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西方英文媒体的“9·11事件”十周年报道进行内容分析,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阐释其“纪念”与“反思”的核心新闻框架及各种次级议题,并对比十年来“9·11事件”报道框架的演变,分析框架变化背后与和平背道而驰的“脱轨”叙事特征,揭示新闻生产与文化霸权之间的互动关系,并探讨新霸权的文化中心主义实质.  相似文献   

2.
吴坤 《现代传播》2002,(6):30-32
“9·11”事件石破天惊 ,阿富汗战争硝烟弥漫。如果说 ,重大事件和战争为媒体创造了机遇 ,那么刚刚经历由娱乐咨询化到新闻资讯化重新定位的凤凰卫视 ,利用其特殊的地位 ,独特的立场 ,抓住机遇 ,获得了可观的传播利润。无论是对“9·11”事件的现场直播 ,还是深入阿富汗战地采访 ,其全面深入的报道在业界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探讨凤凰卫视的报道 ,有助于探索媒体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传播轨迹。  相似文献   

3.
美国媒体批评布什政府,利用“9·11”事件的悲剧,实现了新保守派右翼分子期盼已久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各媒体从业者迅速总结应对紧急事件的经验并成书, 《媒体应对紧急事件手册》一书已于近日出版发行。据悉,很多高校新闻专业教授已将此书列为新闻专业学生的必读教材,这里摘译的仅是其中几篇的片段。阅读全书,除了能让我们感受到美国媒体“新闻产品”的生产流程特色,还能引发我们的思考:如何进行新闻教育?把这些处于操作层面的“经验总结”当作新闻学教科书,美国的新闻教育是在“生产职业新闻人”。反观我国,为什么新闻专业学生毕业后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逐渐进入角色?为什么我们常常会有“新闻无学”的感叹?陈旧的新闻学教育思想难辞其咎。  相似文献   

5.
李凌 《记者摇篮》2007,(6):72-73
随着电视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技术、卫星新闻采集技术的大量应用,电视直播技术越来越成熟,现场直播已经成为电视媒体报道新闻事件最快捷的手段,也成为了电视媒体提高新闻节目竞争力的重要报道形式。收看过“9·11”事件电视直播的观众一定难忘  相似文献   

6.
在媒体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下,如今的新闻报道打破了固有的结构,一种体现全球观的“全球新闻”风格由此而生。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葬礼的报道为例,通过内容分析法对比中英新闻报道中关于“全球新闻”的体现,以及它们的相同点和差异性。对比发现,中英新闻媒体分别在不同程度上显示出了符合“全球新闻”模型的全球化角度与结构框架。然而,由于对空间、权力和身份等复杂关系的呈现不够深入,新闻媒体对全球化发展是否能起到促进作用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7.
克林顿一家永远是美国媒体追逐的对象,美国人需要这个雄心勃勃、关系错综复杂的前第一家庭,因为它代表了“9·11事件”以前美国和平繁荣的岁月,并可使他们多少忘却一下恐怖袭击带给生活的沉重感  相似文献   

8.
张敏 《青年记者》2016,(23):27-28
以微信、微博等为代表的自媒体的快速发展,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冲击.自媒体信息传播速度快与周期短的优势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传统媒体会被自媒体取代吗? 什么是自媒体 2002年,美国学者丹·吉尔莫提出了自媒体(We Media,也译作“公民媒体)的概念.2003年7月,美国学者肖恩·鲍曼和克里斯·威尔斯发布了专题报告《自媒体:大众将如何塑造未来的新闻和信息》,提出:“自媒体是大众借助数字化、信息技术,与全球信息及知识系统连接后展现出来的大众如何提供、分享他们自身的信息、新闻的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9.
黄晖 《新闻传播》2009,(9):96-96
全球化是当今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新闻娱乐化(Infotainment)”则成为近些年全球媒体融合发展的典型表现。然而我国一些媒体在市场化和全球化的驱赶下,盲目的走上了畸形发展的“新闻娱乐化”道路。这样的“新闻娱乐化”不仅不能满足受众的真正需求。而且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长此以往,我国独特的本土化的媒体市场将荡然无存,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将丧失。  相似文献   

10.
名刊要览     
如何保证“9·11”不再发生 自9·11之后,愤怒的美国公众在想将恐怖分子绳之以法的同时,也迫切想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成为被袭的目标,而这就促使美国外交战略发生相应变化,以保证此类事件永不发生。由于布什政府国家安全战略的地域限制,美国必须和全球范围内的主要政治势力建立合作关系,以保证全球反恐战争的进行。  相似文献   

