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388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儿给予相同的对症和支持治疗。治疗组184例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肌肉注射,〈1岁1 ug/(kg·d),2-10岁10 ug/d,1次/d;对照组204例用利巴韦林〔10-15 mg/(kg·d)〕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退热时间,手足皮疹及口腔溃疡愈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除个别患儿有发热外,治疗组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干扰素治疗儿童手足口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病毒唑、炎琥宁、西咪替丁治疗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为秋季腹泻的患儿34例随机分三组.根据婴幼儿腹泻补液原则等等综合治疗上,A组加用病毒唑15mg/(kg.d)静滴.B组加用炎琥宁5mg/(kg.d)静滴.C组加用炎琥宁与西咪替丁10-15mg/(kg.d)静滴.分别观察症状、体征的改善.结果:C组优于A、B两组.结论:炎琥宁与西咪替丁联合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可以明显改善症状,缩短病程,并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舒血宁联合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高FIB(纤维蛋白原)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双盲给药。治疗组: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舒血宁针20ml静脉点滴,每天一次,持续10天;同时用低分子肝素钙针4100u腹部皮下注射,每天两次,持续10天;对照组: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500m l静脉点滴,每天一次,持续10天。治疗前后进行CSS、B I评分及FIB测定并比较两组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间CSS评分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d14、d28、d90两组间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d28及d90的B I,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间血浆FIB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d3、d7、d14治疗组血浆FIB含量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90d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X2=7.743,p〈0.05)。结论:舒血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伴有血浆FIB含量增高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有利于伴有血浆FIB含量增高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根据脑水肿程度酌情应用甘露醇治疗;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30mg,静脉点滴,2次/d,14d一疗程。结果:4周后,两组NIHSS评分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丹参联合西咪替丁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毛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6—01—2008—03,将东风医院收治的175例毛支患儿分为治疗A组、治疗B组和对照组。3组均采用综合治疗,利巴韦林10-15mg/(kg.d)静滴;治疗A组加用丹参治疗,用法为每次0.4ml~0.6ml/(kg.d)静滴。疗程为5—7d;治疗B组,在治疗A组的基础上,加用西咪替丁,10—15mg/(kg.d),用生理盐水稀释静滴,疗程7d。对3组疗效,以及症状、体征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等进行对照评价。结果:治疗B组治愈率明显提高,哮鸣音、湿啰音、咳嗽消失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与治疗A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丹参联合西咪替丁辅助治疗小儿毛支,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疗效确切,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6.
慢性盆腔炎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中西药及微波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慢性盆腔炎患者共28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观察组各142例,治疗组采用经期抗生素静脉点滴,经间期康复消炎栓直肠给药,并配合微波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经期抗生素静脉点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持续静脉滴注与常规静脉滴注对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7月~2013年3月外科收治中晚期肝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0例,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20mg每日1次常规静脉滴注;对照组20例,采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接输液泵,经肘正中静脉滴注20mg/24小时.两组疗程均为14天.比较两组之间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之间近期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但对照组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肝区胀痛、腹水、黄疸)优于观察组(P〈0.05).结论:通过改变复方苦参注射液的用药模式,可减轻中晚期肝癌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奥美拉唑、西米替丁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 34例 ,给奥美拉唑针 80mg缓慢稀释静点 5d后改为奥美拉唑 2 0mg每日一次晨服 ,治疗三周。对照组 4 4例 ,给西米替丁针 0 .4每日一次稀释静点 5d后改为西米替丁 0 .2每日三次口服 ,治疗三周。分别观察疗效。结果 :奥美拉唑组有效率 10 0 % ,西米替丁组 96 % ,经秩和检验P >0 .0 5无明显差异。平均止血时间奥美拉唑组为 3.31d ,西米替丁组为 5 .86d ,经t检验t=2 .88,P <0 .0 1有显著差异。结论 :奥美拉唑用于治疗非大出血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优于西米替丁。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126例老年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治疗组63例.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同时加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20~40mg,1次/d口服、卡托普利片每次6.25~12.5mg,3次/d口服,7d后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卡托普利可提高老年肺心病心力衰竭病人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清热解毒法治疗50例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玫瑰糠疹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50例和西药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方剂清热解毒汤温热口服;对照组以西药治疗,用开瑞坦片10 mg/次,1次/d,口服;维生素C片100 mg/次,3次/d,口服。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70%,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清热解毒法治疗玫瑰糠疹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静脉和口服地塞米松方案于紫杉醇化疗前预处理的疗效,探索最佳紫杉醇药物预处理方法.方法:收集我科2011年1月~2012年1月初次使用紫杉醇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157例,并随机分为两组.甲组(静脉组):紫杉醇化疗前30min给予0.9%的氯化钠注射液冲管,地塞米松20mg静脉滴注入壶,再肌肉注射苯海拉明20mg,静脉注射西咪替定300mg后,予紫杉醇270mg,静滴,d1,联合铂类药物同时使用止吐药物,每21天重复(80例);乙组(口服组):紫杉醇化疗前12小时、6小时各给予地塞米松20mg口服,再肌肉注射苯海拉明20 mg,静脉注射西咪替定300mg,予紫杉醇270mg,静滴,d1,联合铂类药物同时使用止吐药物,每21天重复(77例);结果:甲组1.25%(1/80);乙组3.89%(3/77),其中一例过敏患者再次静脉给予地塞米松20 mg后继续化疗未再发生过敏现象.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我科紫杉醇化疗前预防过敏反应静脉用药方案的患者过敏反应发生率低于口服用药方案,预防效果与口服给药方案相似,而且具有简单、易被患者接受的优点,即使发生过敏反应,经处理使用化疗前静脉给药方案仍可以使紫杉醇治疗得以继续.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AECB)的疗效。方法:AECB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莫西沙星400mg,po.qd&#215;6d;对照组给予罗红霉素150mg,po.bid&#215;6d。观察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状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莫西沙星治疗组和罗红霉素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5%和86.8%,无显著性差异(P〉0.05);痰中致病菌清除率分别为87.3%和72.5%,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4%和11.9%,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治疗AECB时,莫西沙星与罗红霉素比较,两者的临床疗效基本相似,但莫西沙星治疗后支气管周围炎症吸收状况更优,痰中致病菌清除率更高,更具依从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13.
