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老秃顶子植被垂直分布形成的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集科研教学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教学基地。该区的中山植被垂直分布带谱具有明显性、典型性、完整性,在我国是少见的。它的植被特点复杂多样,是长白植物区系与华北植物区系的过渡地带。老秃顶子主峰海拔1367.3m,亦有专家认为,在这样高度上是不可能形成植被垂直分布带谱的。但是,在现实上由于受海洋性气候和森林高差的影响,气候具有"两低二大"的特点,其雨量充沛,形成特殊小气候区。在这种特定的生态环境中,蕴育了森林植被的多样性,自然呈现出中山植被垂直分布带谱的特点。这对研究中山植被垂直分布带谱的成因规律,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温度和相对湿度对气溶胶质量浓度分布的影响。即,温度影响空气对流和气溶胶粒子的布朗运动,进而影响气溶胶的垂直分布,使其质量浓度的改变满足负指数规律变化;相对湿度与气溶胶质量浓度是正相关的关系。根据分析,提出了一个气溶胶质量浓度温湿度修正反演模型,并通过实验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很好的反映温湿度对气溶胶质量浓度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大海林林区位于张广才岭的东北坡,属长白山植物区系。该地区的地形变化较为复杂,西南高、东北低,平均海拔在300~1650m区间。随着海拔由高到低,植物生长所需的太阳辐射、热量、水分、土壤等条件随之变化,形成了生态特征不尽相同的分布规律。见下表:1亚高山疏林矮林带地处张广才岭的大海林林区,海拔在1000m以上的中山很多,如大顶子、二顶子等等,该林带零星地分布在这些山的峰顶。其地域特点是风力较强,空气潮湿,土壤瘠薄,属于高寒棕毡土及石质土。在这种生境条件下树木难以生长,因此树种组成单一,主要有岳桦、偃松,林下灌木主要有刺玫蔷薇,草…  相似文献   

4.
贵州威宁短柱茶资源现状及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威宁短柱茶(Camellia saluenensis Stapf.)是我国唯一初纳入油茶生产的高海拔山茶属物种,1977年由贵州农学院李永康等人发现和开发。威宁短柱茶主要分布在以威宁为中心的乌蒙山区温凉气候区,它具有抗寒、抗旱、耐瘠薄、早熟、果皮与种壳薄、以及出仁率与出油率高、油质好等优良特性和经济性状,是高寒山区发展木本油料生产颇具前途的树种。  相似文献   

5.
对香溪河流域地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群落梯度上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较好地反映了不同植物群落类型在物种组成方面的差异。灌木层物种丰富度指数明显高于乔木层,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小于灌木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的较大值出现在中等海拔区,较小值多分布在低海拔区和较高海拔区。物种均匀度指数J和E的较大值和较小值的分布范围各不相同。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在海拔上呈现出低海拔和中等海拔偏高,高海拔偏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近10年新疆不同程度盐渍化耕地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疆各地级行政区为研究单元,运用地统计学中的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土地利用动态度对新疆近10年不同程度盐渍化耕地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05年,新疆灌区盐渍化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32.07%;2014年,新疆灌区盐渍化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37.72%。研究期内,新疆盐渍化耕地面积有所增加,但多集中于新垦区,老灌区经过改良治理,盐渍化危害程度明显减弱,盐渍化耕地大都呈现稳定脱盐趋势。2)新疆各地区盐渍化耕地在结构上和数量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南疆的中度和重度盐渍化耕地比例高于北疆地区,是新疆盐渍化治理的重点区域;巴州和喀什盐渍化耕地面积占比超过50%,而乌鲁木齐和伊犁地区盐渍化耕地面积占比低于10%。3)新疆各地区盐渍化耕地变化活跃程度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除克拉玛依外,其余各地区综合动态度均为正值,其中,综合利用动态度高、盐渍化耕地面积快速增长的热点地区主要集中在南疆,包括克州、巴州和喀什地区。  相似文献   

