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对天水市不同菜区两年三点(共6点次)高产地膜栽培大田西红柿、辣椒、大白菜取样化验分析,研究了天水市气候条件下每生产1000公斤蔬菜植株从土壤中吸收带走的养分量。结果表明:现栽培水平、气候、土壤条件下每生产1000公斤蔬菜,植株从土壤中吸收带走的养分量西红柿为:N2.263kg、P2O5为0.569kg、K2O为3.231kg;辣椒为:N0.600%、P2O50.0932%、K2O0.786%;大白菜为:N2.022kg、P2O50.574kg、K2O1.732kg。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施肥对播种当年短芒老芒麦(Elymusbreviaristatum)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当年短芒老芒麦种子能够成熟;施N比施P更有利于短芒老芒麦叶面积的增加、干物质的积累,且施N后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明显比施P的高,而N、P合施后会得到更大的经济效益,其中以N75.0kg/hm2和P37.5kg/hm2组合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3.
研究表明:新老菜区间土壤全量及速效养分已存在较大差异;不施肥时,速效N是本地区第一缺乏的养分,而在当前农民施肥习惯下速效钾是第一应补充的养分;高产条件下,本地区每生产1000kg西红柿,耕层土壤中平均需速效养分(土壤+施入)N6.34kg、P2O52.65kg、k2O5.06kg.只有N、P、K三素配施,才有利于西红柿可持续高产高效栽培。  相似文献   

4.
用无土栽培法研究了氮、磷、钾对潍坊青萝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萝卜硝酸盐含量随着氮浓度的增大而提高,130mg/kg、230mg/kg和330mg/kg三个浓度间萝卜硝酸盐含量的差异极显著;磷不足或过量使用均能显著地提高萝卜的硝酸盐含量,磷浓度80mg/kg时的萝卜硝酸盐含量最低;萝卜硝酸盐含量随着钾浓度的增大而降低,140mg/kg和500mg/kg处理间的萝卜硝酸盐含量差异显著;氮、磷、钾配合施肥有利于降低萝卜的硝酸盐含量。根据生食蔬菜的硝酸盐含量低于432mg/kg的标准要求,潍坊青萝卜无土栽培中的氮、磷、钾适宜施肥浓度为:氮(N)<130mg/kg、磷(P2O5)80mg/kg左右、钾(K2O)320mg/kg左右。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施肥量和播种量对多叶老芒麦(Elymussibiricus)种子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量处理间以N∶P∶K比例为50∶20∶20(以有效成分计,kg/hm2)的种子产量最高;播种量对多叶老芒麦结实性能和种子产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因此,在多叶老芒麦种子生产中采用低播种量(9.0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6.
以三江平原丘陵区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间伐后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 Henry)人工林中龄林为对象,实施4种处理:施氮肥(施纯氮250kg/hm2)、施氮磷肥(施纯氮250kg/hm2+纯磷50kg/hm2)、施氮磷钾肥(施纯氮250kg/hm2+纯磷50kg/hm2+纯钾30kg/hm2)和对照(不施肥),研究施肥后不同时期胸径与冠幅、树高与冠长间的关系,评价落叶松冠长率对间伐后施肥的响应.结果表明:施肥后不同时期落叶松胸径与冠幅、树高与冠长间均呈幂函数增长趋势;施肥3年后、4年后、5年后的冠长率(冠长/树高)分别为0.1899—0.2030(平均为0.1986)、0.2282—0.2642(平均为0.2428)、0.2851—0.2976(平均为0.2920),低于对照林分相同时期的冠长率(3年后:0.2010;4年后:0.2822;5年后:0.3006).施肥能够缓慢促进间伐后落叶松的冠幅和冠长的增长,施肥对落叶松树干生长的促进作用应该更多来自于施肥后针叶的高效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葡萄种植园中,现多采用沟灌结合冲施肥的灌溉方法,部分种植园已施行滴灌结合随水施肥的灌溉方法.为探讨沟灌-冲施肥系统和滴灌-随水施肥系统对宁夏葡萄园土壤氧化亚氮(N2O)排放的影响,应用静态箱-气象色谱技术对该问题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在2012年和2013年葡萄生长季中,较之于沟灌系统,滴灌系统可分别减少N2O年均排放量(18.24±2.79)kg/(hm-2·a-1)和(3.37±0.37)kg/(hm-2·a-1),约占沟灌系统排放量的61.1%和78.9%.在此基础之上计算排放系数,可估算出应用滴灌系统替换宁夏现有葡萄园中全部沟灌系统后,N2O减排总量分别约为2012年的704 264~770 756 kg和2013年的215 550~223 920 kg.可见,滴灌系统可以有效减少土壤N2O的排放损失,是一种更具N2O减排潜力的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8.
通过避温栽培马铃薯和鲜食玉米的复种试验,结果表明,前茬地膜覆盖避温栽培马铃薯下茬鲜食玉米的复种模式,每hm2纯收入为37800元,比一年一熟的单季玉米、谷子、马铃薯分别增效32700元/hm2,19800元/hm2和23850元/hm2,增效比分别为7.41:1、2.10:1和2.71:1.前茬地膜覆盖避温栽培鲜食玉米下茬马铃薯的纯收入为23100元/hm2,比一年一熟的单季玉米、谷子、马铃薯分别增效18000元/hm2,5100元/hm2和9150元/hm2,增效比分别为4.53:1、1.28:1和1.66:1.可见,地膜避温栽培马铃薯和鲜食玉米的复种模式经济效益高于单季玉米、谷子、马铃薯,尤其是前茬马铃薯下茬鲜食玉米的复种模式,具有广泛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了了解杉木土壤肥力的变化情况及施肥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在安徽省东至县木塔乡土壤肥力中等的杉木林地设固定样地,进行了土壤肥力的研究.结果显示,杉木林地施肥后土壤理化性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施肥后第2年,土壤的含P量,P1和P2K3处理后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2%和22%,而P2K1处理的速效和缓效K比对照提高了21%和20.5%;施肥后第4年其含P量分别大26%和29%,而P2K1处理的速效和缓效K对照提高了22%和30.5%;造林后,随着林龄的增加杉木林地的土壤肥力呈逐年下降的趋势.造林5年后,离树于距离40cm的土壤含N、P、K肥的下降比例较离树干距离80cm的慢.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实施辣椒"2+X"田间试验[1],掌握辣椒最佳施肥量,构建辣椒优质适产施肥技术体系,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设计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辣椒对氮素依赖性较大,辣椒施用氮肥具有很好的增产效果;优化氮区(N:P:K=18:8:12)辣椒产量高于常规施肥区(N:P:K=20:8:5)产量;以优化氮区为基础,辣椒产量与施氮水平(无氮区、70%优化氮区、优化氮区、130%优化氮区)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大田苜蓿实施不同的施肥处理,研究施肥对紫花苜蓿产量和营养吸收规律的影响。对苜蓿三年的株高进行整理,应用Logistic方程y=k/(1+aebx)对苜蓿株高进行分析,得到苜蓿植株的最大增长速率、最大增长速率出现的天数和品均增长速率。结果表明,处理1(尿素97.8kg/ha,过磷酸钙293.5kg/ha,硫酸钾136.4kg/ha)的株高最大,该处理在每年第二茬植株最大增长速率、平均增长速率最大、植株最大增长速率出现的天数最短:通过对苜蓿干草产量、氮磷钾吸收量、含量进行分析,所得的结论与株高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饼肥与化肥配施对烟叶成分和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饼肥与化肥配施对烟叶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选取玉溪和曲靖肥力相似的两种红壤栽培烤烟K326,采用大田栽培的方式,在每667 m2施磷肥(P2O5)16 kg、钾肥(K20)24 kg基础上,设Y1、Y2、Y3、Y4共4个处理.研究结果表明,饼肥和化肥合理配施会显著增加与烟叶品质正相关的钾、总糖、还原糖、石油醚提取物、烟碱、总类胡萝卜素和总多酚含量,而与烟叶品质负相关的细胞壁物质含量显著降低,提叶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评吸结果表明,使用合理的化肥和饼肥配比能提高烟气的香气质、香气量及余味,使烟气劲头适中,改善烟气的杂气和刺激性,提高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13.
在杂选3号高产防病栽培中,选择磷、钾、硼、氮四个主要肥料因子,采用一次回归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磷、钾、硼、氮配合施用可显著地提高杂选3号的产量,不同肥料因子的增产作用有别,依次是P>K或B>N。配合施用的同时对提高植株的抗病性,减轻病害发生的效果也明显,影响大的是K和N,二者作用相反,最适宜的经济配施用量为每667m2施用P(24~26kg)、K(10~15kg)、B(1.0~1.5kg)、N(10~20kg)。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验采用三因子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建立并分析了密度、氮、磷与双低春油菜产量、含油量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和氮、磷施肥水平对春油菜产量、产油量影响显著,氮、磷施肥水平对春油菜含油量影响显著,密度对春油菜含油量影响不喧显著。  相似文献   

