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职场上,人们都有这样一种错误认识,那就是只有老板比员工更积极,因为那是他自己的事业,而员工只不过是打工的.这种错误认识使得很多员工不能像老板一样积极地为公司着想.  相似文献   

2.
宿春礼 《出版经济》2006,(10):62-63
忠诚是一种职业生存方式.如果你选择了为某一个公司工作,它能付给你薪水,那就真诚地、负责地为它干吧. 对老板而言,公司的生存和发展也需要员工的忠诚. 现在的公司已经完全不同于原来的工厂,许多公司都是老板辛苦创办的,老板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目的就是赚钱,同时也承担着难以收回投资甚至破产的风险.但是,老板的利润是由员工创造的,老板只有先支付员工的工资、保险和奖金,才能获得剩余利润.为了自己的利益,每个老板都会尽可能留用那些对公司忠诚的员工.这是因为:即使老板不在,他们也一样努力工作,为公司服务,把公司作为自己施展才华的平台.  相似文献   

3.
新的观念将挑战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工作伙伴不必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出现,老板见不到员工,员工也可能不必8小时为公司卖命。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可以在家里上班,不必打卡、不必塞车、也不必看老板的脸色生活,那该有多好!  相似文献   

4.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企业的企业文化本质上就是一个“CEO文化”,通俗来讲就是“老板文化”。一个企业,老板的习性是什么样的,员工们的习性就会是什么样的,老板的风格是什么样的,这家公司的形象就是什么样的,当然也有不合流的,那结果自然是迟早打包走人。这种“企业文化”不独是中国的特点,也是几乎整个亚洲企业共有的企业特点。  相似文献   

5.
《信息系统工程》2004,(4):59-59
帐房先生,在一般人眼里肯定是一个滴水不漏,一毛不拔的铁公鸡。企业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才。在小企业里面.财务人员的地位非同小可.他是可以与老板同进同出的员工。  相似文献   

6.
言论     
《档案管理》2006,(6):85-86
人若有100岁的境界,80岁的胸怀,60岁的智慧,40岁的意志,20岁的激情,加上两三岁的童心,该有多好啊!——理想人生智者受到赞美时,字字反思;愚者受到批评时,句句反驳。——思考的角度不同我承认我犯了一个错误,你的工作做得很好,你的意见是什么,请,非常感谢,咱们。——人际关系中看似不起眼的6个用语好老板遇上好员工就会变坏;坏员工遇上坏老板就会变乖;好老板遇上坏员工就会发疯;坏老板遇上好员工就会发财。——朱德庸总结上班族与老板之间的四种不同搭配及结果户外运动、手写书信、情人节的真玫瑰、荷塘月色、乘凉和取暖、相思病、好好吃顿饭…  相似文献   

7.
老板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呢?很现实,所以简单。你能干,就有好待遇,能干多少,就有多少收入,双方都很清楚。谄媚老板或打小报告通常是没用的,因为老板最会权衡,谁能给他带来最大效益,这是他评价取舍员工的惟一标准。员工之间可能有经济利益引发的冲突,但少有因“身份地位”差异带来的内耗。“私营”的报刊发行基本不靠邮局征订,而是走送摊,出刊时有不正常,几时印好几时拿去卖,刊社也经常搬迁,哪里房租便宜就去哪里,几乎没有读者来信,其他服务更是谈不上,广告档次和真实性都偏低,员工流动性很大……  相似文献   

8.
在一家知名的大公司里,营销部的主管被提升后,这一主管的职位就空出来了。老板就让原来的主管从市场部的营销人员中,推荐出一名适合做主管的人才来。结果,这名老主管却推荐了两名员工,他对老板说:我觉得他们两个都是优秀的,至于谁更合适,希望总经理考察后再决定。  相似文献   

9.
2006年12月27日,江苏教育出版社前总编辑吴为公先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然而,他那无私磊落和仁者风范,他那诚实品格和慈祥情怀,他那创业精神和不凡业绩,却永远地留在了人们尤其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员工的心中。  相似文献   

