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批改儿童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师不可或缺的工作。遗憾的是,在众多儿童习作中,总是很难读到拙朴清新的儿童本真语言。这是为什么呢?综观当下的习作教学现状,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以为这样几种言语倾向和教学行为很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2.
<正>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问孩子这样一个问题:"你的爱好是什么?"孩子们的答案往往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基本不会有孩子回答爱好是"学习"。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无非就是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都是被动而非主动的。所以,我们要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主探究能力,才成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3.
童话具有语言生动形象,故事曲折离奇等特点,深受学生喜爱。在童话教学中,教师要顺应儿童的心理爱好等特点,采取读、讲、演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快乐学习童话,以提升童话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4.
正高中生物教学是一项目的性比较强的活动,一个良好的教学活动能够促进高中生物教学的良性发展,能够提高高中生物教学质量和效率,更好地促进高中教学的发展,在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生物教学更要注重教学的优化,提高教学质量。一、分析"为什么教"与"为什么学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建立,在高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弄明白为什么教,要想弄明白这个问题那就需要弄明白为什么学,这就需要我们了解学生的需求,高中生物相对于初中生物有一定的差别,比初中生物课程要  相似文献   

5.
我们的研究缘起于一个困惑。在个人十几年的数学教学生涯中,曾经有这样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我都教了无数遍了,你们都说懂了,为什么还是会做错?"在跟同事的沟通中发现,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困惑,而是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个共性问题。研究启发于一个故事。建构主义有一个著名的哲理故事——"鱼牛的故事",大意是:见过奶牛的青蛙向鱼描述的"奶牛",与没见过奶牛的鱼作为听众想象的"奶牛"有着非常显著的区别,显然  相似文献   

6.
马卡连柯曾经指出,儿童非常爱好游戏,也应当满足这种爱好。不仅仅应当给儿童游戏的时间,而且应当使儿童的全部生活充满游戏(自然包括语文学习生活和写作生活)。因此,童年嬉乐活动必须在小学生的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为此,我们的语文教学要给课堂以适当的余裕,给观念以适当的余裕,给活动以适当的余裕。在语文教学中,不要总瞄着"有意义",更要瞄着"有意思",这样,我们的孩子才会多一份童趣和稚气,才会成为真正的"儿童"。  相似文献   

7.
卢俊伟 《成才之路》2014,(15):68-69
儿童对歌唱有独特的兴趣,每个儿童都有音乐的爱好,应该从小抓起,这是陶行知的一贯思想和主张。在幼儿园,歌唱教学在音乐教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如何利用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指导教师进行歌唱教学,就显得十分重要。文章对教师歌唱教学中的形式和方法进行了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8.
干国祥老师教学的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的习作"学写童话"。他的教学先从漫谈童话入手;再出示一组故事,引导学生探寻故事的原型;接着,在此基础上,创建了一个创编故事的大致"模型";最后学生根据故事的原型编写自己的童话故事。他的教学启示我们:写作教学要教到"上位"、教在"本位"、教在"这一类"才有效。  相似文献   

9.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我们在儿童绘画教学中应该如何去做呢。第一。以编敌事为媒介,激发儿童的绘画兴趣喜欢听故事是幼儿的天性,故事对幼儿来说有莫大的吸引力。在绘画中将要画的内容编成一个小故事,给孩子们听,然后让他们自由想象,自由绘画,孩子们一般都能按要求想象出一个美妙生动有趣的画面。在画《雨中》时,我是这样描述的:"天灰蒙蒙的,不停地下着毛毛细雨。大地上笼罩着一层雾气,树木都显得格外的葱绿。大路上的行人打着伞,像许多抖动着的彩色的大蘑菇。我喜欢这一片蘑菇的世界!"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备课时都会给每一篇课文制订具体而翔实的教学目标。然而,并不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都会去思考这样一个命题:为什么要开设语文这门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其独特的育人价值是什么?为什么教的"价值问题",是语文教学的原点问题。我们认为,语文教师首先要有清晰的教育学的  相似文献   

