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樊利华 《陕西教育》2009,(6):125-125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自唐末开始萌芽的一种重要教育组织形式,它集学田、藏书、奉祀及关注时事为一体。我国书院有一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在众多的书院中白鹿洞书院被誉为四大书院之首。南宋淳熙年间,白鹿洞书院还被誉为“海内书院第一”。白鹿洞书院的前身是庐山国学,在白鹿洞书院的形成过程中李渤与朱熹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五代到现在白鹿洞书院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人杰地灵话创新》第二册第2课。【教学目标】1.了解江西书院教育的概貌和白鹿洞书院的发展历程,掌握朱熹对白鹿洞书院的重要作用。2.了解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的文化内涵、教育方针以及学生守则。3.认识《白鹿洞书院揭示》对古代书院教育的重  相似文献   

3.
消息     
纪念白鹿洞书院建院1030年学术论坛将举办今年正值白鹿洞书院建院1030年,该书院在中国思想史与中国教育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理学思想的传播、传统文化与教育进程都产生过深远影响。白鹿洞书院自由探究学问的风气与开放的对话精神,对人格的熏陶与塑造,有着积极的人文主义道德思想取向。千年以来,它不仅在国内,而且曾经在世界范围内也产生过积极的作用。江西省社科院、江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江西师范大学、江西教育学院、白鹿洞书院,拟于今年8月下旬举办纪念白鹿洞书院建院1030年的“书院与理学传播”学术论坛。论坛的主题是:白鹿洞与中…  相似文献   

4.
赵宋占有江南以后,白鹿洞学馆。已是民间人士所创之书院,而决非“国学”,“国库”。宋初白鹿洞书院生徒人数决不可能有数千人,无论从地域环境以及经费来源讲都可作证,白鹿洞书院在北宋时经历了三次兴废,事实如此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人杰地灵话创新》第二册第2课。 【教学目标】1.了解江西书院教育的概貌和白鹿洞书院的发展历程,掌握朱熹对白鹿洞书院的重要作用。2.了解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的文化内涵、教育方针以及学生守则。3.认识《白鹿洞书院揭示》对古代书院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及对今天教育的影响与启示。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人杰地灵话创新>第二册第2课. [教学目标]1.了解江西书院教育的概貌和白鹿洞书院的发展历程,掌握朱熹对白鹿洞书院的重要作用.2.了解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的文化内涵、教育方针以及学生守则.3.认识<白鹿洞书院揭示>对古代书院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及对今天教育的影响与启示.  相似文献   

7.
关于郭祥正与其所作《白鹿洞书堂记》的补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白鹿洞书院志书记载,北宋大中祥符初(1008),临江军新淦县人,直史馆孙冕请将白鹿洞为其“归老之地”。此事得到真宗赵恒的恩准。孙冕又在外游宦多年,他尚未到达白鹿洞就死了。他的后人只得将他的遗体埋葬在白鹿洞书院附近的山坡上。从此之后,白鹿洞成为孙氏私产。皇五年(1053)孙冕之子,比部郎中孙琛又重建白鹿洞书院。他建屋十间,以便子弟居住和读书,同时还接待前来求学的各地士子,供给膳食。孙琛将这里定名为:“白鹿洞之书堂”。当涂人郭祥正(1035-1113)为此写了一篇《白鹿洞书堂记》。这篇记文是白鹿洞书院历史上第一篇记文…  相似文献   

8.
<正>白鹿洞书院是我国历史上久负盛名、极具影响力的高等学府,曾被誉为“天下书院之首”“海内书院第一”,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唐代诗人王贞白年轻时曾在此读书,用诗记录下了那段美好的经历。白鹿洞1二首(其一)王贞白读书不觉已春深2,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3,周情孔思4正追寻5。注释(1)白鹿洞:白鹿洞书院,位于九江庐山五老峰下。(2)春深:春末,暮春。  相似文献   

