万里回国参赛,热心工商业的积极态度,在当时对开启民智、扭转世风极具现实意义。南洋劝业会引发了积极的社会效应,起到了开一时之风气,策异日之富强的作用,对推进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在南洋的革命活动包括宣传革命思想、建立革命组织、募捐革命经费、策划指挥国内革命运动、组织华侨参加国内武装起义等。由于孙中山及革命党人的革命活动,使南洋曾一度成为辛亥革命的指挥中心和补给基地;在财力和人力方面南洋华侨给辛亥革命以巨大的支持;辛亥革命对南洋华社在思想、文化和政治上都产生了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近代海外宁波帮杰出代表吴锦堂于1910年回国参加了南洋劝业会。他此行有四个目的,一是携自己在日本生产的安全火柴参展,二是衔浙江巡抚之命劝说侨商赴浙考察、投资,三是动员侨商赴汉冶萍公司考察、入股,四是为商舰协会募集资金。吴锦堂南洋劝业会之行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7.
韩强 《历史学习》2003,(12):14-15
现行高中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教材在“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中写道: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初步建成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对于北洋和福建海军,教材在中日甲午战争和中法战争中均作了介绍和交代。唯独对于南洋海军,教材和教参均未再提及。一、南洋海军的兴衰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除了制造枪支弹药外,也开始建立船钨试造船只,至1868年它造出了中国第一艘自制兵船,这成为南洋海军的开始。1875年,船政大臣沈葆桢(林则徐的亲外甥)升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真正筹建南洋水师,南洋水师的主管为水师提…  相似文献   

18.
南洋禁令的出台是清代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影响深远,意义非凡,标志着康熙56年实施的开海贸易政策发生重大转折.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对清代南洋禁令实施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探讨,同时简要地阐述了南洋禁令实施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世界教育信息》2006,(5):34-36
本文介绍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学校概况、入学要求、专业设置以及学费、与中国的合作项目等情况。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教育体系研究入手,主要介绍了新加坡的教育体系,重点以南洋理工学院为例,分析了新加坡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师资建设、实践教学和人才质量评价等方面办学经验,并结合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提出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