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读者来信读完2004年10月号《中学生时代》高中版,感觉就像吃了一只红通通的水晶富士,甜甜的,酸酸的,脆脆的,还有一点点涩,感觉真的不错——这才是属于我们高中生的杂志!一本杂志能让我们从中学到各种知识,真有“小投入带来大回报”的感觉。“星光灿烂”栏目中,收集了大量成功者的经验,对我们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成功者的所谓“学习秘笈”看似平实的语言道出了学习的真谛。但我建议此类文章应“宁精毋滥”,因为对于我们来说,如果经验只是一味的重复,很快会失去吸引力;而对于成功者——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不喜欢被当猴子似地参观。”“梦山心…  相似文献   

2.
很少有人会聪明或愚蠢到认为自己在别人眼里只是一只小小的柠檬。可是,在美国,已故的西尔斯公司董事长裘利亚斯·罗山在世时,有人问他是如何取得成功与快乐的时候,他的回答却是:“我常想如果我只是一只柠檬的话,我就只想着如何做柠檬水。”生活中,尤其在求职的过程中,几乎无数的求职者都犯过一个同样的错误:眼高手低。人们常常出口就是:“给我一根杠杆,我能撬起地球”,一受到委屈便立马大声疾呼“是金子总是要闪光的”。可是,他们却忽略了,当你把自己看成是闪光的金子的时候,在外人的眼里,你也许只是一只有颜色的柠檬而已。有道是,“成功者…  相似文献   

3.
大连作家钟墨的成长蜕变小说——“无敌王小猪”系列新鲜出炉啦! “无敌王小猪”系列讲述了关于青春期的成长蜕变故事,生动地塑造了王小猪、伊北北、韩姚、花花和夭桃等中学生形象。他们在青春的大门里经历着,变化着,前行着;哭着,笑着,闹着,有的甚至成为了另一个自己。故事里有些痛,也有些甜,有欢乐,也有迷惘,可成长就是这样,化蛹成蝶的阵痛与惊喜谁也绕不过。这个系列由《我是王小猪我怕谁》《灰姑娘的浪漫事儿》《淑女不是那么好当的》组成。  相似文献   

4.
谁都希望自己能有几个知心朋友,然而在生活中却并不是人人都能如愿。有的同学就是为自己找不到知心朋友而苦恼。尽管他们和同学们朝夕相处,但和别人常常是“话不投机半句多”;尽管他们生活在班集体之中,却因缺少知己而感到孤独和寂寞。这些同学为何感到“寻友难”呢?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相似文献   

5.
悬崖上有一个鹰巢。一只老鹰生育了两只小鹰,一只长着黑爪,一只长着花爪。老鹰抓紧一切时间,训练小鹰飞翔的本领,使它们能够尽快地独立生活。当小鹰长得大一些的时候,老鹰就鼓励小鹰展翅飞向对面的悬崖。老鹰说,谁能飞到对面的悬崖上,谁就是一个成功者。可是,小鹰总是飞出不远就跌到山谷里。  相似文献   

6.
这篇文章是作者为平凡的人写的。是的,在我们中间,有许多平凡的人,平凡的事。他们每日里默默无闻地工作,默默无闻地生活,但他们生活得很舒畅,很充实,很快乐。这也是一种人生,也是一种生活!路既为成功者铺就,也为平凡的人铺就,关键是你得为自己的工作踏踏实实地干。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你就能享受快乐,就能“为你自己高兴”。刘心武在本文中写的就是平凡的人和平凡的事,这种为他人认真工作,为自己踏实做人的情怀,是当今世道中亟须的品德。作品为我们叙述了残疾人小凌夫妇和电梯工小倪的例子,他们满足于眼前的工作,“甘于结结实实的平凡”,以…  相似文献   

7.
(1)泥潭里的小蛤蟆有个男孩,他和别的男孩不一样,只要往他耳朵眼里灌水,他就会变成一只蛤蟆。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正确答案只有一个,因为他本来就是一只蛤蟆。那为什么一只蛤蟆会成为一个男孩?谁知道呢?连他自己都觉得莫名其妙。世界上有些事情就是这样不可思议。  相似文献   

8.
一般人都能颀赏自己的成功,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欣赏自己的失败。谈起过五关斩六将,可以神采飞扬、豪气十足;说到走麦城,便讳莫如深、遮遮掩掩。自己不愿提,更忌讳别人说;不能“哪壶不开提哪壶”。其实,谁没经历过失败,但正是能否欣赏失败,将成功者与失败者区别开  相似文献   

9.
<正>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请以“我拿什么立身”为话题,结合自己的生活和思考,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这个题目促进学生心智成长,写作一定要有针对性,否则,就是空谈。这里面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教师要引导学生把那些看似空洞的题目转换成富有针对性的内容。针对谁呢?针对自己,针对现实。谁懂得这个道理,谁就能写出好文章,自然也就容易得高分。无病呻吟的文章没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问题本身并不是问题,如何看待它才是大问题。”这是一句广为传诵的人生格言。的确,如何看待人生、把握人生完全是由我们自己的态度决定的;心态控制了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因此,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要么你去驾驭命运,要么是命运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了谁是坐骑,谁是骑师。而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关键也正在于他有没有积极的心态。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的差别往往只是:成功的人始终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思考问题,用乐观的精神去面对失败,以进取的态度去支配人生;而失败者恰恰相反,他们消极悲观、犹豫彷徨、患得患失,最终倒在过去失败的阴影里…  相似文献   