钒对大白鼠脾脏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50只SD大白鼠随机分成5组,雌雄各半,对照组饮饲蒸馏水,试验Ⅰ、Ⅱ、Ⅲ、Ⅳ组分别添加钒10mg/kg、20 mg/kg、40 mg/kg、60mg/kg,于饮饲后第2、4、6、8、10周断脊处死,取脾脏称重并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显微观察,研究微量元素钒对大白鼠脾脏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饮饲10mg/kg、20mg/kg、40 mg/kg钒,可见大白鼠脾脏重量较同一周龄对照组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以20mg/kg组脾脏增重极显著(P<0.01);显微观察可见10mg/kg组、20mg/kg组、40 mg/kg组脾小结数量增多变大,动脉周围淋巴鞘增厚,椭球管腔变大,以10mg/kg组,20mg/kg组最为显著。60mg/kg组脾脏重量与同一周其他剂量组相比较轻,脾小结数量少且动脉周围淋巴鞘薄。说明大白鼠饮水中添加10~40 mg/kg钒是安全的,其中20 mg/kg钒对脾发育有促进作用,60 mg/kg钒对大白鼠脾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利巴韦林对小鼠生长发育和小肠组织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30只1月龄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低、高剂量利巴韦林组分别按照5mg/kg、10mg/kg体重灌胃药物,连续用药14d,每周清晨称重,采集血液和组织样品。结果:利巴韦林能够提高小鼠日增重,且低剂量用药7d的促生长效果明显(P0.05)。给药14d后,低剂量组脾脏指数比高剂量组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低剂量利巴韦林组红细胞数下降,白细胞总数增加,中性粒细胞数量极显著降低(P0.01),淋巴细胞数量极显著升高(P0.01),低剂量组白细胞总数极显著增加(P0.01)。高剂量利巴韦林破坏了小肠黏膜上皮形态结构,抑制了小肠绒毛发育;而低剂量利巴韦林能够提高小肠绒毛长度、隐窝深度、十二指肠绒毛长度和隐窝深度比值,增强小肠功能的发挥。结论:利巴韦林具有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和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但随着添加剂量的增加,利巴韦林的促生长和免疫增强效果减弱。在临床应用上,应注意根据不同的个体来确定利巴韦林的适宜添加剂量和合理应用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环磷腺苷葡胺(MCA)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短期疗效。方法:68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MCA90~150mg加入250mL液体中静脉滴注,1次/d。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E/A比值、心搏量(CO)、6min步行试验(6MWT)、水肿指数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0.01)。结论: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MCA可在短期内提高CHF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手足1:2病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0—2012年100例年龄2-6岁手足口病患儿,其中50例予利巴韦林联合热毒宁抗病毒治疗,另外50例予热毒宁抗病毒治疗,观察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利巴韦林联合热毒宁抗病毒治疗较单独使用热毒宁抗病毒治疗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缩短。结论利巴韦林联合热毒宁抗病毒治疗可减轻临床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非洛地平缓释片与小剂量氢氯噻嗪合用治疗老年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20例轻中度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服用非洛地平缓释片5mg/d,2周后如血压下降不理想,第2周非洛地平缓释片调整为10/d。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氢氯噻嗪25mg/d。为期4周。观察用药前后生化指标、血压变化及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后血液生化学指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组间血压下降幅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洛地平缓释片与小剂量氢氯噻嗪合用治疗老年轻、中度高血压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8.
清开灵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TNF-α和IL-6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清开灵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清开灵组(清开灵 常规治疗,生理盐水250 ml加入清开灵1200 mg,1次/d,连续14 d,静脉点滴),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血清中TNF-α和IL-6浓度的变化及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前清开灵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中TNF-α和IL-6浓度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清开灵组血清中TNF-α和IL-6浓度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清开灵组总有效率95.65%,对照组78.5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清开灵治疗可以减轻缺血脑细胞的损害、有利于病情的康复。其对脑缺血神经元的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和IL-6的产生、阻止白细胞向梗死区的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19.
梁翠苗  彭丽珠  陈昶  赵敏 《考试周刊》2015,(21):140-141
目的 探究口服与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 7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口服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商品名:希舒美),对照组静脉滴注乳糖酸阿奇霉素,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表现。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91.43%)与对照组(94.29%)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明显减轻时间(5.4±1.5)d、发热消退的时间(4.0±1.0)d与对照组的时间(5.2±1.2)d、(3.4±0.8)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2.8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与静脉使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口服用药经济,不良反应少,患儿易接受,值得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给予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支气管哮喘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主要临床症状、肺功能及免疫功能改善情况,治疗结束后评价临床疗效,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4%,显著高于对照组(62.9%),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8.102,P0.01).观察组住院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肺部哮鸣音和湿啰音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9.886、7.668、10.546、9.993,P0.01).治疗后,观察组FEV1/FVC、FEF值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3.232、3.672,P0.01),且观察组FEV1/FVC、FEF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187、2.517,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4~+/CD8~+表达水平上升、CD8~+表达下调,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5.060、5.136、4.584,P0.01),且观察组CD4~+、CD8~+及和CD4~+/CD8~+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3.795、4.643、3.897,P0.01).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给予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临床疗效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和免疫功能,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