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011年中国新媒体传播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2011年中国新媒体传播相关各领域研究的总体进展进行了回顾和梳理,认为这年的中国新媒体传播研究进一步聚焦于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新媒体传播领域的融合、应用和治理等研究主题上,对中国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和本质特征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
2010年,我国新媒体传播研究在理论和现实的碰撞之中走过了繁荣而喧闹的一年,在些许研究泡沫之下涌现出了许多值得关注的观点,而新媒体传播领域的融合和治理等问题则成为这年研究者关注的重要主题。本文对我国2010年新媒体传播研究的总体进展进行了回顾和分析,认为这年新媒体传播研究的主题主要集中在微博客、三网融合、手机媒体和网络治理等方面,而理论界和业界不同类型研究者所发出的种种相互冲突的声音,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这一时期束缚我国新媒体发展的固有观念、局部利益和体制因素依旧存在,与此同时也说明我国新媒体传播研究的多元化和复杂性正在随着媒介融合和产业融合进程的深入而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3.
移动新媒体在智能媒体融合时代,显示出了其强大的资源优势和突出的便捷性,在满足受众信息获取需求的同时,打破了时空的局限。移动新媒体写作作为媒体融合时代的一种传播方式,在时间、传受双方关系和阅读方式上,与传统媒体的写作形成了强烈而又鲜明的对比。本文将以移动新媒体写作为研究对象,探究移动新媒体写作在时间、传受双方关系以及各种方式上对受众社会生活产生的改变和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移动新媒体发展研究:移动终端媒体化移动媒体主要指以移动终端载体和无线网络为传播介质,实现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内容的传播和服务,是以手机媒体为典型代表的一种新的传播形式。与传统媒体传播方式相比,第五媒体融合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阐述了当前新媒体更加广泛地渗入人类社会生活、新媒体发展进入"大数据"时代、移动互联网将进一步改变新媒体的发展态势等发展趋势,从全球新媒体变迁格局中崛起的中国新媒体、新媒体成为与生活深度融合、促进中国社会全面升级的引擎、从跨行业向全产业广度渗透的新经济驱动要素、积极的新媒体传播策略成为"净化"中国政治生态的助推器、治理与融合中的"新"传播生态等方面分析了全球新媒体发展背景对我国新媒体发展的不同影响,以期产生较强的理论及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我国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传统媒体的发展受到了巨大冲击,但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传统出版的社会影响力受到削减,但与此同时,新媒体、移动设备的出现,也为传统媒体创新指明了新的方向。传统出版和新媒体的融合能够形成1+1>2的效果,也是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分析了传统出版和新媒体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融合策略。  相似文献   

7.
笔者通过网络搜索统计了林业科技核心期刊的新媒体应用情况,并利用文献研究和对比研究等方法对新媒体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我国林业科技核心期刊融合发展进程缓慢,主要体现在PC端建设水平低、功能弱;移动端应用种类少,微信公众号运营水平不高.因此,笔者通过对林业科技核心期刊新媒体应用现状的研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以期推动林业科技核心期刊的融合发展,使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来势汹汹的移动互联网对于人们生活乃至整个社会的渗透更为猛烈,传统的广播媒体对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需求更为迫切,与移动互联网平台的融合需求也更为迫切.本文从广播行业发展的瓶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必然趋势,广播行业与新媒体融合的方式几个方面做一探索.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本文从我国公共信息传播研究切入,发现利用数字新技术催生的网络电视、楼宇电视、流媒体、网络游戏、CMMB、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等新媒体,在为传播信息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信息传播反作用于新媒体,又推动了新媒体的三大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李荣洲 《传媒》2021,(5):46-48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不断改变着新闻传播格局与媒介生态环境,传播的信息和选择呈现爆炸式增长.新媒体技术为传统报业集团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空间,同时也对现有的财务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适应新媒体带来的财务管理变化,科学有效地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对推动报业集团融合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通过研究报业集团在新媒体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实践与创新,从影响报业集团新媒体财务管理的因素入手,提出有效的管理方法,助力新媒体不断完善产业布局,促进财务人员快速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11.
整合传媒:新媒体进行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整合、融合和汇聚已成为当代传媒形态发展的主流。并存是现象,互补是功能,融合是趋势,创新是结果。作为媒体形态创新的努力,整合传媒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今天新媒体的进行时态。  相似文献   