10.
员工的跳槽已经是每一个企业必须面临的问题,也是让老板们分外头痛的问题,更是大家都深感困惑的问题。我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遇到的这个企业试用我所创立的五字真言人力资源管理法的过程也许对大家有所启示。可是老板出于自身的考虑,不希望将其名公诸于众。我们隐去其名,姑且称之为H公司,Y老板了。H公司成立于1996年,是个不大不小,不老不少的企业了。Y老板也是40多岁,风华正茂。  相似文献   

11.
PK年代     
莫莫所在的外贸公司私下被业界“美誉”为绞肉机:公司的中层每人都像X战警时刻准备冲锋陷阵,员工24小时开机等待魔鬼老板随时PK。为此,莫莫的口头禅就是学广告语深沉地说:PK,无所不在。  相似文献   

12.
许锋  大汉 《出版参考》2008,(12):42-42
按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之一,老板就是“私营工商业的财产所有者;掌柜的。”那“掌柜的”又是什么意思呢?“旧时称商店老板或负责管理商店的人。”——其实谁不知道老板?  相似文献   

13.
1995年笔者在法国走访了巴黎著名的中文书店——庆丰书店,该店老板是一位华侨,名叫潘立辉。他的书店是巴黎仅有的两家中文书店之一。这个书店除了专卖中文书刊外,每年还能出版近30种图书。然而该店的员工,包括老板本人在内也就5个人!雇员中没有一个专职编辑。  相似文献   

14.
祁建 《传媒》2005,(8):24-27
美国微软公司的老板比尔·盖茨总是这样告诫他的员工:"我们离破产仅剩半年时间."如此让员工警醒,是把"危机感"在员工的头脑中深深扎根.北京的报业要改革、要发展,首先需要建立这种危机意识.中国不太长的改革发展史已充分证明,市场充满竞争,竞争造就机遇,机遇萌发生机.  相似文献   

15.
读者来信     
宣泄民族情绪会掩盖真问题三菱东京日联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一名日方科长打了中方员工小徐一耳光,该银行50余员工停下工作向日方老板讨要说法。此事在网上引发了一片愤怒的声讨。  相似文献   

16.
出版界有一种错误认识,认为“校对可有可无”。正是这种错误认识,导致不少出版社撤销了校对科室。因此,重新认识校对在出版系统运作中的价值,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1.校对的明显价值在于它的中介作用。校对工作是一种中介性工作,即在作者、编辑与读者之间起中介作用。这个作用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列宁说过:“一切都是经过中介,连成一体,通过过渡而联系的。”校对的中介工作是一种独特的  相似文献   

17.
“满大街都是急得四处借钱的老板,有钱的却都不敢借。鄂尔多斯到了该引导地下游资阳光化的时候了”2009年4月11日,“地下钱庄”老板万永年辞退了最后一名员工,这天,他接到两个电话,对方的声音近乎哀求,想和他把生意谈成,但万永年下决心不干了。  相似文献   

18.
压岁钿趣谈     
压岁钱又称利是封,俗称红包.孩子们盼过年,压岁钱是最大的诱惑. 传统压岁钱是由长辈派给小辈、东家派给下人、老板派给员工(相当现今年底分红)的.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继《双响炮》、《涩女郎》、《醋溜族》之后,近日,台湾漫画家朱德庸又推出新作——《关于上班这件事》。该书的创作源于朱德庸对上班提出的质疑:天上飞的、水里游的、草原上跑的动物,只有人类最不自由,每天的黄金时间是上班,一生的黄金时间也是上班。他开始以漫画的眼光观察世界,为公室里的员工老板关系进行幽默侧写。在书中,老板的无理要求与唯利是图被极度放大,而每天8小时以上紧绷的上班生活,员工多以打混来应付。因此,整个上班时间员工都处于“脑死”状态。朱德庸还一度将此书定名为《脑死族》。也许漫画比较夸张,朱德庸主要想以…  相似文献   

20.
脑筋急转弯     
1.一位衣着华丽的女顾客看中了珠宝商店里的一只钻石戒指,与店老板讨价还价后,讲好价钱是8000元。女顾客拿出一张10000元的钞票,珠宝店老板为了找钱,拿了这张钞票向隔壁的杂货店兑换成零钱,然后把2000元余钱找给顾客。过了一会儿,杂货店老板发现那张钞票是假的,而顾客又早已拿了钻石戒指走了。出于无奈,珠宝店老板只得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