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博士生指导教师是博士生培养的关键力量,博导遴选是导师队伍建设的基础。以北京大学博导遴选改革为例,在分析其内生动力、外部因素以及实施成效的基础上,结合新形势下对博士生导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从完善导师评价和岗位调整机制、建立系统化的导师培训体系、促进多元化的导师指导模式、营造良好的导学氛围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博导固定资格制存在的问题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简称“博导”)的水平是影响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博导队伍的水平又取决于博导的遴选机制和遴选后的激励机制。这些方面,国内外大学都有自己相对成熟的规则。依据国情,中国有自己的办法。这种办法可称之为具有教授职称才能被审批为博士生导师的、永久性的固定资格制。当教师晋升为教授后,根据条件和名额,逐级审核、批准,即可获得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的资格。如果没有特别变故,招收博士研究生的权利就一直拥有下去,“博导”的资格将会伴随其直到退休。由于特有…  相似文献   

3.
据报道,武汉大学17名副教授日前被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遴选为博士生导师,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31岁。这是武大历史上第一批担任博导的副教授。在我国高校,一般只有正教授才能担任博导,普通人理解,博士生导师是比教授更高一级的荣誉和职称。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张民宪表示,博士生导师不是固定的职称或职务,而仅是高校教学科研中的一个重要岗位,只要符合遴选博士生指导教师的条件,都可以自由申报参加博导岗位评审。  相似文献   

4.
我国由于博士生教育历史不长,1995 年以后博士生导师的评审才由最初的国家统一评审改为由各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根据“按需增补”的原则自行审核。我校作为国家首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对自行审定、遴选招收培养博士生的指导教师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改革。本文介绍了我校自审博导改革的做法与取得的经验,分析了自审遴选博士生导师工作的成效,并对进一步改革博士生导师的审核办法提出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可以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使“博导”成为一种头衔的国家。人们一听“博导”便肃然起敬。在中国,“博导”已成为比教授还要“高级”的头衔。打开我们的报刊,往往在文章作者的职务一栏里赫然写着:教授、“博导”或主任医师、“博导”。本来,依据中国的学位规则,只有博士生指导教师(教师者本为指导者,指导教师在文法上是不通的,是画蛇添足,应该说博士生指导者或  相似文献   

6.
吉林大学“博导”选聘改革近日完成,45名“博导”在新一轮选聘中“下岗”——失去了招收下一届博士生的资格。“博导”是人们对博士生指导教师的习惯性简称。当前绝大多数高校中实行的“博导”选聘制度存在弊病,制约着学校的学科建设。由于以往对“博导”选聘制的改革一直停留在新聘“博导”的层面上,“约定俗成”的“博导”终身制被看作“雷区”未予触动,导致一些被聘  相似文献   

7.
李江涛 《教育》2011,(8):46
"博导",这个曾经被社会十分尊崇的称呼,在清华将仅仅意味着一个高校的普通工作岗位。清华大学近日决定全面取消博士生导师评聘制度,全校副高职称以上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教师,均具有博士生指导资格。这意味着,只要是副教授以上的教师都有资格成为博导。博导光环的黯淡意味着什么?这一举措是否会影响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8.
声音     
建立博导退出制度更重要清华大学有博导资格的老师将增加一倍。清华大学有关负责人透露,清华决定全面取消博导评聘制度,全体副高职称以上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教师均具有博士生指导资格。(据京报网报道)  相似文献   

9.
《中国教工》2008,(12):30-30
郑州大学从2008年的博士生招生计划中首先拿出5个指标,在全校范围公开遴选博导,允许有高水平科研项目的教授和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招收导资师全额资助制博士生,即导师须从科研经费中一次性支付所招博士生的四年学业奖学金和助研奖学金合计7.2万元。  相似文献   

10.
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创新是研究生教育的灵魂。如何保证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面临的重要问题。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涉及学术基础、物质条件、交流环境、经费支持等许多因素。其中,生源质量和导师质量是最具活力、最为能动的因素。要通过改进博士研究生选拔录取方式,使真正适于学术研究、具有创新潜质的人才进入博士研究生队伍。通过改进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的遴选机制,使真正适于学生发展、具有指导素养的教师进入“博导”队伍。抓好生源质量和导师队伍建设,同时优化环境条件,就能使培养质量稳步提高。本…  相似文献   

11.
据《北京晨报》报道,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仰麟教授13日介绍,目前北大取消了"博导固定资格制",实行以教师申请和学生选报为基础的"不定资格制"。也就是说,只要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讲师也能当博导"。  相似文献   

12.
据7月10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从明年起,北京大学将在部分院系进行试点,实行不固定博导资格制,如果博导所带博士连续几年不能正常毕业,学校将取消其博导资格。与此同时,北大将进一步放宽博导参评资格,副教授、讲师也可以申请任博士生导师。长期以来,在我国高校和其他研究生培养单位,只有教授(研究员)才有资格担任博士生导师,“博导”这个头衔也因此变成了荣誉的象征。放宽博导参评资格,允许副教授、讲师  相似文献   

