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3年第17届苏联数学竞赛十年级的一道三角问题,题设简洁,思考角度非常丰富,经过数十年的积淀成为经典.文[1]指出文[2]中的证明错误并给出一个新的证明方法.现笔者从不同角度对此题进行剖析其变式并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2.
笔者受文[1]启发写了文[2].此后不久,重庆的沈毅老师给笔者来信指出,由文[2]的证明过程中可得到一个很有意义的等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空间推广(见本文式①、②),笔者证明了沈老师的猜想.本文对这道IMO预选题作进一步拓展与推广.  相似文献   

3.
文[1]应用柯西不等式对一道第17届全苏数学竞赛题进行了证明,并由此对该道赛题进行了推广和引申.笔者经过仔细研究后发现:文[1]中的证法是错误的,而且除了姐妹命题外,其它的推广命题和引申命题也都是假命题.现提出个人的观点,与大家共同探讨.文[1]中的赛题及证明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函数单调性在解决证明不等式、求函数最值及恒成立问题求参数范围三个方面的应用,文中主要通过对所构造函数或题中所给函数求导数研究其单调性,从而确定函数的值的范围来解决这三方面的应用,其中还用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及分类讨论的思想.文中例题大多选自这几年高考试题的压轴题或数学竞赛题,加进了作者的思想,对学习函数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1997年"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高二年级一次考试中一个不等式证明题的探究,巧妙地运用不同方法来证明这道题,并对这道题进行推广,而且还给出了这些推论的证明.  相似文献   

6.
2013年欧洲女子数学奥林匹克试题的第1题和第5题是平面几何题,试题的题干简洁、结构漂亮,用初中的平面几何知识即可证明.笔者对两道试题进行深度探究,给出两道试题的多种证明方法.  相似文献   

7.
题已知点A(2,1),B(3,2),在x轴上找一点P使得PA+PB最小.笔者在给高一的新生讲衔接教材的时候出了这道题,学生大多都知道用作对称的方法来解决,甚至还知道怎么证明.可是当我问怎么想到作对称的时候,他们说是初中老师说的.笔者认为让学生知道怎么解题固然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对于这道题笔者认为这从绝对  相似文献   

8.
贵刊2004年第9期刊登了《这道小题不可以小看》一文,文中对一道力学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笔者读后深受启发。但对文中解答出的结果有异议,并且认为此题解答的方法有多种。题目如下.  相似文献   

9.
杨华 《中等数学》2005,(3):10-13
笔者在研究2003年北京市数学竞赛中的一道不等式问题(文中例1)时发现,此题用配对法可以轻松解决.虽然配对法在不等式中的应用有经典的例子(文中例3),但往往是点缀.经过深入研究,笔者认为,构造配对式证明不等式大有可为.我们知道,现实中许多数学问题有着和谐的对称美,如等差数列  相似文献   

10.
贵刊88年6期刊载的《在两个真分数之间填数的一题多解》一文(以下简称“多解”),结合学生情况给出了这一问题的多种解法,无疑对帮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发展学生思维和激发学习的兴趣是十分有益的。但是,笔者认为文中有一些问题的提法和结论不具一般性,有必要提出商榷。同时,对文中的方法将给出理论证明,并对此类题再提供一种简便解法。  相似文献   

11.
笔者大胆揣测新高考数学试卷22题的右侧不等式的命制过程,结合题源分析,给出了切线放缩、割线放缩证明不等式这一方法,并在高考题目的基础上给出了变式,发展出了直线放缩与曲线放缩,丰富了证明不等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选修课上老师给我们出了这么一个伪命题“一切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并给以证明,让我们从中找出原题证明过程中的破绽.笔者与同学讨论很久,思索考虑的越深,越觉得这道题有意思.于是便整理下来与广大读者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13.
吴娴 《考试周刊》2010,(53):112-113
任务型阅读以信息图表题为主,这种题有两部分组:阅读材料和图表.它要求学生根据所给材料,完成图表中空缺的部分,学生既要读懂全文,又要具有对文中重要信息进行筛选、整合和综合概括.任务型阅读图表主要呈三种形式:Tree-shaped,Net-shaped,Spider-shaped.填写的单词来源及字数都有严格的要求,所选文章题材多样,富有时代气息,语言原汁原味.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任务型阅读正确率,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数学通报》79年5期刊载了章士藻老师的“解析法证题初探”一文,读后颇受启发。在该文中,章老师通过例题说明十种类型的平几问题均可用解析法证明。笔者通过实践,也找到了用复数的有关知识证明这十种类型的平几问题的例子(我们姑且把这种方法称为复数法)。但无论章老师所举例题或笔者找到的例子,不少题目用平几直接证法是轻而易举的,而用解析法或复数法就显得矫柔造作、牵强附会了。因此我们认为,对于中学生,证  相似文献   

15.
证明不等式就是证明所给不等式在给定条件下恒成立。由于不等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因此,不等式的证明方法可谓是千姿百态。针对不等式证明,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选用证明方法,提高代数变形,推理论证能力,一题多解。  相似文献   

16.
文[1]研究了一道伊朗国家选拔考试题的证明,其证明方法不太容易让读者接受,也不易推广.下面给出此题的直观解法及解决此类问题的通法,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是近几年《考试大纲》对现代文阅读始终不变的要求。它主要指对文中重要词语和重要语句的理解。一般情况下,高考试题所测试的词语含义往往不是词典义,而是在所给语境中的具体含意。笔者通过对历年高考试题的潜心研究发现:在对重要句子的考查中,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比喻句。如何做好这一类题呢?  相似文献   

18.
对试卷中的一道三角题进行推广与引申,并通过证明得出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19.
由一道竞赛题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最近 ,笔者在阅读文 [1 ]时 ,看到如下问题 :例 1 对所有正实数a、b、c,证明aa2 8bc bb2 8ca cc2 8ab≥ 1 .①这是第 4 2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试题第 2题 ,文[1 ]并未给出证明 .这道三元无理分式型不等式 ,外形对称、简明优美 ,从而引起了笔者对它的研究兴起 .在课余 ,我们将此题展示给高二学生和部分数学教师 ,希望能够找到证明方法 .十多日 ,他们给出的证法 ,或直接用三元均值不等式 ,或构造二次不等式 ,如此等等 ,经一一检验发现都有失误 ,其本质原因是“缩小过头” .经过多次探索 ,我们寻找到如下途径 :( 1 )换元…  相似文献   

20.
<正>平面向量中的三角形面积比问题时常出现在高中数学联赛试题的选择、填空题中,对学生而言,求解时有一定难度,属于易错题.文[1]介绍了这类问题的解析法解法和推广,但给人感觉还是意犹未尽,应该可以进一步深挖.笔者以湖北省高中数学联赛预赛试题中的一道题入手,由点及面、举一反三,深入地进行思考,获得了一些结论及其推广,现与大家分享,以期抛砖引玉.一、预赛问题呈现试题 (2011年湖北省预赛题)已知点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