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自我效能理论属于心理学范畴,但它与传播学中米德的“主我、客我”理论相似,都是描述自我、环境、行为三者间的互动。由于时代的制约,自我效能理论中的“环境”却没有包含“网络环境”,因此缺乏网络对个体自我效能所产生的影响。本文以此为基础,以社会残障人士为例,通过对网络中一个典型社区—“—北京口吃者协会”的个案分析,试图求得自我效能理论在网络环境下的验证。  相似文献   

2.
智王晴 《大观周刊》2011,(2):112-112,97
网络时代的到来,创造了一个新的便捷生活方式,人们在信息化、数字化的世界中体验自我,沟通世界。但不可避免的随着网络的发展,在提供信息资源共享、信息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伦理或网络道德的问题。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建立良性的网络伦理道德规范,网络伦理的构建离不开伦理道德的引导。  相似文献   

3.
乔治·赫伯特·米德(G·H·Mead)是美国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与杜威、库利、帕克一起构成了美国芝加哥学派第一代理论家.米德的传播思想主要在人际传播的范畴之内,而核心在于<心灵、自我与社会>一书,下面我们从本书中米德的自我观点出发,来考察一下米德在人际传播方面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网络情境下的符号互动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G.H米德创建的符号互动理论认为,人类通过符号互动可以实现主我与客我的互动,实现自我认知、自我实现。网络情境的出现,为符号互动理论提供了全新的土壤——网络情境。网络情境对符号互动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虚拟世界和符号人的出现使得网络情境下的符号互动理论具有了全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作者介绍了早期社会心理学家米德和库利对人际传播的主要研究成果,并指出这些研究成果对后来传播学研究的影响。作者主要介绍了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朱德和库利关于“自我”的理论和库利的“初级群体”理论。作者认为,米德在人的互动之间插入了一个符号解释的因素,这是后来传播研究视角转移的理论依据;米德和库利关于“自我”的理论则对人际传播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初级群体”理论在“两级传播”理论提出后,被重新发现,并在传播学界得到广泛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牛晴晴 《新闻世界》2014,(4):219-220
1959年,加拿大社会学家戈夫曼对“自我呈现理论”作了较系统的阐述。他认为,每个人总试图在社会情境中保持适当的印象,以求得到肯定的评价。社交网络出现后,人们逐渐将社交活动转移到互联网上,通过文字、图像、声音等符号系统来构建自己的形象。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日志进行自我呈现的行为的研究,总结了大学生在社交网站中使用日志进行自我呈现的特征和效果,探索了“自我呈现理论”的新意义和在网络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拟分析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网络状况与自我和谐的关系,以期提高自我和谐水平,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思路。方法应用问卷法对30个班级共1024名大学生的社套网络状况厦自我和谐进行测量。结果:大学生自我和谐在性别、民族、生源、是否班干、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是否独生上无差异;大学生社会网络仅在性别、是否班干、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自我和谐与社会网络状况存在相关:情感网络与自我灵活性及自我和谐总分存在显著负相关,情报网络与自我灵活性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自我和谐与社会网络问存在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8.
李斌 《新闻界》2009,(2):33-34,87
随着网络在我国的普及,公众的话语权得到了极大的扩张,他们运用网络形成自我议程设置的机会日益增多,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也逐渐显露出来.本丈以"甘德怀事件"为案例,通过对公众自我议程设置带来的不良影响进行分析,提出网络时代社会道德预警建议:加强网民自律,完善网络自身管理,进行网络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9.
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馆员的自我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戴丽 《图书馆》2003,(4):65-67
本文重点探讨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员自我教育的意义及其核心内容等问题,介绍了网络时代供图书馆员自我学习和提高的各种资源与途径。  相似文献   