7.
从云南省保山市野生羊肚菌的分布规律、生态环境和形态特征等方面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保山地区羊肚菌资源非常丰富,在不同海拔地区均有分布,春末夏初是主要生长季节,初秋时节也会发生,但产量较低;研究结果将为保山羊肚菌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石家庄市秋季可吸入颗粒物质量浓度垂直分布和粒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众径为0.2μm~1.0μm,比表面积为3536.2~4396.06 m2/kg,PM2.5/PM10高达71.28%~81.14%; 细小颗粒物累积百分含量随高度增加而增加,PM2.5和PM10累积分布随高度增加呈现出对数增加的规律;采样高度1.5m时中位径(D50)>1μm,大于1.5m时 D50均<1μm。不同高度降尘的比表面积为336.55~790.06m2/kg,PM2.5/PM10为19.46~22.47%,D50为9.66~13.78μm,D98在34.93~53.48μm之间。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研究、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不同海拔地区老年人体质差异进行比较,探讨其内部的特征及规律。研究发现,高海拔地区老年人的身高、体重、围度、皮褶厚度以及体重指数均低于低海拔地区的老年人,肺活量、血压和安静脉搏与低海拔地区老年人有显著性差异,且收缩压值明显好于低海拔地区老年人;但综合身体素质却不及低海拔地区的老年人。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两个不同海拔地区珠芽蓼抗氧化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较高海拔地区植物叶片内抗氧化系统,如紫外线吸收色素、抗坏血酸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抗坏血酸过氧化酶的活性,均比低海拔地区同种植物叶片高;而丙二醛(MDA)以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相对含量在较高海拔地区植物叶片内较高.两地珠芽蓼叶片内抗氧化系统的差异是植物经过长期形成的对不同地区环境的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西部垦区与农区耕地利用效益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利用效益与土地经营模式有密切关系。基于2006-2015年黑龙江省西部垦区与农区耕地利用有关数据,从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入手构建耕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算耕地利用效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划分耕地利用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耦合协调度等级,比较垦区与农区耕地利用效益差异。结果如下。1)研究期间,垦区耕地利用效益缓慢增加,农区耕地利用效益波动下滑。垦区及农区耕地利用经济和社会效益均高于生态效益。2)2015年,垦区耕地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综合效益均高于农区,生态效益低于农区。垦区及农区耕地利用经济-社会-生态效益间均处于拮抗耦合阶段。垦区耕地利用效益间基本协调,农区轻度失调。3)土地经营模式不同是两类地区耕地利用效益差异的重要原因。在耕地利用过程中,应探索土地经营模式并重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地学信息图谱理论,充分考虑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位置和空间行为特征,对土地利用变化图谱进行分析。以三江平原宝清县为例,通过1954年 、1976年 、1986年和2000年四期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叠加分析和编码技术生成三个时段土地利用变化图谱,对研究区三个时段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扩张、新生、收缩、消亡和复生的图谱过程及生态环境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整个时段耕地和城乡用地面积增加,草地和沼泽湿地面积减少,林地和水域除1954~1976年呈增加外,其他时段呈现减少的趋势。而且1954~1976年耕地以新生为主,新生速率为每年8.77%;1976~2000年耕地以扩张为主。湿地和草地以退缩为主。人类大规模的开垦活动导致沼泽湿地与草地退缩与消失,从而导致区域生态环境恶化与生物多样性减少,同时土地利用生态界面也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01-2015年的MODIS NDVI数据和同期气象数据,分别在年际和月际尺度上分析林地、草地、耕地和其他用地NDVI的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内蒙古地区的NDVI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差异,总体呈现由东到西递减的特征;2)内蒙古地区NDVI整体呈增长趋势,增长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耕地、草地、林地和其他用地;3)近15年中,内蒙古地区整体呈现降水增多的趋势,温度变化不明显;4)年际尺度上,降水对内蒙古地区NDVI年际变化起决定作用;5)月际尺度上,年内植被NDVI变化受降水和温度的共同影响,草地和耕地NDVI对降水和温度的响应均存在时滞效应,而林地和其他用地仅对温度的响应有一定的时滞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法,以国家体育总局2006年注册的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运动员与2005年国民体质监测的各省份成年组(20—39岁)的纵跳成绩为研究对象,对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运动员的区域分布与国民体质纵跳成绩的区域分布的特点进行统计,并对二者进行相关分析。认为:我国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运动员人数和国民体质纵跳成绩的分布均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目前只达到中度相关。建议依据二者的相关性,调整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运动员的选材范围。  相似文献   

15.
基于已发山洪灾害数据,首先探讨山洪灾害的空间分异规律;其次基于山洪灾害形成的地形、物源、水动力条件,选择相对高差、坡度、水系密度、地层岩性、多年平均24h降雨和距水系距离6大主因子,定量分析山洪灾害与各因子之间的数量和概率相关关系。基于ArcGIS将广东省划分为179 801个网格,按网格分别统计每个因子中山洪灾害的数量和发生概率。结果表明:广东省山洪灾害数量和灾害密度最大的流域为韩江流域;行政区划上,梅州市山洪灾害数量最多,而潮州市山洪灾害密度最高;相对高差、坡度、水系密度与山洪灾害发生概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可以用y=a1eb1x+a2eb2x模拟;地层岩性、多年平均24h降雨和距水系距离与山洪灾害发生概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可以用y=aebx模拟。研究成果可以为广东省山洪灾害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深居中国乌蒙山区的六枝梭嘎长角苗,原始、古朴、独特的文化习俗通过生态博物馆建设得到了有效的传承与保护。脆弱生态本底里,世居民族生产生活中形成的自然、社会、生命三个维度的生态美学价值,在长角苗活态的原生文化中充分彰显。文章以长角苗的文化色彩为研究载体,探寻蕴藏于生态、生存、身体中生命美学的价值韵意,实现民族文化科学传承。  相似文献   

17.
根据研究区域的人口、粮食单产水平、复种指数、粮播比等指标,基于分析耕地需求量和耕地供给量,根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确定2020年西双版纳州耕地和基本农田预测指标:2020年耕地保有量为17.89万公顷,基本农田面积为16.13万公顷。  相似文献   

18.
滑坡是造成尼泊尔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主要地质灾害。目前,遥感方法对滑坡信息的识别、提取和监测具有巨大的潜力。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平均不纯度减少算法,选用NDBI、MNDWI、NDVI和红波段4个参数对Landsat遥感数据进行滑坡信息的初提取,同时借助目视解译得到滑坡的精提取结果。采用数据格网的方法将研究区划分为0.05°×0.05°的滑坡格网,并在不同土地覆盖类型中,对滑坡与降雨和温度进行偏相关分析。研究表明:1)尼泊尔中部地区的滑坡主要分布在海拔1 000~2 500 m,坡度20°~40°的范围内;2)相比其他土地覆盖类型,林地中滑坡数目与降雨的偏相关系数为0.671 5,而在草地中滑坡数目与温度的偏相关性最强,其偏相关系数为0.436 1;3)研究区片麻岩、页岩分布广泛,加之地震、断裂带、人类活动的影响,破坏边坡的稳定性,极易造成滑坡灾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