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中国古代小说有两个相互作用的发展系统。一个是文言小说,发端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小说;一个是白话小说,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话本小说。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第六单元选了两篇文言小说:唐代李朝威的《柳毅传》和清代蒲松龄的《促织》。这两篇小说均属于前一个系统。《柳毅传》是传奇,传奇是志怪小说的进一步发展;《促织》选自《聊斋志异》,而《聊斋志异》是“用传奇法,而以志怪”(鲁迅语),与志怪小说也有着极深的渊源关系。因此,理解这两篇课文与志怪小说之间的发展关系,对我们准确评价两篇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有很大的帮助。志怪…  相似文献   

2.
六朝时期,受文学自身发展规律、古代鬼神崇拜思想以及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志怪小说盛行.这类志怪小说或宣扬佛法,或劝诫世人,或鞭挞世事,“善恶果报”的模式可谓俯拾即是.本文旨在探讨六朝志怪小说中“善恶果报”模式形成并渐趋稳定的原因、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3.
杨青 《文教资料》2014,(29):45-46
《纪闻》是唐代一部从志怪向传奇过渡的小说集,其中许多志怪故事已经明显不同于魏晋志怪小说,它们不再像魏晋时期志怪小说十分重视教化作用,反而具有较强的讽刺意味,小说文学趣味也有所增强。与魏晋志怪小说相比,《纪闻》体现了唐代志怪小说一些新特点:淡化教化色彩;传递讽刺意味;凸显现实内容;注重文学趣味。  相似文献   

4.
唐灿同学:上一封信与你谈了现代小说的阅读,这封信里再说说阅读中国古典小说的问题。中国古典小说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读一点中国古典小说,对了解我国古典文学发展的情况,并从而了解一些中国古代社会概貌,以及提高分析、欣赏能力,都有帮助。中国古典小说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很悠久。早在先秦时代,就产生了不少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当时虽然还没有“小说”这文学样式,但这些神话等的内容与形势已为后来小说的发展作了准备。到了魏晋六朝,出现了一些笔记小说,有志怪、志人两种:志怪小说的代表作有干宝的《搜神记》;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有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到了唐代出现了“传奇”。唐人传奇用华美而简练的语言,以完整的结构,叙述了曲折离奇的  相似文献   

5.
论文言小说叙事角度的特征及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叙事角度与白话小说有着明显的区别,这主要表现在前者更多地使用“中立型叙事视角”和“第一人称叙事视角”进行叙事。本文以魏晋南北朝志怪及志人小说、唐传奇小说、《聊斋志异》为研究对象,分析论述了上述叙事角度的特征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灌园叟晚逢仙女》是拟话本小说集《三言》中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作品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志怪小说的思想艺术风格及话本小说的历史传统,运用富于幻想的艺术构思、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有机结合的基本笔法以及诗文并茂、韵散结合等艺术表现手法,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审美价值,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芥川作为《新思潮》的作家,他以新现实主义为基调,取材于一些中国与日本古代志怪小说,创作出具有作者对人生有着独到见解的作品。这些作品里还渗透出作者个人生活经历给作品带来的影响。作者由于作为养子,又是姨母照料成长,这些都使作者在性格上留有阴影,与此相对,还会让作者对于母亲拥有自己独特的爱恋。在以中国《杜子春传》为题材的芥川小说《杜子春》中就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8.
《洞冥记》、《十洲记》、《括地图》、《神异经》等异人异物类志怪小说应是汉代所作。特色为“神异”.想象怪诞.夸张奇特;两汉为志怪小说繁荣期,对后世小说影响很大。特别是异人异物类志怪小说.其影响一直延续至明清.此类小说繁荣原困.除汉人好神仙、盛迷信外,主要是汉人对周边的认识由局限、无知、幻想到武帝开边、局限冲破、异闻传入、激活了人们的想象.  相似文献   