11.
作为当今世界新闻场域中颇受瞩目的职业荣誉体系,普利策奖被誉为“新闻业的奥斯卡奖”.①目前其新闻奖项有14个门类,包括两个摄影奖项——专题摄影奖和突发新闻摄影奖.与“荷赛”等新闻摄影奖不同,普利策奖参评作品必须发表于当年的美国媒体.因此,尽管普利策摄影奖在世界范围享有极高声誉,却常被诟病为带有强势的“美国视角”.有学者对1942年至2002年的普利策奖获奖影像做过内容分析,得到的结论是:正面报道比例低,且多数拍摄于美国本土,国际新闻影像有近七成反映战争军事题材.该学者对普利策奖提出质疑,认为它是出于某种“美国兴趣”,即美国特有的社会文化属性和价值取向评选影像.②一般而言,国际新闻的影响因素包括该国的GDP、人口数、贸易相关性等,在对《纽约时报》等媒体的研究中却并发现,除GDP和人口数外,影响美国媒体报道一则国际新闻的另一重要变量为该国是否是美国的军事部署地,其相关度在9·11事件后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2.
早在9·11 事件发生之后不久,美国就发布了一份20人左右的基地恐怖嫌疑人的通缉名单。但在9·11 事件发生3 周年后,仍有多名恐怖分子逍遥法外。 1. 奥萨马·本·拉登(Osama Bin Laden):沙特人 “基地”组织的创立者,9·11恐怖袭击事件以及其他针对美国利益的袭击事件的幕后主  相似文献   

13.
“这一天,全世界所有报纸的头版只做了一篇报道。” 这是一位国际资深媒体人对美国“9·11”事件后,全球媒体报道反应的评价。同样的一幕,也在2003年12月15日——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被捕的第二天重演。 据笔者对当天93家国际报纸和54家国内报纸的分析,以萨达姆被捕作为头版“控股新闻”(即占版面大部分)的,约占98%,只有少数几家报纸头版没有报道或作淡化报道——同质化到如此地步,即使在新闻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仍然十分罕见。但正因为如此,境内外媒体对萨氏被捕这一消息作近乎雷同的新闻处理,在某种程度上恰好也为我们提供了有关国际新闻报道趋势分析的最佳样本:国际新闻报道愈演愈烈的“娱乐化”潮流。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初以来,全球化浪潮带来的新危机问题逐渐显现。2001年美国“9·11”恐怖主义袭击事件、欧洲疯牛病;2003年中国“非典”;2004年印度洋海啸;2008年中国南方冰雪灾害、“5·12”汶川大地震;2009年墨西哥甲型H1Nl病毒;2011年日本海啸,  相似文献   

15.
眼下新闻理论界对单一的时事报道和本地新闻报道的方法论探讨得较多,而在两者如何更好地结合上研究得较少。2001年以来,作为地处浙西山区的地市晚报——衢州晚报,抓住了北京申奥、菲律宾人质事件、中国足球队冲击世界杯、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和中国加入 WTO 等一系列国内外焦点、热点新闻,通过整体策划和对新闻资源的整合,使之有效地本地化,并形成舆论强势,强化了引导舆论的力度,很好地体现了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6.
黄瑞 《当代传播》2003,(1):49-51
本文将美国新闻事业置于跨国、跨媒体强势集团不断整合的历史背景下考虑,并结合相关典型事件与案例,剖析市场霸权和商业利益对美国新闻媒体造成的巨大冲击,以及今后可能产生的影响.商业驱动操纵全球新闻界正在成为一种潮流,每一个新闻学者和有责任心的媒体人士都应该对此予以关注和反思.  相似文献   

17.
王敏 《现代传播》2023,(12):10-19
尽管同样遭受全球化和互联网冲击,中国并没有出现西方地方新闻业衰落而导致的“新闻荒漠”,反而构建起了空前繁荣的地方性新闻渠道。但一个悖论现象是,许多地方媒体不同程度选择了“去地方化”的内容生产策略,形成追逐全国范围内热点新闻事件的“远程报道”常规,以及高度同质化的发展路径。省级媒体客户端“S新闻”作为田野个案,聚焦于“去地方化”如何成为都市类媒体融合转型的一种合法性机制,进而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本立足于地方的新闻生产路径。随着融合的“进阶”,地方媒体新闻生产陷入“漂浮的地方性”与“脆弱的全国性”的双重困境,使得“再地方化”成为媒体重构合法性身份和专业价值规范的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18.
李辉 《今传媒》2005,(11X):51-51
随着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与大众文化的崛起,我们的媒体现今正沿着“新闻八卦化”和“八卦新闻化”的道路大步前进。在商品经济冲击下,有些媒体为了抓住读者的眼球,无关社会大众利益的事件侵占了大部分新闻版面,八卦事件一再成为新闻焦点,而新闻自身的品质已不再重要。  相似文献   

19.
“9·11”事件爆发之后,我们发现,一系列恐怖屠杀、血腥事件竟成为某些狭隘民族主义者和媒体的狂欢时刻。高涨的娱乐指数像兴奋剂一样,瓦解了媒体最后的伦理操守  相似文献   

20.
西方媒体,尤其是美国新闻是自由的吗?震惊全球的美国“9·11”事件,以及围绕这起事件发生在美国的一系列新闻事件就足够引起我们的反思。美国之音电台台长为新闻自由被撤职“9·11”事件之后,正当美国人愤怒不已的时候,塔利班最高领导人奥马尔说,塔利班不会交出本·拉登,还说“9·11”恐怖袭击事件是美国自己种下的苦果,美国应该停止不断扩张其帝国的行为。奥马尔的讲话录音到了美国,美国之音决定播出,这时,美国官方立即出面制止。美国国务院9月24日表示:政府禁止“美国之音”播放塔利班最高领导人奥马尔讲话的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