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历代文人对李白诗风的评价看,“飘逸”之美最为贴切。李白诗歌的飘逸之美有三大要素:超凡脱俗的精神品格;李白式极奇极幻的艺术思维;自然洒脱、纵逸天成的诗性语言。  相似文献   

2.
梁丽婷 《文教资料》2011,(36):82-84
在对李白诗歌的研究中.“豪放飘逸”几乎成为其代名词。本文则用“日神精神”、“酒神精神”说对李白的诗歌做一些分析。李白的诗歌交织着日神精神的“梦”与酒神精神的“醉”,有着永恒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用“飘逸”来定位李白诗歌艺术风格既不到位又不够味。李白诗歌艺术风格是崇尚美,他崇高地感性显现了他的崇高理念,从而构筑了一座崇高美的巍巍艺术高峰。  相似文献   

4.
清代文论家刘熙载在《艺概·诗概》里,曾用一个“飞”字来概括李白诗的特征。的确,李白诗歌具有一种飞动飘逸之美,这从他的许多情采飞扬、气势磅礴的诗作中可以体现出来。不管是瀑布流泉,还是山花草鸟,不管是玉笛声声,还是梦魂阵阵,都可以飘举飞扬,都可以一“飞”惊人,而且正是通过这些灵动飞舞的意象,李白诗歌高扬自由意念、舒展生命豪情的精神才得以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5.
学道求仙、服食炼丹几乎贯穿了李白一生。李白曾两受道箓,成为道教徒。那么,道教信仰与其诗歌创作以及诗歌风格的形成有着怎样的深层联系?从道境的玄远窈冥与“飘逸”的超迈精神、道境的超绝无限与“飘逸”的洒脱韵度两个方面,可揭示李白超迈不羁的人格追求与以“清”为美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6.
邢平 《现代语文》2005,(3):26-27
李白诗歌的雄浑开阔、意气风发、壮思逸飞、浪漫飘逸,一直被认为是盛唐精神的文学再现,李白是盛唐诗坛合唱队的领唱者。他的诗歌是“盛唐时代的最强音”,盛唐国力强盛,必发雄壮之音,当时文人士子因时代之昂扬向上精神,跃跃欲试,企图一展“经邦济国”之雄志。李白青年时代即怀有“吕尚、贾谊”之志,国师自视,孤芳自赏,高洁自诩,  相似文献   

7.
用“飘逸”来定位李白诗歌艺术风格既不到位又不够味。李白诗歌艺术风格是崇高美 ,他崇高地感性显现了他的崇高理念 ,从而构筑了一座崇高美的巍巍艺术高峰。  相似文献   

8.
李白,盛唐浪漫主义诗人,他追求理想,追求自由,热爱祖国,批判黑暗,蔑视权贵,使他的诗歌表现出了强烈叛逆精神,他还以自己天才的艺术创造力,形成飘逸、豪放、雄壮的艺术风格,使中国浪漫主义诗歌传统得到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9.
诗歌在中国出现五千多年了,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些古代的妙语佳作,对后人来说无异于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一枝枝明艳的奇葩,一笔笔宝贵的财富。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沉郁、苏轼的豪放、李清照的哀婉……在诗歌的长河中熠熠生辉。诗歌本身具有的语言韵律情感之美,是对学生进行审美熏陶的最好材料。中国古典诗歌如连绵群山,山中蕴藏了一道道“美的山谷”,让我们找到它的入口。  相似文献   

10.
李白的诗歌是盛唐精神的体现。绝句《望天门山》作为唐代山水名作,反映出李白独特的文化个性,也代表着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诗人以细致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表现了天门山的动态、雄奇之美,寄寓了主体崇尚自然的性情和炽热的人间情怀。对山水的痴迷、游览和刻画是李白一生精神活动与诗歌创作的共同特征。在诗中,自然被李白生命化、艺术化,具有了崇高美,展现了诗人的开阔胸襟与自由精神。  相似文献   