9.
中国小说叙事,可以追溯到早期的神话传说,经过魏晋南北朝志人志怪小说、唐代传奇、宋元话本、明清小说等历朝发展,逐渐积淀,形成了中国小说叙事的根性。莫言的文本,见证了莫言于传统的承继;狂欢化的语言、独特的叙事视角和腔调、粗野泼辣的民间英雄以及中国缩影式的高密东北乡,又见证着莫言于传统的发展。在对魔幻现实主义的借鉴和中国传统叙事的融合中,莫言以自己的才情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出路。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小说的成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自觉之后,小说迎来了一个发展的转折点。魏晋南北朝的小说总体上呈现出篇幅短、受"实录精神"影响大的特点,而志怪小说则更为明显的表现出真实性与虚构性的统一。干宝的《搜神记》是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代表,突出表现了这一文体特征并产生了深远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笔记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独特形式。魏晋南北朝时以《搜神记》为代表的志怪小说和以《世说新语》为代表的志人小说,就是它的滥觞。志人(或称轶事)和志怪是笔记小说的两大主题。明清轶事小说,是《世说新语》一类志人小说的余波。明清时期轶事小说的发展有三个时期比较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2.
《河西学院学报》2016,(6):77-82
王度的《古镜记》是初唐传奇的代表性作品之一,从题材上讲,它属于志怪小说,但在一定程度上不同于六朝志怪小说的粗陈梗概。《古镜记》是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意在阐释"明神道之不诬"向"始有意为小说"的过渡。小说由十二个相互独立的小故事连缀而成,以一面古镜为线索串联起一系列的神异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展示出了中国源远流长的古镜信仰及唐代文化。文章结合小说创作的历史背景、中国古代的镜文化及唐代士人的文学作品来分析《古镜记》与唐代士风的内在联系。鉴于此,从中国古代的镜信仰文化、唐代士风分类这两个方面进行深层次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一生心血的结晶和创作的最高成就。“聊斋”是他书房的名号,“志”是记述,“异”指离奇的故事。近300年来,《聊斋志异》以它奇诡靡丽的采、曲折灵幻的情节和渊雅精深的意蕴,风靡天下,不仅标志着我国传统志怪小说的中兴.而且代表了言小说的最高成就。它继承了六朝志怪小说的浪漫主义传统。又吸收了唐传奇的现实主义手法,用传奇法,而以志怪,把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相结合,把幽冥世界世俗化,通过狐魅鬼怪的故事来揭露和抨击社会现实,抒发了作内心的强烈愤懑。  相似文献   

14.
南朝梁吴均的志怪小说集《续齐谐记》是六朝志怪小说的杰出代表。小说中山水类景观和动植物类景观所构成的实体性文学景观、民俗传说类景观和鬼神怪异类景观所构成的虚拟性文学景观共同构建了《续齐谐记》文本中的多重地域景观,并展现出贯穿于其文本中的地域观念和创作取向,进而建构了《续齐谐记》文本中基于自然景观基础上的客观地域景观、主观情感景观及阅读再创造的三重审美空间,显露出《续齐谐记》本身可供解读的多重探索维度。  相似文献   

15.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集六朝志怪小说与唐传奇的特点于一身,成为中国古代志怪小说的集大成者。本文从《聊斋志异》的形成背景及作品本身出发,分析了作者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的心理驱动力,通过对他的这种心理的分析,从而可以使我们对作者及作品有新的更好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墓主记》作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志怪作品,它继承了上古神话厚生爱民的思想内核以及叙事模式,超越了同时期的许多小说作品,也开启了后世志怪小说中"死而复生"情节模式的先河,在文学史上具有重大的开创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小说源远流长,若追其源头,可上溯到远古神话传说,其后的先秦寓言故事、先秦两汉的史传文学和野史杂记中,也都有小说的若干因素在孕育、发展着,但这些毕竟还都不是小说,从远古到两汉也只能算是中国小说的酝酿时期。真正被当今的文学史家、小说史家目为最早小说的是以晋人干宝的《搜神记》和南朝宋人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为代表的魏晋南北朝志怪、志人作品,称为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唐传奇虽承袭志怪小说的传统,以传写奇闻为能,追求所谓无奇不传,但又同志怪、志人小说有着显著差异:首先在创作观念上,《搜神记》的作者干宝说:…  相似文献   

18.
现行高中语文课本(人教社1995年第2版)第五册《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一文有这样几个句子:①“中国小说的每次发展、进步都是由优秀的文人作家向民间学习,参予、加工民意创作而取得的。”②“志人志怪小说也是文人学习、参予民间创作的成果。”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它不但以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我国文学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记录了曹雪芹现实主义的文学观点。同《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一样,曹雪芹的现实主义文学观也是值得加以研究的宝贵的文学遗产。研讨曹雪芹的现实主义文学观,有助于了解我国古代现实主义文学观的发展状况,有助于认识《红楼梦》在我国古代现实主义文学发展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学与朝鲜文学的渊源颇为深远,早在公元前11世纪古朝鲜之始,中国与朝鲜的先民之间就有着非常频繁而密切的文化交流。特别是到了统一三国时期,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更是有了猛进的发展。《新罗殊异传》就是在魏晋志怪小说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并对朝鲜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以中国的传奇小说《游仙窟》和朝鲜的殊异传体散文《双女坟》为中心通过比较文学研究方法中影响研究方法分析中国志怪小说对朝鲜新罗统一时期的殊异传体散文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