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强调自然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自我即课程的理念。从回归生活课程生态观的视角,当前的学前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上都疏离了儿童的自我、儿童的生活、儿童生命的摇篮。以回归生活课程生态观的理念改革学前课程,课程目标应面向幼儿的完整生活;课程内容应回归幼儿的直接经验;课程实施应发掘幼儿游戏的应有之义;课程评价应关注幼儿主体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多元智能及其课程观作了简要阐述,提出了中职课程改革的四点启示:课程目标多元化;课程内容综合化;课程实施情景化、活动化;课程评价多样化。  相似文献   

3.
一、什么是学前创造教育能否准确地把握学前创造教育的本质含义,直接影响学前创造教育目的和课程目标设定的内容与方向;影响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的价值取向;影响课程实施与评价的策  相似文献   

4.
儿童的生活具有发展性、游戏性、整体性和自然性等特征。当前的学前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方面都疏离了儿童的生活。构建回归儿童生活的学前课程,课程目标要满足儿童现实生活需要,建构儿童的可能生活;课程内容要贴近儿童的生活经验;在课程实施中要还原游戏的应有之义;课程评价中要建立儿童生活的参照系。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中国、澳大利亚几乎同时进行外语课程改革,但由于社会文化背景差异,两国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方面存在差异.澳大利亚高中外语课程改革对我国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启示有:提高课程目标的可行性;增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建立科学、可行的评价规范和操作程序,完善评价实施.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我国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调查与研究,当前幼儿园课程建设主要存在课程目标取向褊狭、课程内容脱离少数民族儿童生活世界、课程实施过程简单化、课程评价缺乏文化检视等问题。构建幼儿园多元文化课程:应体现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从三个维度架构课程目标体系;重视民族幼儿生活世界,开发生活化的课程资源;以主题为单元统整课程内容.进行课程实施:避免单一的评价观.实现课程评价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7.
基于多元文化教育的视角,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课程设计存在以下问题:预科课程"以补为主",课程目标功利化;文化类型失衡,课程内容单一化;以教为主,课程实施片面化;以主流文化为标准,课程评价单向化。针对以上问题,需要对少数民族预科课程设计进行变革:建立多元共生的课程目标、文化均衡的课程内容、多维度的课程实施、变通式的课程评价,以构建适合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的预科课程。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的生活课程观及其当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陶行知的生活课程现包括陶行知的课程目标观、课程内容观、课程资源观、生活实施观和课程评价观等.陶行知的生活课程现对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启示是:一要重视课程目标,二要关注课程内容,三要注重课程实施,四要开发课程资源,五要改革课程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9.
教育的张力:基于幼小课程衔接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小课程衔接指幼儿园课程和小学课程之间的连续性、连贯性、持续性。本研究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选取重庆市2所小学和2所幼儿园为对象进行调查,发现幼小课程衔接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方面均存在问题,建议当前我国幼小课程衔接中课程目标要小步子化、课程内容要生活化、课程组织要统整化、课程实施要活动化、课程评价要多元化。  相似文献   

10.
发展适宜性实践是美国儿童早期教育教学模式的主导理论之一,其针对"小学化"现象的提出背景,与我国目前幼小衔接课程中严重的"小学化"倾向不谋而合。发展适宜性实践的核心理念为重视儿童年龄、个体、文化的适宜性。中国现有幼小衔接课程所面临的困境为:课程目标衔接越俎代庖,课程内容衔接片面重复,课程组织衔接我行我素,课程实施衔接流于形式,课程评价衔接异同共存。发展适宜性实践对我国幼小衔接课程改革的启示为:课程目标连贯化,课程内容扩展化,课程实施趋同化,尊重多元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1.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充分体现出本次改革的全面性、基础性和系统性。幼儿艺术教育内容的重新整合,既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也是对艺术学科自身规律的尊重。课程改革之后,对幼儿艺术教育实际操作的策略问题,应引起关注,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信息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模式,能够为学前卫生学课程的实施提供一种新思路,增强课程教学实效性,切实提升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素质。在学前卫生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精简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和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入手,依托信息化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主体性,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3.
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课程评价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新课改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整体改革的成败。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标准,这必然就要求课程评价从各个方面都发生转变,以适应改革的趋势。一直以来我国的课程评价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与缺陷,在此简要分析与评判以往的课程评价,并在新课改的视野下重新认识和厘清课程评价,以促进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以及课程本身的发展,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正在进行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教学改革。本文以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为例,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开发的程序、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考核内容与方式等几个方面的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沿袭传统的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课程普遍采用自上而下的目标模式,存在着课程目标学术化、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内容脱离幼儿园实践、课程实施呆板单一等问题。有鉴于此,为适应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实要求,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课程可以基于实践取向,从突出特长、重构体系、贴近实践、多元整合等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6.
高职教育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前高职院校课程考核方式与其培养目标之间存在着事实上的不一致。其改革应力求过程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精确性评价与模糊性评价相结合;考核内容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倡导灵活多样的考核原则,考虑学生差异,注重学习和发展过程评价。  相似文献   

17.
行为目标评价模式,在传统的幼儿教育中长期占主导地位,导致了幼儿园课程在实践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幼儿固课程改革既给幼儿教育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评价模式也由传统的行为目标评价模式转变为建立在多元智能理论基础上的教育评价。  相似文献   

18.
基于视界融合的“学前教育学”课程改革,借鉴伽达默尔的视界融合理论,从学生的视界-理解起点和角度以及前景这一逻辑出发,探讨“学前教育学”课程内容、过程方法、评价方式的改革,从而促进学生多层面发展,达到无限延伸的学前教育视界融合的境界,以发挥本课程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9.
融合教育的实施对幼儿教师素养提出了新要求,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一直承担着培养幼儿教师素养的重任,但学前教育专业传统的课程设置却一直都忽视了特殊教育的诉求。因此,以培养学前融合师资为目标,对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势在必行。融合教育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构想主要包括三方面:探索学前教育专业融合教育导向的课程结构,构建学前融合教育方向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管理。  相似文献   

20.
In China, preschool curriculum has undergone reform and profound changes. Much remains unknown, however, regarding preschool teachers’ teaching beliefs after 30 years of curriculum reform and adaptation. This study aimed to address the issue and investigate teachers’ beliefs concerning teaching mathematics. Twelve preschool teachers in China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 they watched videos of mathematics lessons conducted in the US and were interviewed with questions regarding the lessons. Qualitative analysis was then applied; themes were searched from the participants’ responses. The study revealed that Chinese preschool teachers acknowledged the features of (a) active learning, (b) involving every child, and (c) connecting lessons with everyday activities. However, they believed that their own teaching would be more purposeful: they would choose a specific content focus, use a series of steps, and make explicit summary at the end. The study also revealed Chinese preschool teachers’ solid specialized content knowledge in mathemati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