13.
在基本由大学教师(他们更习惯被称为教授、博导、文学评论家什么的)掌握文坛话语权的当下,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师却少有发声,成了"沉默的大多数".而缺乏参与又使大家对当代文学多有隔膜,"不识庐山真面目".  相似文献   

14.
复旦大学今年开始了博导遴选制度改革试点 ,在日前举行的博士生导师评审中 ,8名提出申请的副教授中有 4名被破格评为博导 ,而一些知名教授则因为社会事务太多 ,无暇顾及学生培养而在评审中落选。按照此次改革措施 ,在一些试点院系 ,教授和副教授都可以自由申报参加博士生导师岗位评审 ,但副教授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年龄在 45岁以下 ,并且已获得博士学位 ;至少正在主持重要的国家级研究项目 ;至少完整地较好指导过一届硕士生。据复旦大学学位办吴宏翔主任介绍 ,此次被破格选上博士生导师岗位的 4名副教授有一个共同特点 ,那就是基本上都是上世…  相似文献   

15.
马扬 《教育》2006,(1):35-39
吉林大学45名博士生导师落聘“下岗”,无论在教育界,还是在大众百姓中,都可谓是个不小的新闻。我们不仅为其改革成功叫好,亦为吉林大学现任领导“勇破雷区”的精神叫好。在这里,也非常感谢我们的记者用通俗的笔法,深刻而立体地报道吉林大学这次成功改革,为读者展示我国高校改革鲜活的一页。事实上,吉林大学这次改革不仅让一些不称职博导“下岗”,也让一些成绩突出的年轻人有机会早早地走上了博导舞台。在这次新聘任的209名博导中,有不少是中青年教师,甚至出现了年仅三十的年轻面孔。我国自实行学位制度以来,高校一直实行博士生导师选聘制度。由于博导是在教授的基础上选聘的,很多单位为表示尊重,也给予了博导高于教授的特别待遇,这样就使其在事实上形成了在教授之上的又一个层次。久而久之,博导除了代表一个人在学术上的造诣外,更形成了一种很高的荣誉。而且博导的桂冠一旦戴上,就形成了事实上的终身制。博导终身制,不仅给高校发展带来了一些问题,同时给高校学科建设和学术水平的提高带来了一定阻碍。吉林大学全校原有近千名博士生导师,而本次选聘中最后被聘用的博士生指导教师只有737人。这一打破博导终身制的改革,在全国高校中还极为罕见。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从来没有一所大学有着如此庞大的规模——从2000年6月至今,六所院校合并后的吉林大学,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等12大学科门类,有本科专业128个、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2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4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9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7个,数以万计的学生在这里完成人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读完本科、研究生学业,从吉林大学走向社会。因此,吉林大学在博导选聘问题上的这个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开创先河的作用。这是一次勇敢的破冰之旅。当然,吉林大学的改革是成功。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我国学位制度的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吉林大学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我们预祝这场改革越走越远,顺利到达美妙的彼岸。  相似文献   

16.
教育部组织开展了实验教学精品课遴选活动,在实际操作中,遴选存在一些问题,如评选标准细化不够,区县组织部门和教师对文件理解不透彻,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实验教学精品课的遴选质量,也制约了实验教学的发展。根据对重庆市中小学实验教学精品课遴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其他教师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在第26个教师节前夕,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评选揭晓,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魏钧教授获得北京市师德标兵称号。提起这位年轻的教授、博导、系主任,经济管理学院的教师、学生,个个都会竖起大拇指。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推动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队伍,以适应科教兴国战略需要,教育部最近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教师教育优秀课程资源建设工作。首先,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教师教育优秀课程资源征集、遴选、推荐工作。继2003年和2004年开展征集、遴选、推荐工作之后,今年教育部又下发通知开展新一轮征集、遴选、推荐工作。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日前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受教育部委托,就教师教育优秀课程资源征集问题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主管部门和部属高校、直属单位发出“补充通知”,要求认真组织省…  相似文献   

19.
资讯     
2010年半数高考状元出自教师家庭中国社科院博导王极盛曾对考入清华、北大的400多名省(市、区)高考头名调查研究发现,在学校教育的同时,每个成功孩子的背后无一例外得益于从小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推动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队伍,教育部最近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教师教育优秀课程资源建设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新一轮教师教育优秀课程资源征集、遴选、推荐工作。今年的教师教育优秀课程资源征集、遴选、推荐工作有四个特点。一是加强初评初审工作。除了各省完成省级初评初审工作外,部属各高校和直属单位在直接向专家委员会报送申报资源材料之前,要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