10.
网络时代的发展要求构建新的伦理学体系,不仅要继承和发展现实传统伦理体系,而且要体现科技和人文的融合,形成一个符合中国国情和民族特色而又不失国际性的开放型伦理体系。新的伦理体系的构建将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为此,必须正视网络空间存在的伦理道德问题,深入探寻网络时代伦理学的走向,多层面、多角度地探讨网络伦理建设的对策措施,构建一个与时俱进且适合国情的网络伦理体系。  相似文献   

11.
结构性缺失:网络时代把关理论的重新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关理论的基本结构由把关人、门卡、把关对象、把关机制、把关关系等要素组成。传统把关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对把关人、把关过程和把关分析层次的重视,忽视了对把关对象、把关关系、把关机制等要素的研究,导致了结构性的缺失。在网络时代,把关理论研究需要进行结构性调适,如从沉默到挑战的把关对象,从支配到对抗/协作的把关关系,从单一到多元的把关机制。基于以上要素的层次分析,提出了动态化、透明度、复杂性是网络时代把关理论结构性研究的三大趋势。  相似文献   

12.
长尾理论对图书馆的启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长尾理论的概念入手,简单介绍了长尾理论在网络经济中的应用案例。图书馆面对数字化的网络环境,完全可以利用该理论来获得新的发展,并详细论述了该理论在图书馆的发展可能和对图书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王平 《图书情报工作》2016,60(15):134-139
[目的/意义] 以国外学者和研究机构对“未成年人是数字一代”这一论断的讨论和相关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和思考起点,对未成年人互联网利用行为差异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理论思考。[方法/过程] 以谷歌学术搜索为工具,以“teenager、youth、young people、children”+“internet use”为搜索关键词进行检索,并根据引文线索,获得相关文献40余篇,对文献进行主题和内容分析。[结果/结论] 文献梳理发现:国外研究认为未成年人互联网利用行为差异不能仅用“拥有/不拥有”描述,它有多重维度的表现,包括频率、内容、地点、动机、认知等多个方面;影响因素包括文化因素、社会家庭因素、能力素养、社会经济背景、年龄、性别等。得出结论:未成年人互联网利用行为差异研究与数字不平等研究是一致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且处于动态变化中,其中社会文化资本、信息技能和利用动机较重要。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总结以往图书馆核心能力的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核心能力的特性及内容,并提出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提升图书馆核心能力的措施与方法。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15.
试论互联网控制权的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11月“信息社会世界峰会”突尼斯阶段会议,各方就世界互联网控制权而展开激烈争论。本文援引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提出的“软权力”理论和奈关于互联网的论述,对这场争论做了一种解读,简要阐述了现阶段软权力对全球互联网信息交流的影响和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6.
从图书情报领域的分类法及相关理念入手,研究构建网络科学数据资源的分类导航平台。引入动态面分类法对科学数据资源目录进行组织,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的多维关键词与多维分类关联的标引方法;设计基于分类与关键词关联权重的排序方案,使用该构建方案开发的实验系统可以有效地对分散网络科学数据资源进行分类并提供导航服务。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高校图书馆网上参考咨询现状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贵州省高校图书馆网上参考咨询的现状采用网站访问法调查,并结合网上参考咨询理论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提升网络舆论引导力为视域,通过对网络议程设置的实证研究来探讨当下网络舆论引导的实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网络媒体与网民之间具有议程设置的效果,网络媒体之间也具有议程设置的效果;具体而言,各个网络媒体所具有的议程设置能力又有所不同。对其原因,文章从网页设计和议题两个层面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网络媒体网络舆论引导力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9.
对信息收集代理服务的发展作了简单的论述,从原始的文摘,剪报,综述,述评,定题服务到Internet时代的搜索引擎技术作了回顾,介绍了在Internet时代具有代表性的信息收集智能代理工具,如:Copernic,Napster,MP3-Wolf和代理网站DIRECT HIT,GOOGLE的功能和作用,同时详细阐述了数据挖掘在Internet上进行代理信怎收集服务的原理、机制,提出了信息收集代理服务的各种服务方式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