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儿女英雄传》素以语言美著称于世,费致德先生将其译成英文介绍给西方读者,其译本具有典型的杂合特征。杂合是翻译的普遍特性,可以为译文引进源语语言、文化和文学的异质性成分。本文试以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为切入点,探讨费译本中的习语翻译特色,并指出杂合的翻译策略对于文学翻译和文化交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翻译中的话语系统原理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中的话语是一种体现为语言转换的双重话语系统,由原语和译语话语按辩证对等的关系构成,其中原语和译语话语又由体现为原文和译文文本要素的语言、心理、社会、文学、审美、文化等若干方面的成分在形式、意义、功能等层面及音位、词素、词语、短语、句子、篇章等等级上按辩证互补的关系构成,受包括原语和译语语境在内的翻译环境制约并在环境中执行语言、心理、社会、文学、审美、文化等若干方面的功能,在时间上呈现为以原文理解和译文表达为核心的话语系统分析和生成过程,并在其总体、本体、环境、过程上分别呈现出以译语话语与原语话语之间的辩证对等为中心的辩证关联性、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等辩证系统特性。  相似文献   

3.
德国功能理论的译文目的论,要求译者翻译时首先考虑译文在译语文化中所要达到的目的。要求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将读者放在首要位置,而不是一味地忠实于原文。儿童文学文本的翻译要求译者在翻译之前就要弄清楚儿童读者的审美要求,要明确儿童文学文本的主要功能,同时考虑译语文化受众的接受能力。要实现儿童文学译本的目的,译者必须依据目的论的法则,从语内、语际两方面着手,把握原语和译语的主要特征,力争最大限度地实现译文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德国功能理论的译文目的论,要求译者翻译时首先考虑译文在译语文化中所要达到的目的.要求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将读者放在首要位置,而不是一味地忠实于原文.儿童文学文本的翻译要求译者在翻译之前就要弄清楚儿童读者的审美要求,要明确儿童文学文本的主要功能,同时考虑译语文化受众的接受能力.要实现儿童文学译本的目的,译者必须依据目的论的法则,从语内、语际两方面着手,把握原语和译语的主要特征,力争最大限度地实现译文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翻译是一种语言文化活动,原语与目的语在矛盾碰撞中互补互动,具体表现为目的语的创新和发展。本文将以杨宪益和Hawks的两种关于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英译本为例,分析阐述两种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翻译取向——使译文忠实于原文或者是使译文符合阅读者的欣赏力和文化习俗。  相似文献   

6.
曹李宏 《考试周刊》2013,(17):14-15
旅游用语的翻译实质就是跨文化交际活动,这就要求译者了解原语言和目的语的文化。本文指出翻译中应充分考虑文体的特点与目的语读者,在正确传达原文文本信息内容的前提下,灵活运用各种翻译策略,增强译文的可读性与感染力,促进国内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林语堂的翻译改写策略得到了目的语读者的广泛接受,使一系列中国文学文化作品走进西方文化。他的原文文本选择别具匠心,指向了一系列倡导性灵、闲适、幽默的中国文史哲作品,同时采用了翻译改写策略,满足了目的语的读者期待,其译本一再登上西方主流媒体畅销书的榜单。林语堂介绍中国文化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在当下为促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首先要选择适合"走出去"的文本;其次要突破传统翻译观对忠实对等的过分强调,采用形式上归化与文化上异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8.
旅游牌示解说词读者(即游客)和牌示文本的期待视野及空白之间的双向要求,以及译者不得不关照的游客求异目的及其牌示阅读时间限制,共同决定了旅游牌示解说词译文中既存在数量可观的原语语言文化文学异质成分,更有大量的译入语语言文化文学成分,两者有机混杂,表现出杂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旅游牌示解说词读者(即游客)和牌示文本的期待视“及空白之间的双向要求,以及译者不得不关照的游客求异目的及其牌示阅读时间限制,共同决定了旅游牌示解说词译文中既存在数量可观的原语语言文化文学异质成分,更有大量的译入语语言文化文学成分,两者有机混杂,表现出杂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文化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不同文化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翻译便会同时体现源语语言文化和译语语言文化的特点。本文采用了后殖民翻译理论,为翻译中的杂合提供了理论支持。通过对《今日中国》中软新闻翻译文本的研究,笔者得出结论:新闻译文是杂合的译文。更确切说,新闻译文是以异化为主的杂合译文。这种双重特质可以使目标语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对当下的中外文化交流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翻译理论不太适合应用型文本的翻译,因为他们都强调“忠实”、“对等”,译文的好坏以原文为标准。广告翻译是一种具有特定目的的语言交换活动。在广告翻译中应以目的论为指导,不拘泥于语言形式,而要采取多种翻译策略,使译文符合目的语的语言特征、文化习惯和读者期待,以达到广告预期的商业目的。  相似文献   

