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成语广告作为成语的文化应用的一种形式,是将成语活用为广告词的广告。文章通过分析成语广告的独特魅力和它的创意方式,了解了它倍受青睐的原因,同时也对它可能产生的一些负效应作了分析,并由此提出了成语广告的规范问题。  相似文献   

2.
成语广告作为成语的文化应用的一种形式,是将成语活用为广告词的广告。文章通过分析成语广告的独特魅力和它的创意方式,了解了它倍受青睐的原因,同时也对它可能产生的一些负效应作了分析,并由此提出了成语广告的规范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汉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成语又是汉语中的精华沉淀。与我们日常用语的与时俱进不同,成语大都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们或源自古代的社会生活、或出自古代经典著作、或反映历史典故、或形成于古代的传说故事,可以说这些成语都蕴含着宝贵的文化财富。通过成语我们可以了解古人的衣食住行,了解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传统中华美德等众多方面。通过成语可以了解古人的衣食住行  相似文献   

4.
商品营销理论对广告策划起决定作用是无容置疑的,它规定了广告策划的方向、路径、手段和方法。进入21世纪,一种新的商品营销理论整合营销理论(IMC)应运而生。在我国,由于新旧市场运作模式正在交替,因而新旧营销理论同时都对商品营销起作用,互为补充。旧的营销理论强调是一种策略和手段,新的营销理论强调的是一种营销理念和理想的营销标准。因此在进行商品广告策划时,既要依据新的营销理论来强调广告的诉求理念,也要踏踏实实地从旧的营销理论中研究广告策略和手段,两者都不能有偏颇。  相似文献   

5.
成语广告不是一个简单的文字问题、成语问题或者广告问题,确切地说它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问题。成语广告到底是文化创意还是文化伤害,不能一概而论,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成语广告的优劣主要从"关联度"、"接受度"和"艺术性"这三个方面来考察。巧妙地使商品和成语关联,充分考虑受众的社会心理,最大限度地调动语言艺术手段,是成语广告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不能简单地用行政甚至法律的手段对成语广告一概"封杀",而要尊重成语广告的创意规律,鼓励创造出成语广告的精品。  相似文献   

6.
汉语成语主要来源于古代书面语,是现代汉语中保留文言成分较多的语言形式。汉语成语的文言特征表现在结构、用词、语法、语音等方面。了解成语的文言特征,有助于我们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成语。  相似文献   

7.
成语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精华,它们大多来源于古代的文化典籍,或成于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或出自生动有趣的神话传说,与我们所熟悉的古汉语知识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了解成语中相关的文言现象,对我们熟练地掌握成语,密切古代文化知识的内部联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试对成语中的文言知识予以简要的例说。  相似文献   

8.
祝鸿熹 《语文新圃》2008,(11):35-36
大量成语包含有古代故事或有来历出处的语词,这就是所谓"典故",不少成语必须了解典故方能理解有关古语素,从而正确理解、使用相关成语.……  相似文献   

9.
李淑芳 《红领巾》2004,(5):109-110
我国目前广告宣传普遍缺乏效力,其原因在于:大部分企业仍然处于销售阶段,缺乏现代营销理念;广告诚信度不高;广告创意思想僵化,表现手法单调;片面理解广告策划.要提高我国广告效力,在宏观上应导入现代营销理念,与中国营销大环境相结合,培育广告发展的良性土壤;微观上应遵循广告传播规律,增强广告的说服效果,提高广告效力.  相似文献   

10.
当今社会,广告创意者为了制作出新颖独特的广告语言,体现广告语言的独特性和奇异性,他们普遍采用"旧瓶装新酒"的方式将我们熟悉的成语结构进行变异,给予它们以新的意义。论文通过对广告语中成语变异现象产生的广告效果和消极影响作出分析,对广告语中成语的变异现象我们应应变地看待,扬长避短、趋利除弊,将成语的特性和广告的意图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成语的作用,进而探讨出广告语中成语运用的发展趋势,并由此提出成语广告的规范问题,以促进人们对广告的理解、欣赏和创作。  相似文献   

11.
广告语成语使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告中成语的使用分本色使用和变异使用两大类,我们应辩正地看待广告成语使用,扬长避短、趋利除弊,将成语的特性与广告的意图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成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成语是汉语言文学园地中的一朵奇葩,是语言文化的精华,被视为民族语言的瑰宝,人们形象地称之为汉语语言和文化的“活化石”。很多成语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古代语言文化知识。通过成语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成语知识,开阔眼界,提高写作能力,增长知识储备,接受美的熏陶。作为对各科教学有重要影响的高考,历来都把成语作为语文能力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13.
成语式广告是广告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基于成语或习语的一种变异体,而其变异体则隐含了广告产品的名称,功能或创新点。本文采取案例分析方法,从图形背景理论角度分析了一些中文成语式广告。笔者发现成语广告中的变异部分构成图形,能很好的吸引消费者注意,而习语作为背景则能帮助树立产品形象。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服饰多姿多彩 ,通过有关服饰的成语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解我国古代服饰文化的演变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5.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成语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它必然带有古汉语的某些特点。因此在讲授成语时,应注意讲清楚古汉语的一些知识,让学生准确地了解成语本身的含义,进而深刻地理解成语所显示的高度的概括意义,这对于学生更有效地掌握成语和提高读写能力是有好处的。本文着重谈谈成语中保留的古汉语词义的几个  相似文献   

16.
吕小玲 《考试周刊》2014,(19):13-14
成语也是一种习惯用语,是人们在长期实践和使用过程中提炼出的语言结晶,也是修辞手段的集中体现。成语一般来自于古代经典、著名著作、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通常都具有鲜明的形象和浓厚的民族色彩。掌握好英汉成语的异同,可以帮助初学翻译的学生更好地了解中西文化,加之熟练地掌握成语的翻译策略,可以提高翻译的能力和实践水平。本文通过汉英成语差异的对比,提出了汉英成语翻译策略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成语广告"的新内涵;全面系统地归纳了成语广告有三大类七小类表现形式;指出并简要分析了成语广告运用了九种修辞格;从修辞心理的角度分析了成语广告吸引公众眼球、凸显广告意图的深层原因;指出并剖析了谐音成语广告的修辞影响。  相似文献   

18.
改造成语广告为了符合广告商品的宣传需要,使用飞白、别解、比喻、比拟、移就等修辞格改变成语的原有形态,是对成语的创新型使用,但此类广告破坏了成语的原有结构或者曲解原意,在一定程度上违反了语言规范使用的原则。因此,改造成语广告必须遵循效果原则,一味地为了迎合商品而滥造成语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广告效果,而且也会破坏语言的纯洁性。  相似文献   

19.
广告中常见成语改造的现象,很多人对这种改造抱以肯定的态度。本文从成语的内部结构、成语的内涵意义、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捍卫祖国语言和法律条例等四方面,阐述了广告成语改造所造成的负面社会影响,呼吁人们剔除广告成语,维护祖国语言的纯洁性。  相似文献   

20.
论当前广告中的词语仿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广告中出现了相当数量的词语仿造,特别是对成语的仿造。本文从词语仿造在广告中的作用;当前广告中的成语仿造与改变成语的区别;同音仿造的局限性与不良影响等三个方面,对当前广告中的词语仿造进行了论述。指出,广告中仿造成语、惯用语时,要慎重,不可随意仿造。广告用语要为语言、文字的健康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