11.
<正>我们为什么研究儿童发展与教育改革这个问题,因为这是一个永恒的又具有时代性的问题。对于儿童、教育改革有太多不同的观点,甚至完全对立。有人提出"成人世界应该向儿童世界学习",要"向童年致敬",这是20世纪以来我们重新发现儿童,进而认识到儿童不是成人想象中的那种简单不懂事的孩子。从人性、哲学、文化的角度看,儿童是混沌的综合体,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课除了读书识字之外,教会学生感受人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语文教学的特点也决定了语文教师可以欣赏学生身边的故事,并从故事切入实施教育。作为有爱心的教师,我们首先要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及其背后的故事,真正弄明白学生为什么成长成今天的样子,搞清学生最在意、最需要的东西,给学生最恰当的关怀和教育。  相似文献   

13.
张瑛 《学周刊C版》2014,(12):136-137
小学语文课除了读书识字之外,教会学生感受人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语文教学的特点也决定了语文教师可以欣赏学生身边的故事,并从故事切入实施教育.作为有爱心的教师,我们首先要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及其背后的故事,真正弄明白学生为什么成长成今天的样子,搞清学生最在意、最需要的东西,给学生最恰当的关怀和教育.  相似文献   

14.
随着化学新课标的实施,我们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使之适应新的教学任务.我们要注重学生化学能力的提高而实施相应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有创造性思维是发现问题和创造性地解放问题的思维,这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规律,而且能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学校为什么只教"学答",而不教"学问"?考试内容为什么只用"答",而不用"问"?考试标准为什么只有"答"的标准,而没  相似文献   

15.
汪敏 《教师》2012,(36):61-61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夸张和象征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对于童话类课文的教学要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我觉得华东师范大学吴玉茹教授的一句话给予了我们最好的引领。她是这样说的:"学一篇童话要记住一个故事;学一篇童话要明白一个道理;学一篇童话要学会一些表演方式、方法;学一篇童话要积累一些字词句。"要教好一类课文,除了对目标教材的把握,  相似文献   

16.
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什么是兴趣呢?"兴趣就是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驱力。是我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而《化学课程标准》中则有这样的表述:"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基于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化学教学中如能让学生爱上化学,那这就是最好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课堂回放《让想象的翅膀重新飞翔》教学实录师:上次作文课,我们以"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突然听到敲门声"为开头,编了一个精彩的故事,学习了如何把故事写得曲折。课前,我印发了习作《杀手》,请大家谈谈读后感吧。生:我读不懂。这个人为什么要杀那个女人?那个女人和他是什么关系?小说结尾为什么又突然莫名其妙地冒出一个人说了一句"游戏  相似文献   

18.
游敏 《语文知识》2015,(4):58-60
高中小说究竟应该教什么,从哪儿教起,怎么教才好?我想,小说就是讲故事,何不把小说当故事教学?何不用故事教学唤醒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再引导学生有兴趣地开展小说阅读之旅?而把小说当故事教学,要注意什么呢?一、故事如何处理故事教学究竟要怎么教?我想,首先要遵"路"而教。这个"路"就是《高中语文普通课程标准》。故事教学为什么要遵"路"而教?遵"路"而教,可以让故事教学少走弯路。教学《祝福》时,在内容选择上,我确定了故事与写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供一个真实典型的特例,瞄准"怎么教",搭建教学支架的必要性;瞄准"为什么教",认识写作自身的意义;瞄准"教了会怎么样",发现写作快感的来源,从这三方面阐述儿童"体验式"写作教学的操作要义,提供教学操作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一 一次,笔者有幸被一家语文学术机构邀请观摩习作课.笔者听取了九节习作指导课,不管是老师们的课后反思还是专家评课,听到最多的一个词是"贴近儿童生活".这一点,看出我们的习作教学观念的一个重大改变,纠偏以往过度拔高"立意"的倾向,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符合新课程提出的"儿童作文要贴近生活现实".然而,听完指导课,笔者有意再查阅儿童的课后习作,一些话如鲠在喉,有不吐不快之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