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孔子是我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学派的奠基人,同时也是一位音乐家,他的音乐思想为后世音乐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本文从儒家"仁"、"德"、"礼"思想基础出发,对孔子乐教思想、音乐美学思想两个方面分别论述,并简要分析了其音乐思想的来源。  相似文献   

2.
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大多数人给他的定义只局限于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其实,孔子也称得上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他对我国古代音乐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就孔子在音乐实践、音乐教育、音乐文献搜集整理以及关学思想方面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3.
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也是儒家学派当中最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其弟子将他的言行语录和思想都记录下来了,通通整理成当今的儒家经典《论语》。《论语》一书是儒家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古代学生学习的重要的典籍之一,这本书中包含着许多方面的思想,其中孔子讲自己对音乐的认识也融入到了这本书中去,孔子对音乐有着很独到的见解,不是将音乐和其他思想方面分裂、隔离开来看待的,而是将音乐融入到育人、教化、治国等方向中去。孔子倡导仁、义、礼、智、信这些理念,强调尽善尽美的音乐标准,提倡"和谐"的音乐理念,并且鼓励大家建立"和谐"的音乐审美,这些都对当下的音乐教育有了很大的启示和影响。本文将就《论语》中的音乐美学进行分析和探究,讨论其中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邹秀云 《考试周刊》2009,(47):217-218
孔子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还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他在音乐方面的实践和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孔子认为礼主敬,乐主和,"礼乐"对社会教化和个体人格的完善有重要作用,并以"和"作为评判音乐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5.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著名的教育家。为了将其弟子培养成为"不器"君子,孔子创立了一套独特的教学理论。其教学内容以"六艺"为主,而礼乐为"六艺"之首,由此可见其对乐教的重视。《论语》、《礼记》中还有很多论及乐教的文字,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音乐美学思想与音乐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6.
孔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音乐家,他擅长演奏、歌唱、谱曲、正乐,遥晓乐理。这些不仅反映了孔子的浓厚兴趣和高深修养,也反映了孔子独到的音乐思想。孔子把音乐与礼、仁联系在一起,赋予音乐以安邦治国的政治功能。尽善尽美是孔子音乐美学标准。对于音乐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艺术性和思想性的关系、音乐的教化作用,孔子也做了深刻阐释。  相似文献   

7.
在儒家学说作为统治思想的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文人儒者对于"郑卫之音"的评断褒贬不一。孔子对"郑卫之音"的看法一直以来更是备受争议,本文以《诗经》的内容为线索由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仁"、审美主张"中和"为切入点,以儒家音乐思想重视社会功能和教化作用的历史背景下来谈谈孔子对于"郑卫之音"的态度。  相似文献   

8.
魏晋南北朝时期既是我国历史上最为混乱、动荡的时期,同时也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为开放自由的特殊时期.这一时期涌现出大量的文人音乐家,他们借音乐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抒发自己的理想抱负,而嵇康正是我国古典音乐历史上的一朵奇葩,其音乐著作《声无哀乐论》被誉为音乐美学思想的典范.本论文以美学思想为切入点,探讨了嵇康音乐美学思想的起源,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其主要的论断,进而揭示出嵇康音乐美学思想的独特性与深刻性.  相似文献   

9.
《琴赋》是嵇康集思想家、文学家、音乐家于一身而创作出的佳篇,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特色,皆颇有值得称道之处,尤其是“变汉体之旧”,在很大程度上脱出了前人同类赋之窠臼,更使其成为传世杰作.而成就《琴赋》诸多“闪光点”的原因,多认为在于嵇康的思想、性格和富有自然色彩的音乐理论;其实,归根结底,是在于魏晋这一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10.
孔子与庄子二人关于音乐的论述有着很大的差别.孔子将音乐上升到了"礼"的社会意义;而庄子则从"道"上强调音乐与自然的融通,同时又为了达到所谓的"道"而否定音乐的社会意义.二者虽有区别,但从古代音乐思想史来看,他们的音乐思想共同奠定了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闫超 《天中学刊》2002,17(6):117-118
一定的音乐美学思想是在一定的音乐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远古的音乐美学思想,起源于人们用音乐宣扬道德教化,用音乐吻合事物本源这一社会功利性的认识。如《夏书》曰:“九功之德,皆可歌也,谓之九歌。六府、三事谓之九功。水、火、金、木、土、谷谓之六府……”这里,九歌所颂的“六府”已被明确视为“百物”之本源。到了春秋时期,逐步形成了儒家、道家两大音乐美学思想,到三国两晋时形成了以嵇康为代表的音乐美学思想。 一、儒家音乐美学思想 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应从孔子谈起,孔子是中国古代艺术美学的奠基人之一,孔子的美学理论…  相似文献   