12.
历来,风格的传达就是文学翻译中的难题,因此,作为风格传达中最关键的部分语言风格的传达,就成为再现原文艺术形象和艺术风格的中心问题。本文通过对《老人与海》三个中译本的分析,从译文与原作者、原作、以及两种文化的关系方面探讨了文学翻译中语言风格的传达,认为只有将原文与译文相融无间,译者才能成功传达原作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13.
译者在原语和目标语之间寻求内容与风格上的对等,因为两种语言在措词、句法结构等方面不可能一致,所以翻译中必然会导致译文与原文的偏离.本文从词与短语,小句与句子,语篇三个层面对翻译中的偏离现象进行探索.文章还对译者采用的翻译策略和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翻译中为了传达原文的思想风格很大程度上会导致偏离现象的产生.优秀的译者应该高度注意原语和目标语的差异,提供和原作在内容和风格上对等的翻译作品.  相似文献   

14.
一、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导致遗失的必然性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认为,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着同构现象:某一概念或意义在这一语言中用形式A来表达,而在另一语言中则会用形式B来表达,不同的语言所具有的表现力是相同的。因此,他提出衡量翻译的优劣,应该“将原文文本的读者的理解和欣赏方式与译文文本的接收者的理解和欣赏的方式加以比较”,这种以原文、译文读者的反映是否对等作为衡量翻译最高标准的译论,就是著名的读者同等反映论。然而,原语读者和译语读者真的可以产生同等的反映吗?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无论是译入语还是译出语都在特定的情景…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跨文化翻译过程中,不同文化在各自语言中的积淀会凸现出来,形成文化冲突,使译文无法再现原文与原语文化的那种特定关系,这便是翻译的文化因素。不同语言所负载的文化内涵容易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误,译者必须努力消除原文文本与译文文本、原作者意图与语文读者接受能力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传统翻译理论以原语文本为中心,译语文本与原语文本在各方面的"对等"为译文的标准。与传统译论不同,目的论追求实现译文在目的语文化中的交际功能。不同法系之间的法律文化、制度、概念等存在巨大差异。以我国《公司法》为例,目的论为我国法律英译提供了宏观的理论框架,而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为法律英译提供了具体的策略和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语言特征的不同和文化差异的存在决定了翻译的趋同性,为了传达原作的意图,使译文获得最佳关联性,译者要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翻译目的,使译文在意义、形式上趋同于原文。  相似文献   

18.
作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概念整合理论为研究语言运用背后的认知活动搭建了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使用活动,即语际交际活动,必然也与人的认知分不开。从概念整合理论的角度,通过"四空间模式"分析翻译过程,揭示了翻译实际上包含"解读原文"与"创建译文"两个概念整合过程。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通过在目的语中寻找相同的概念表达和重构原文中的认知联系来将原语中的意义传达给目的语读者,从而在目的语读者头脑中唤起与译者同样的心理反应。  相似文献   

19.
杂合现象在翻译活动中难以避免,而翻译活动又会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针对这一现象,首先概述了意识形态及翻译杂合研究现状,然后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探讨了原文杂合与译文杂合的语言和文化特点,以及原文杂合和译文杂合对主流文化的反抗与妥协。  相似文献   

20.
被动是英语和汉语共有的语言现象,翻译中能否妥善地对被动句进行结构转换,直接影响到译文的翻译质量。译者在翻译时应充分认识英汉两种语言被动句的异同点,在认真解读原文的基础上灵活地运用各种翻译策略,真正达到利用目的语阐释和表现原语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