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高职院校电子信息专业《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引入机器人为载体的相关课程教学。结合专业特色、教学时数和高职教育的特点,就机器人教学平台选择和实施过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慧鱼模型是由德国慧鱼公司出品的一种教学创意机器人。本文针对机器人课程的教学与实验中存在的不足,以慧鱼模型为教具,探讨了慧鱼模型在机器人课程实验中的应用方案与实践过程,阐述了进行机器人实验改革的一些收获。慧鱼模型在机器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提供了一个良好载体,为大学生的创新教育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基于“慧鱼模型”的机器人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针对机器人课程的教学与实验中存在的不足,以慧鱼模型为教具,探讨了慧鱼模型在机器人课程实验中的应用方案与实践过程,阐述了进行机器人实验改革的一些收获。慧鱼模型在机器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载体,为大学生的创新教育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智能机器人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教育机器人进入中小学校虽然已有10多年的时间,但均以竞赛为主,没有成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方法可供借鉴。本文对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定量评价、定性评价、自评与互评等几种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结合中小学机器人课程实操性强的特点,提出了采取多形式、多元化评价对中小学机器人教学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案,以期为中小学机器人教学评价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工业机器人操作和编程》不仅是工业机器人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电子一体化专业的课程。课程要求学生在了解工业机器人基本结构的基础上掌握应用机器人轨迹的现场编程和调整方法,要求学生具备逻辑思维能力和实用技能。本文从教学内容结构调整、课程库建设和教学过程设计等方面探讨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课程的在线与离线混合教学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6.
姚亮 《现代教学》2013,(4):13-13
我校是闸北区教育局首轮"星火计划"教育成果"机器人基础普及教育"的使用校。对于该课程,我校进行了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教学实验,在一至五年级开设相应课程。运用成果的过程其实是一个自适应的过程。别人的课程要用到自己的学校,肯定是需要经过调整和适应的。由于我校教师是第一次接触机器人教学,因此,我们是在边学习、边参与、边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机器人教学的理解,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构建适合本校学生的机器人课程。  相似文献   

7.
在控制工程基础、机器人技术及单片机等课程教学中,充分利用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平台进行实验教学,可解决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先进机器人技术教学难的问题。结合控制工程基础、机器人技术及单片机等课程的具体教学实例,对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在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提高了学生对控制工程基础、机器人技术及单片机等课程的理解,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实验教学效果良好,为控制工程基础、机器人技术以及单片机等课程的实验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当前机器人课程作为机器人教育的载体,在STEAM教育的影响下,逐渐生成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文章阐述了基于STEAM教育的中学机器人课程的内涵及优势,分析了机器人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机器人课程教学模式,并以初二学生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地铁检票口机器人教育课程,并对其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程序设计是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为使学生能够尽快地理解掌握计算机程序谩汁蛇思想和方法,《信息技术》教材中引入了机器人仿真平台及设计的内容以辅助学生理解程序设计的过程。本之结合笔者∞教学实践,从程序设计教学特点、机器人仿真平台与程序设计之间的关系以及机器人仿真平台应用于程序设计课程的方案三个方面探讨了机器人仿真平台在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应用的目的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伴随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人领域的发展出现了新的机遇,机器人相关课程教学将更加注重和强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分析现有的机器人方向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指出了存在的问题。随后根据机器人课程教学需要具备综合性、创新性、实践性的特点,尝试引入了项目教学法,阐明了项目教学法在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思维等方面的作用。在项目教学法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教学实践情况,设计了机器人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在引导学生设计并搭建一套相对完整的机器人系统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学生对机器人技术和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数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该文所提出的机器人实践课程体系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随着虚拟仿真技术的发展,虚拟机器人走进高中教学课堂条件已经具备,给信息技术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本文在虚拟机器人软件教学环境下,采用任务驱动和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通过开展虚拟机器人校本课程建设与应用研究,探索利用虚拟机器人校本课程普及高中机器人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12.
<正>工业机器人是一门集电气、机械和自动控制于一体的综合性专业,课程知识面宽、难度大,如何使学生充分掌握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是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一体化教学破解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分离的问题,强调教师主导,以学生主体,根据典型工作任务设定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教师和学生都可以边做边学,边做边教,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天津市电子信息技师学院在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进行一体化教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3.
工业机器人已经应用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为此开设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并引进与该专业相关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实训平台。通过对该平台结构与功能的分析和描述,开发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的6门相关课程。并以其中的"工业机器人装配与调试技术"课程为例,对该课程中的一次教学任务,即:"工业机器人的示教与再现"进行理实一体化的课程设计。通过本次任务,讲解工业机器人的基础知识,训练学生对工业机器人的手动操作能力与示教编程能力。实践证明:通过该平台开发的课程符合工业机器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学大纲的要求,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服务机器人专业教学面临的困难和实训课程开展数字化教学的优势,结合服务智造强国背景下对服务机器人专业的人才需求,梳理数字化教学特点,构建了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教学模式。通过云端实训平台技术搭建应用场景,实现真实的沉浸式教学、虚实交互的技能训练、实时反馈及预测。并以中职“服务机器人技术应用基础”实训课程为例,从教学任务、教学设计等方面阐述了教学实施流程,为该教学模式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7,(83):191-192
人才作为国家长久发展的动力,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主要手段。机器人教育在进入到高中课程体系之后,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本文在对机器人课程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分析研究过程中,首先对机器人课程进行了解,然后对机器人课程应用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大量实际案例了解机器人课程优势,希望可以为教育人员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6.
机器人教育走进中小学校,机器人教学内容逐步渗透到学校的校本课程中,成为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借助机器人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通过小学生学习机器人制作的案例,从自信心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知识瓶颈三方面为突破口,对小学生在学习机器人制作过程中的成长性发展进行跟踪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是基于机器人实训教学的实际需求,结合大连枫叶职业技术院校开设的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实训现状,对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和探索.通过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融入机器人的实训课程,打造一个"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教"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教学改革和实践中不断探索,将教学和评价过程分为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等四个阶段,让实训课程和工程应用技术相结合,通过CDIO教学,让学生在实操中掌握工程应用技术的关键要素,从多方面评价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让学生在实训中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相结合,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近两年的实践,我们总结了一套工业机器人实训的教学方法,取得非常好的实训效果,不但屡次在国家、省市机器人应用技术大赛上获奖,还为企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深受企业好评.  相似文献   

18.
《简易机器人制作》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契合了课程改革的要求,日渐被教育界关注。作者将VJC1.5仿真版软件应用到《简易机器人制作》课程教学中,并对该软件在教学应用中的利弊做了初步分析,以期对今后操作性较强的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17年以来,信息技术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逐渐成为中小学生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机器人课程因其高度的实践性是进行信息技术素养和综合素质教育的平台之一。因此,面对中小学教育教学需要,基于项目式教学法、虚拟教学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Unity3D与模块化教学机器人平台的课程。试点课堂教学证明,该课程为中小学生接触机器人相关知识提供了安全、便捷的途径,增加了课程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为机器人课程走进中小学提供了一种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20.
调查发现高素质操控工业机器人的专业技能人才缺乏,中等职业学校作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主阵地,当前教学无法满足行业需求。本文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对“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课程进行开发研究。阐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原则和方法,以培养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策略分析、评价方式改革作为顶层设计;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归纳、行动领域形成、学习领域转换以及系统化的教学情境设计自上而下地进行课程开发,最终进行教学实施和评价。结果表明教学效果符合预期,课堂任务完成度与课堂满意度较高,研究结果为高素质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提供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