11.
<正> 我的苦恼就像地球上的人一样多,谁能了解我呢?我多想变成一只小鸟呀!在学校里,老师特别“优待”我和几位同学。语文老师说我们写作不是很好,经常叮嘱我们:“要多多练习写作,以后才能当作家,努  相似文献   

12.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正如没有人能把自己没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一样,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谁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作为在文本世界里行走的语文教师,在专业发展的话题里,谈文本的读解艺术,我以为是极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我住在最阴暗和最肮脏的角落,吃着变质的食品,每天为了生存而拼尽全力——这就是我,一只皮毛稀疏的堕落的狗。那些有点文化的家伙叫我无赖。于是,我就对自己说:“我是无赖我怕谁?”也常常做一些无赖的勾当,比如偷厨房里的肉,偷猫盆里的饭食,  相似文献   

14.
<正>每个人都有自己难忘的美好。在我五岁那年,我拥有了自己童年的第一份美好,那就是姥姥送给我的一只乌龟。它身体娇小玲珑,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一节左右摇晃的短尾巴可爱极了。我给它取了个名字叫“龟龟”。龟龟来到我身边后便成了我最好的朋友。在吃饭时,妈妈端出了一桌佳肴,我就像生活在童话世界里一样,给龟龟也准备了碗和勺子。我仿佛看到龟龟很开心地笑了起来。  相似文献   

15.
几位男同事在办公室里“痛说革命家史”,在谈到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时,大多并不隐讳自己乃是家中的“No.3”——孩子第一,老婆第二,自己自然只有叨陪末座的份。不过说这话时真正“倍感压迫”的倒不多,也就是略带几分自嘲而已。反正是自己的老婆孩子,谁前谁后还不都一样?况且让“弱势群体”占排到前面,反倒更能彰显出一种男子汉大丈夫的气度。可闲谈之间,这话题又发生了转换,大家又纷纷考量起自己在供职的学校里所处的位置。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竟发现——自己在单位里的地位竟然还比不上在家里!  相似文献   

16.
自我修养就是实践,就是自我投资,就是敢于同自我作斗争。如果一个人没有自我修养的品质,即使他具备其他一切成功者的素质条件,也是毫无价值的,根本不可能成为成功者。因为,即使你有自我促进的愿望,即使你自己处于最佳状态,即使你设想登上南极,如果没有百折不挠的修炼,那你将永远不能达到自己所定的目标。我们每天成功与失败的经验都在证实和支持着我们目前的自我意象。你继续不断地注意保持和证明着今天“你是谁”,这样坚持几年,你便形成了一个稳定的自我意象,逐渐习惯了这一意象并且把其作为自己稳定的内部标准。我们的习惯开始于无意的观…  相似文献   

17.
鸟儿选美     
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十分美丽的“鸟儿国”。里面有许许多多美丽的鸟儿。它们在“鸟儿国”里幸福地生活着。一天,“鸟儿国”的国王年迈而死。鸟儿们决定十天以后举行一次选美比赛。谁最美谁就是鸟王。鸟儿们听到这个消息后都梳妆打扮去了。一只鸟儿飞到花丛中,采下一片片花瓣贴在自己身上,成了一只美丽的花瓣鸟。一只鸟儿飞到各处去寻找彩  相似文献   

18.
伟人传记     
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文学对于我们来说,能帮助我们寻找、建设一个精神的家园,能把很多人的秘密告诉你,能把很多精神上的喜怒哀乐或者一种很难表达的东西表达给你……本刊在春节到来之际,特选摘以下几组风格迥异的文学作品,有反映革命先烈轰轰烈烈生活斗争画面的“红色经典”系列,有揭露当前社会上腐败现象的“官场反腐”系列,有关注当代农村生活的“农村”系列,有“共和国伟人传记”系列,有“正说历史”系列,还有“女性作家”系列。相信在这众多系列里,总有一些会令你心动,会“心有戚戚焉”。愿寒假休憩在家的广大教师们在这文学的旷野里,放飞心灵。  相似文献   

19.
两只青蛙     
从前,有两只青蛙,一只住在哆哆咪的沼泽里,一只住在咪哆哆的池塘里,他们都厌倦了周围的环境。“我打算去山那边看看有什么,”哆哆咪青蛙说,“咪哆哆的生活肯定比这儿有意思。”“这儿的生活真是无聊极了,”咪哆哆青蛙也在想,“山那边一定更好玩,我打算去看看哆哆咪是啥样子。”  相似文献   

20.
我的DV     
(在黑板上写下“D V”):谁能告诉我什么是D V?吴思敏:D V是数码摄像机。主持人(在“D V”前添上“我的”):你们谁有D V?(同学们都垂头丧气,齐声答,没有)主持人:我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D V。胡楠:我知道了,我们的眼睛就是D V。(主持人赞许地点点头,同学们一下子活跃起来)主持人:用自己的眼睛作为D V,拍下生活中有意思的事,存在大脑里,写在日记里,永远都不会褪色!寻悠悠:前几天,我和同学到福利院看望住在那儿的爷爷奶奶。我们走的时候,听到老人们悄悄地议论:“这些孩子真懂事,真懂礼貌。”我听了,心里特别甜,为自己的行动感到自豪!主持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