15.
研究尿素(U)为肥芯、鸟粪石(S)和生物炭(B)为包膜材料制备的缓释尿素氮磷释放特征对评价其农用具有意义.采用静水培养和土柱间歇淋溶试验,分析5种处理(CK、U、S包膜尿素(USR)、S+低比例B包膜尿素(USB1R)和S+高比例B包膜尿素(USB2R))水中和土壤淋溶液中TN、TP、NH4+-N、NO3--N和PO4...  相似文献   

16.
施肥是农作物生产的重要技术 ,施用有机肥料 40 0 0— 5 0 0 0 kg,复合肥 1 0 kg,碳酸氢铵 70 kg是高产栽培的基本条件。施用有机肥料利于不断提高耕地生产力。沟施和穴施技术是提高肥料利用率的重要技术。分蘖肥、拔节肥、孕穗肥是禾谷类作物的关键施肥时期 ,对提高产量十分重要。“三肥作底肥”施肥技术 ,是旱地作物增产的重要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7.
大蒜富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大蒜作为一种常见的蔬菜,具备较强的硒富集能力.通常可采用土壤施硒,叶面施硒和硒肥浸种三种方式提高大蒜的含硒量,而配合肥料施加的同时、恰当的施硒时机和操作方法也必不可少.并从加强其它蒜原富硒产品研究、提高富硒大蒜综合品质的方法及从种质角度出发如何提升大蒜富硒能力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不同磷肥处理农田黑土基本理化性质、磷脂脂肪酸、酸(碱)性磷酸酶、微生物量碳或氮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有机肥-化肥配施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总氮以及速效氮、磷、钾等养分含量,进而促进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碳/有机质比值、磷酸酶活力以及各菌群磷脂脂肪酸含量显著增加。长期氮磷钾配施土壤有机质活性严重退化、不利于土壤微生物生长,而单施磷肥或氮磷肥配施对微生物活力与结构影响较小。有机肥处理中单烯不饱和/饱和脂肪酸比值>1,远高于其他化肥处理,可用来指示有机质质量与可用性;而支链/单烯不饱和脂肪酸与单烯不饱和/饱和脂肪酸比值呈极显著负相关,表明G+菌对养分胁迫抗性强于G-菌。磷脂脂肪酸PCA表明,有机肥与化肥处理微生物群落结构显著不同。个别脂肪酸载荷值分析表明,真菌受无机肥施用影响显著;而G+菌更易受有机肥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