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人与历史是有机的统一体,历史发展的过程离不开人的活动。历史教学中“人”不能缺席,历史教育最终的指向还是“人”。人物对历史教学的价值在于读“人事”、懂“人性”、通“人心”。教师要以人物作为教学主线,从史实入手统整教学内容,充分利用人物的行为活动、情绪情感、心路历程来了解历史人物,在人物所塑造的历史情境中体悟历史,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一、创设教学情境的意义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课堂教学的改革。在教学中,应坚持摒弃以往那种“填鸭式”教学,而建立一种真正体现“学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由于人的情感、意志和态度是决定某项活动的主要因素,所以设计并建立教学情感场即教学情境,是实施素质培育的重要...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现代教育不仅要培养具有健全理性的人,还要培养情感健康的人。本文主要总结了历史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的目标原则,重点提出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情感体验的美育重在情感与体验,但目的却不在于只是培养人的情感,而是既要培养人的美感,也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只有人的各种官能都得到运用,才能实现情感体验的美育;既要实现教育手段、过程的美,实现教育环境、氛围的美,又要实现生活情境的美,这同时也体现着教育的精神。因此,这不同于“美育是情感教育”。以往人们对这种观点的批评在于人的情感并非完全是审美情感,而审美也并非只有情感,还有理性判断。批评这种观点是因为它将美育归结为进行情感教育,将情感作为一种教育对象而进行的教育便是美育,或许也是人们对这种观点的一种误解。情感体…  相似文献   

5.
创设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新情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琴 《考试周刊》2007,(19):114
开放式的课堂情境、情意交融的课堂气氛、美感洋溢的活动情境,是我在实现“转变师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这一目标时,研究创设课堂教学新情境的有效途径,是学生在情境交融中得到情感体验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6.
<正>以“情感培育是历史教育的旨归”为题,一是对新课程“家国情怀”素养目标的实践回应,二是致敬《精神培育:历史教育的根柢——著名特级教师齐健谈历史教育》(载于《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3年第7期、8期)。齐健老师明确指出:“精神培育是历史教育的根柢……历史教育应当以陶冶和升华人的精神境界为根本……历史上那一幕幕过去的或正在发生着的反人类的行径及其灾难,带给我们的一个最深刻的启示就是:  相似文献   

7.
历史教学中的感情色彩的发展是教学双方共同决定的。必须重视教师感情的参与和学生感情的培养,充分发挥历史教学思想教育的功能是历史教学的任务之一。因此,历史教学不能“为史而史”。从历史学科情感教学所揭示的整体教学目标来看,爱国主义、共产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以及伦理道德等思想教育的因素,都可以体现在学生对基本史实的认知、体验的情感目标上。  相似文献   

8.
情感,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又是衡量文明水准的重要尺度。和谐、美好、丰富的情感是孕育创造性思缎和灵感的温床,也是生发出道德行为和崇高理想境界的沃土。教育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现代教育不仅要培养具有健全理性的人,还要培养情感健康发展的人。情感活动应统领整个教育教学过程,通过“育人以情”沟通“育人以德”和“育人以智”,把德育、智育、美育融汇于情境教育之中,从而实现育人目  相似文献   

9.
张广文 《考试周刊》2012,(35):51-52
美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美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培育新时代人才的需要。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教师要身体力行,以课本为主,创设教学情境;将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有效地结合起来,达到美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初中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化学课程的特殊性,决定情境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方法之一。随着“互联网+教育”快速发展,创设基于“泛在学习”的化学学习情境更能适应时代、学生和课程的需求。初中化学教学实践在新时代“泛在学习”环境中需建构开放、动态、交互的化学学习情境。解构课程目标,促进有效自学;初构生活情境,实现理趣融合;重构化学认知,突出深度学习;架构知识网络,完善化学体系;创构多元评价,实现情感认同。  相似文献   

11.
莫义英 《广西教育》2009,(22):56-56
唐柳燕的语文课生动活泼,充满人文味和语文味,始终孕育着师生互动、思维活跃、“双基”落实和情感交融的教学情境。这样的课堂,是她对“语文”这一学科概念的深切体会,是对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最好注解。“双基”落实,彰显了语文的“工具性”,“情感交融”则是对语文“人文性”的最好演绎。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具有鲜明的情感色彩,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教学要求,决定了它肩负着培养和发展学生情感的独特使命。情感教育是指把情感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对其施加教育的影响。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既有其主观必要性,又有其客观可能性。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深入挖掘教学内容的情感内涵;增强教学语言的感情色彩;合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其审美感知能力。  相似文献   

13.
分析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缺失的表现,结合具体案例阐述阅读教学的过程也是审美教育的过程,指出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创设情境体验场、情感交汇场、思维发散场、生命发展场,唤醒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用“美育场”的强大合力和内生动力帮助学生塑造心灵,健全人格,丰厚核心素养,切实将“培养什么人”融入到阅读教学活动的细节和情境里,实现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关键,而这有效性能否充分实现,取决于教师能不能充分发掘出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不能做到与文本的有机结合。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融,又要注重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通过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进一步促进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语文学科的情意性决定了语文阅读必须伴随着情感的体悟。情感在教学中的功能决定了情感的培育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情感目标的实现与认知目标的实现是同等重要。教师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基础出发,在阅读教学中调控情感,创设合适的情境,借助具体生动的感知对象,帮助学生深入情感的体悟,在情知互动中实现有效阅读。  相似文献   

16.
在历史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是历史教学的目标之一,在实施情赢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选择恰当的“启情点”,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创设恰当的情境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学生能够较好的把握历史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实现高中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7.
乐春林 《考试周刊》2012,(10):115-116
高中历史课程是一门社会的人文学科,历史学科的性质决定情感教育是高中历史教学重要目标。但是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存在着许多问题,加强历史情感教育具有时代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历史教师必须探索加强历史教学的情感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智能技术与现代教育的深度耦合,学生的发展呈现出了新的特征。学习时空边界无限拓宽、“普遍交往”空间出现、个性化定制实施以及虚实交融情境遍存等新的变化正革新着学生认识与探索世界的方式,赋予了学生主体性发展新的内涵。然而智能技术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也因精准数据的过度依赖、人机交互的情感缺席、智能技术的精准投放以及虚实情境的高频次切换,带来了主体“赛博人”的转化、情感互动的禁锢、同质“持存物”的订造以及真实性的消解等多重风险。因此,为规避智能时代技术媒介对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钳制,需要正确认识“人机关系”,形成符合个体主体性发展的教育分工;创设融入情感诉求的人机交互模式,提升学生在人机交互中的情感温度;强化学生智能技术素养的培育,实现智能与个体生命的双和谐;加强人工智能伦理建设,促进学生个体虚实相融情境下的自我调适。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具有鲜明的情感色彩,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教学要求决定了它肩负着培养和发展学生情感的独特使命。情感教育是指把情感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对其施加教育的影响。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基本途径是营造情景、提高情商、创设情境。  相似文献   

20.
<正>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自然要关注人的情愫和感受。没有情感的教学活动中课堂只是一个枯燥乏味的空间,培育不出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是教学中的润滑剂、催化剂。初中历史课堂开展情感教育,不但是落实国家层面的育人要求,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实现知情合一的教育效果。同时能激活学生的身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强化对历史史实的认知,启迪思维、培养高尚的情操。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情感教育表达出教师对学生的关爱,通过情感的交流与传递,使学生认同和赏识,并最终实现寓情于教、以教育情、以情育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