11.
在李白的诗歌中,有许多作品与长江有关。这些诗作风格多样,内容丰富,写于李白人生中的不同阶段。探究这些作品,我们会发现,李白的长江情怀,一是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关,二是宽广浩瀚、奔腾不息的长江与李白的洒脱浪漫、飘逸豪放的精神特征叠合。李白的长江诗歌作品不仅使原本豪放不羁的长江增添了一笔浪漫的色彩,也极大地丰富了李白诗歌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2.
李白:不停的跋涉者李白,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其诗风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李白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李白一生不以功名显,却高自期许,以布衣之身而藐视权贵,肆无忌惮地嘲笑  相似文献   

13.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繁盛时期。在这一时期,著名的诗人数不胜数,风格各异。后人给一些诗人赋予了一些有趣的雅号,现辑录如下。诗仙——李白李白(701—762)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想象奇特,色彩瑰丽,风格豪放飘逸,富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著名诗人贺知章初见李白,便叹为“谪仙人”,从此后人称李白为“诗仙”。诗圣——杜甫杜甫(712—  相似文献   

14.
诗仙李白以豪迈飘逸、洒脱奇特的诗风成就了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他善于运用夸张的数字转换事物和情感,使诗歌呈现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本文从李白及其诗歌概述出发,从三个视角分析李白诗歌中的数字夸张艺术。  相似文献   

15.
李白的月亮世界探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天才诗人,李白的月亮诗蕴藏着巨大的人格力量和深刻的哲理精神,完成了月亮由自然客体向人格的转变,使中国古代学中的月亮主题提升到一个新境界。在李白的月亮世界里,不仅有灵魂飘逸的物境,更有饱含了作人格意志的“我境”,物我之境的交融显示出独特的意境之美,而月亮世界里的李白则以其独特的浪漫性渗透这称我之境,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和光明的追求。  相似文献   

16.
以李白的歌行体诗篇为例,探究其诗歌“雄”“逸”的审美特征。“雄”的审美范畴主要是从李白歌行体的内容、句式、意象及营造的神仙境等进行分析,“逸”的审美范畴则从诗歌抒发的流畅自然和透彻真实等进行分析,并进一步阐释了李白诗歌“雄逸”之美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比较陶渊明、李白诗歌中飞鸟意象的形态及内涵差异入手、认识他们建构自由人生的不同情致,并蠡测由魏晋到盛唐文人士子实现人格独立的实际情形和嬗变过程,以及他们追求自由人生的思考。陶渊明诗歌中鸟意象不但有象征意义,而且表现了飞鸟意象在文学史上的发展和演变。李白不仅将飞鸟意象推上了一个高峰,还从整体意义上积淀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形成一种时代精神,是千百来人类追求个性的自由抒发,追求生命价值实现的集中反映。中华民族奋飞的精神,由魏晋到盛唐得到了很好的展现。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比较陶渊明、李白诗歌中飞鸟意象的形态及内涵差异入手、认识他们建构自由人生的不同情致,并蠡测由魏晋到盛唐文人士子实现人格独立的实际情形和嬗变过程,以及他们追求自由人生的思考.陶渊明诗歌中鸟意象不但有象征意义,而且表现了飞鸟意象在文学史上的发展和演变.李白不仅将飞鸟意象推上了一个高峰,还从整体意义上积淀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形成一种时代精神,是千百来人类追求个性的自由抒发,追求生命价值实现的集中反映.中华民族奋飞的精神,由魏晋到盛唐得到了很好的展现.  相似文献   

19.
张俊  孙超 《黄山学院学报》2005,7(2):102-105
李白诗境堪称古典诗歌意境的典型,它包孕着“天人合一”的哲学精神,具有“主客融一”的表现特征和“时空虚拟”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20.
“床”应为坐卧之具;“疑是”犹好象;“豪放飘逸”是李白诗歌的主导风格,此外还有“许多风格上是清新俊逸或简古质朴的作品”,平淡自然是《静夜思》的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