9.
宋初四书院     
书院为我国古代藏书与讲学之所。始于唐,盛于宋。宋初著名书院有“白鹿洞”、“石鼓”、“应天府”、“岳麓”四书院。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庐山,唐李渤兄弟曾在此隐居读书,且养白鹿其间,故名之,南唐时建学馆,称庐山国学或白鹿国庠。石鼓书院因建于湖南衡州石鼓山而得名。后唐李宽在此筑屋读书,宋太宗年间李士真在此建书院,授徒讲学。  相似文献   

10.
白鹿洞书院始于宋初。长期以来,被称为天下四大书院之一,或北宋四大书院之一。毛德琦《白鹿书院志》说:白鹿洞于“宋初置书院,与睢阳、石鼓、岳麓并名天下。”最早把白鹿洞列入四大书院之中的是吕祖谦。他在《鹿洞书院记》中说:“国初斯民新脱五季锋镝之厄,学者尚寡,海内向平,文风日起,儒先往往依山林,即闲旷以讲授,大师多至数十百人。嵩阳、岳麓、睢阳及是洞尤著,天下所谓四大书院也。”后来王应麟的《玉海》在谈到书院制度时,基本照录了吕祖谦的这段话。  相似文献   

11.
论文化经济的资源基础和发展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资本是文化因素资本化,即指能够创造价值的价值。文化经济是以文化资本为资源基础;文化资本建设是文化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自主创新、和谐管理是文化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文化帝国主义”实际上就是文化扩张。二战结束以来,美国通过文化外交,借助其新闻媒介、文化交流、好莱坞电影、跨国公司等,积极扩张美国的政治文化和大众文化,目的在于企图在全球实现美国文化霸权。  相似文献   

13.
文化差异与商标词的翻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商品命名往往赋予商标词丰富的化内涵,但对这种内涵的理解因化背景不同而产生差异。通过实例分析,并结合国际惯例,提出中国出口商品商标词的三种翻译方法,强调商标词的化内涵应有针对性,使之适应不同化背景的外国消费,从而促进产品外销。  相似文献   

14.
黄梅戏文化区的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黄梅戏专业剧团作为划分黄梅戏文化区的依据,分析了1952年、1984年和2005年三个时点黄梅戏文化区的演变情况:黄梅戏文化区核心区恒定不变,边缘区先“扩展”后“萎缩”。其原因与文化根植、空间因素及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认知翻译观充分肯定译者的主体地位,但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镣铐"是其自身的文化先结构。译者的文化先结构对公示语翻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价值观差异、思维方式差异和民族文化缺省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非遗资源目前在开发中存在着法律保护不足的问题.利用知识产权法特有的激励机制可以激发非遗资源"所有者"的自我保护和传承意识,而非遗资源的智力成果属性使知识产权法的保护成为可能;在坚持适度保护的基础上,可以通过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等不同的方式对内蒙古非遗资源的开发进行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关于文化安全问题的学理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安全问题探索的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在世界文化关系中的命运和处境。文化安全问题的话语背景是国家文化观和民族文化立场,其实质是国家安全问题。文化安全追求的目标是,在跨国文化关系中,特定国家文化的体系不被瓦解,创新机制不被破坏,价值功能不被消解,民族风格不被改变,主权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被取消。当然,文化产权不被侵犯、文化创新成果不被掠夺也是文化安全的重要目标。文化安全问题源于不同文化的冲突与竞争,是经济全球化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8.
文化心理学是一个新兴的心理学取向,其兴起的背景:主流心理学的困境、非主流心理学的启发、后现代思潮的反思.文化心理学是把文化纳入心理学,将人置于社会文化背景中,研究文化和心理的关系的一门学科,其主要研究方法有现象学、释义学和民族志方法.同时,文化心理学与跨文化心理学、本土心理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相似文献   

19.
旅游业作为朝阳工业、绿色产业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作用日益显现,旅游业的发展与历史文物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腾冲做为我省一个新的旅游亮点,只有正确地处理了发展旅游与文物保护的关系,才能实现了双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人的发展,是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命题,也是体育研究的重要领域。人的全面发展伴随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历史实践活动而展开。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谋求个体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直接目的,并以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为终极目标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或教育过程”,具有“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独特功能,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