12.
刘玲 《出版科学》2011,19(5):74-78
通过对世界五大传媒集团——贝塔斯曼、维亚康姆、迪士尼、新闻集团、时代华纳新媒体战略的实施状况进行比较,分析五大传媒集团新媒体战略的特点、实施路径及其成效,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传媒集团新媒体战略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开展新媒体服务是新媒体和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必然。文章介绍了目前我国常见的图书馆新媒体服务内容,分析了图书馆新媒体服务中存在的版权问题,并提出可操作性的风险对策,为今后图书馆开展新媒体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国外新媒体环境下的议程设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媒体环境下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是否依然有效是议程设置研究领域中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国外学者近年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检验新媒体环境下媒体对受众是否具有议程设置的功能,二是检验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间议程设置效果。现有研究表明,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体对受众具有议程设置功能;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网络媒体自身之间存在媒介间的议程设置效果。  相似文献   

15.
媒介考古学是媒介研究的新方向,本文与该领域的前沿学者埃尔基·胡塔莫教授展开对话。在对话中胡塔莫教授梳理了其进入媒介考古学的路径,分析了媒介考古学的谱系和价值,有助于学者深入理解媒介考古学,明晰其理论渊源、发展脉络、涉及领域,展开具有自身特色的媒介考古学研究。  相似文献   

16.
试论新旧媒介的划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在传播学界在提到“新媒介”时一般指的是互联网,但是由于新媒介越来越多并且在传播上相互依赖的程度越来越高,以网络指代新媒介已无法清晰地体现出现代传播与传统传播的真正区别。笔者主张突出“数字化,”并以其作为新旧传播形态的分界。  相似文献   

17.
Xu Wu 《亚洲交流杂志》2013,23(2):215-227
A nation's media order is the fundamental structure, management strategy, and operational pattern of all the media organizations within one country. In this paper, through stylizing China's online media development in the past decade, and interviewing with insiders in several major online media in China,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evolution of China's new online media order and its major characteristics.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newly established online media order we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媒介融合”这一概念的提出,肇始自将传统媒介融合于一体的想象,但是,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各种新的媒介形态不断涌现,这也使媒介融合呈现出诸多全新的特质,本文尝试从媒介融合的现状、媒介融合所引发的媒介的裂变与重组、媒介融合所引发的媒介生产方式的革命等层面切入探讨媒介融合现象,进而分析由此而来的媒介化社会浪潮和未来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张金凯 《新闻界》2020,(4):85-92
自20世纪媒介技术迅猛发展以来,对于媒介的认识和争论一直没有停止,传播学和媒介研究也正是在此背景下不断发展前行。上世纪六十、七十年代媒介研究范式变革时期,鲍德里亚与恩岑斯贝格两位思想家就媒介理论的基本认识展开一场争论,秉持法兰克福学派传统的恩岑斯贝格在法国"五月风暴"的氤氲下推进本雅明的技术文化理论,发展出了意识工业概念,对于思考媒介理论的合法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鲍德里亚来说,媒介技术的"进化",实为一种拟真替代本真的社会交往,以媒介技术为中介的传播活动中,最终将导致人的本真缺失,因而宣告传统媒介理论已失去解释力。本文认为,这两个看似不在一个水平线上的对话实则包含了媒介理论研究的两种路径,即作为生产工具的技术论与作为传播工具的文化论。当我们在回顾和梳理鲍德里亚和恩岑斯贝格的争论时,需要从媒介化社会的视角来重新审视媒介理论的技术论和文化论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使用"经常作为与"传统媒体使用"相对立的概念获得学界的关注。然而,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体家族的迅速壮大,"新媒体使用"在量化研究中的内涵外延也日渐模糊。对此,本文提出了一个元测试(meta-instrument)问题--在用户使用行为和媒介效果两方面,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是否清晰可分?基于对二手数据的分析,本文发现不同的网络信息渠道/平台在使用频率上呈现异质性,在媒介效果上也难以作为同质化的"新媒体"或"网络媒体"一概而论。同时,门户网站在用户使用频率和使用效果上,更接近于传统媒体(如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和人民日报),而非社交媒体(如微博、微信等)。本文的研究发现为新媒体使用及其效果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为新媒体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经验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