12.
正嵇康,三国时曹魏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声无哀乐论》完整地阐述了他的音乐美学思想。文中通过"秦客"和"东野主人"层层推进的八个回合的辩难,不仅讨论了音乐有无哀乐,音乐能否移风易俗,还涉及音乐美学一系列问题,即音乐的本体与本质问题,音乐鉴赏中的声、情关系问题,音乐的功能问题等,其核心观点是"声无哀乐",即音乐是客观存在的音响,哀乐是人们的精神被触动后产生的感情,两者并无因果关系。用嵇康的话说,就是"心之与声,明  相似文献   

13.
浅谈肖邦《C小调革命练习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邦既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又是民族乐派的开拓者,他所创作的《C小调革命练习曲》体现了他的高度爱国主义思想和因此而产生的震憾人们心灵的音乐。  相似文献   

14.
儒家“乐教”思想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先秦儒家“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将上古“乐教”思想发扬光大,奠定了中国两千年礼乐文化的基石。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孔子以“仁”为核心对“礼乐”进行了理论总结,使之追一步人间化、情理化。孔子不仅对音乐与教育、音乐与政治、音乐的审美、音乐的内容与形式诸问题进行了精辟阐述,还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儒家音乐理论体系,同时提出了把音乐作为教化民隶工具的“乐教”主张。孔子对“乐”最重要的见解即认为音乐教育要引人入善,顺从天道,“以六乐防万民之情,而教之和”。孔子对音乐教化功能的认识可概括为“教成于乐”和“调和人事”。  相似文献   

15.
东汉末年伟大的文学家蔡邕,同时也是一位卓绝的天才音乐家,他写过许多文学作品和音乐作品。本文试图从《琴赋》《琴操》等音乐作品中窥探他的音乐思想。  相似文献   

16.
庄云英 《考试周刊》2012,(81):172-173
教育部在新世纪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基础音乐教育要贯彻实施"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的要点。"可见,以审美为核心是音乐艺术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音乐课程中最突出、最重要的理念,它贯  相似文献   

17.
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具有深厚的音乐传统。中国音乐之美妙、乐曲之丰富、乐器之多彩多姿,为世界所仅见。商周时代统治者就注重以礼乐治国,那时的乐师地位很高,是政教制度的重要参与制定者与执行者,并负有教育贵族子弟的重要职责。音乐在政治生活与社会生活中部有着重要的地位。儒家自孔子起就注重礼乐教化,孔子本人就有着很深的音乐造诣,他编订《诗经》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正乐”,对作品的音乐曲调进行修正,据说他还整理、编订过《乐书》,他教授学生的内容有六科,其中礼与乐被置于前两位。  相似文献   

18.
在很多学术论文和教科书中谈论到刘天华先生时,将其定位为"平民音乐家",有的学术论述一会儿说其是"平民音乐大师",一会儿说其是"民族音乐家"等,而这两个词的含义对于刘天华先生音乐功绩的评价,是存在着本质意义上的差别的.从刘天华先生的音乐美学思想、音乐创作以及中国民族音乐自身特点的三个方面可以说明,刘天华先生是中国民族音乐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19.
陈易 《中文自修》2012,(2):56-57
19世纪捷克伟大的音乐家德沃夏克(1841-1904),他的作品被誉为"斯拉夫民族音乐的精华"。他以最著名的《e小调第九交响曲》又名为《自新大陆交响曲》驰名于世界乐坛,成为交响乐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此曲有多少来自波希米亚的民间音乐,有多少来自黑人灵歌音乐,还有多少来自美洲印地安音乐,甚至还说表达了他的思乡,不管有多少争议,他是一位博采众长、情感丰富的伟大的音乐家。他的作品是如此流畅自如,亦如沃尔塔瓦河一样潺潺流淌。与德沃夏克同时代的挪威浪漫主义音乐家格里格(1843-1907),他的作品体现了挪威的一切——历史、传统、人民、习俗、民间舞蹈、教堂钟声、森林与山涧,它是挪威民族主义的音乐,体现了他祖国"抒情的本质"。——编者  相似文献   

20.
《乐记》、《乐论》是中国传统儒家音乐思想的代表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礼乐教化”的认识上,这两本书无疑具有经典意义的。儒家音乐美学由孔子发端。他极为重视音乐的人文精神和政治伦理功能,提出了“事君”、“事父”和“尽善尽美”的音乐美学思想。孔子奠定的儒家音乐美学思想后经公孙尼(公元前五世纪)作《乐记》、荀子作《乐论》而形成极完整成熟的儒家音乐思想体系。儒家的音乐美学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