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学生是一个具有较高化素质的青年群体,对美的追求,表现得更为强烈,但拥有爱美之心,并不等于拥有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大学生不能只拥有外在的形体美,更应注重修养风度和高尚情操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爱美,讲究风度仪表美。让学生欣赏老师美的外表、美的言谈举止、美的教学态度、美的教学行为。让学生在"美"中学习知识,在"美"中学会做事做人。教师具有美的风度、美的仪表对学生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感召力,即我们常说的"为人师表"。  相似文献   

3.
人们一般都希望自己的风度优美,常常用温文尔雅、风流倜傥、文质彬彬、落落大方等形容美的风度。这反映了人们的爱美之心。什么是风度?风度,是人的行为举止的综合美  相似文献   

4.
试论教师仪表风度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的仪表风度具有与教师职业密切相关的审美特征.教师的仪表风度是教师仪表美与风度美的有机结合,是教师生命美与精神美的相互交融,是教师形象美与内涵美的和谐展现,是教师群体美与个体美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5.
惠东的小陈给《身心密码》来信,诉说了自己难以启齿的烦恼。“内在美与外表美”虽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编者特邀向丽和罗峰两位哥哥姐姐回信作答,希望能给小陈以帮助,给许许多多爱美的小读者们以启发。[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要以自己的气质来熏陶学生的气质,以自己的灵魂来塑造学生的灵魂。在课堂上应具有良好优雅的风度,它是教师思想感情、文化修养、审美观念的外在表现,它对培养学生的思想审美情操和心理品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笔者总结了几个方式来体现教师职业的风度美。  相似文献   

7.
谈美     
爱美是人类的天性。鸟爱青山鱼爱水,哪个青年不爱美?正值豆蔻年华的青年,谁不希望自己拥有一个潇洒的风度?然而只有人的内在美与外在美达到完美的统一,才能形成一个人的完美风度。一个人要外秀而慧中,既注重外表美,又做到心灵美,那就可谓是孔老夫子讲的一文质彬彬L的君子,做到这点,无疑会使自己风度迷人。每个人都应充分扩大自己的内在光晕。人可分为外在条件和内在光晕。在外在条件不如入意时,可以通过扩大自己的内在光晕来补偿,就是说,可以通过加强品德修养和专业修养,使心灵美的  相似文献   

8.
金记平 《考试周刊》2009,(18):16-17
教师的仪表风度具有与教师职业密切相关的审美特征。教师的仪表风度是教师仪表美与风度关的有机结合,是教师生命美与精神美的相互交融,是教师形象美与内涵美的和谐展现,是教师群体美与个体美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9.
《论语》的简约美分两个方面:一、《论语》的人物语言具有格言美,而且这种格言美与西方的格言美不同,它具有雍容和顺的风格。二、《论语》还具有“一词传神”的叙述美。《论语》简约美的成因与当时的崇古风气有关;其次,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为学原则和人格风度影响《论语》文风;《论语》的极强烈的格言美还应与孔门弟子精心选材,追求精品的编纂意图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爱美是人之常情。人们总是不断的表现出对美的渴望与追求。 数学美自古以来就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数学家对对称美的追求,引起了数学在许多方面的进展,而且数学美今后更会吸引着人们去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1.
正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有美育在心头,便是教育好时节。大自然四季更迭塑造着自身的美,奉献给生存在自然界的人们。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世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形象美,时尚富贵的外表美,但比形象、外表更美的是心灵美、智慧美。因精彩而美丽的人生,才是真正的美。美育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学校德育、智育、体育的精神支柱,其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认识美、爱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卢玲 《广西教育》2007,(10A):48-48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可以愉悦人的身心;美,能发展和提高孩子的智力;美,能创造生活。美以它生动、具体的美感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孩子们的心灵。因而,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培养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念。以孩子们独特的视角去发现美、感受美,从而去创造美。  相似文献   

13.
谭保斌 《教育艺术》2005,(10):12-13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旨在帮助人们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它的工作中心是做人的工作,是引导人们求真、求善、求美,实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因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自己首先就应该是美的化身,而具有风度美即为其一.  相似文献   

14.
亚里士多德曾说:"爱美是人的天性。"小学生同样爱美,所以我们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利用儿童爱美的天性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课堂教学中的板书设计为儿童感受美提供了平台。一个具有美学价值的板书设计,能很好地显示出知识的纲目、层次和内在联系,使师生能够更直观、更系统地展开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我认为,板书的美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人们一般都希望自己的风度优美,常常用温文尔雅、风流倜傥、文质彬彬、落落大方等形容美的风度。这反映了人们的爱美之心。什么是风度?风度,是人的行为举止的综合美感。也是人们在社会交际中互相审美的无声语言。风度的构成也有其内在的因素和外在的因素。从内里看,风度实际是人的内在美的“物质显现”。换言之,风度取决于每个人自身的思想品质、文化水平、性格特征、生活习惯,以及所处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相互“积淀”。从外表看,风度又是人的行为举止在空间活动中留下的轨迹,也是人体形象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润物无声美的启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需要具备阅读环境美,馆员风度美,信息、献内在整体美,从而才能激发读的创新意识,达到美的升华,塑造出美的灵魂。  相似文献   

17.
一个人的风度通常通过他的表情、仪表、姿态和语言表现出来,风度是一种性格气质的外在表现,是我们全部修养的外部显现。我们甚至可以通过言行举止和音容笑貌来了解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和内在的特质。正由于此,我们要做到外部姿态与内心世界的统一,培养自身的良好气质,做到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结合,才能塑造我们的风度之美。本文对于在塑人的过程中,风度之美所起的作用以及如何提高个人的风度之美阐述了个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装饰浅析     
装饰是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是按照美的规律所从事的一种具有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是一种精神创造,是由活跃而丰富的想像力所生成的,是以表达感情为主的审美活动。装饰是观察、发现、概括自然和社会中广泛存在的美的一种方式。装饰是人类本性爱美的反映,也是人类追求美的途径。装饰使人类的理想美和实用美巧妙地结合为一体,它是人类明的象征,是人类化发展所致,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9.
论屈原之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原是一位爱美的诗人,屈原非常注重自身仪表修饰,屈原把自己的政治思想称为"美政",把理想中的君王称为"美人",把理想中的贤才称为"众芳",就连他笔下的水神山鬼,也无不体现着一个"美"字。这种对于美的追求,用屈原自己的话说,就是: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屈原多次写到自己的服饰,他采来各种香花芳草,做成衣裳和佩饰,象征在自己身上培植各种美好的品德。屈原的美是多方位的。  相似文献   

20.
儿童天性爱美,审美感受的愉悦会促进儿童主动地去接受富有美感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作为教师,美育教育无处不在。 一、激情导入,在艺术课中追求美 音乐课中的美,体现得特别明显,有歌词的语言美、乐曲的旋律美、歌曲的意境美,再加上我力求做到教念美、舞姿美,每节课都是美的享受、美的陶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