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丛培仁 《辽宁教育》2001,(1):124-125
(比例尺这一教学内容,教师一直把比例尺概念、求比例尺、计算图上与实际距离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采用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的教法,达到会背、会算就算完成教学任务,忽视了学习这一内容的实际意义.调研中发现一位教师不仅较好地打下了比例尺的基础,更在实践能力上有所突破,体现了身边的数学、解决问题的数学“的本质,深受启发.)……  相似文献   

2.
丛培仁 《辽宁教育》2001,(2):124-125
(比例尺这一教学内容,教师一直把比例尺概念、求比例尺、计算图上与实际距离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采用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的教法,达到会背、会算就算完成教学任务,忽视了学习这一内容的实际意义.调研中发现一位教师不仅较好地打下了比例尺的基础,更在实践能力上有所突破,体现了身边的数学、解决问题的数学“的本质,深受启发.)……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浙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P55~58(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会根据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求比例尺,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感受数学,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金坚 《江西教育》2001,(7):104-105
“比例尺”是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人教版)第十册的内容,包括例4、例5、例6的三道例题。本课的重点是:理解比例尺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三者之间的关系,掌握求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的计算方法。而在对难点的确定上,有教师认为是“解答过程中的单位处理”,也有教师认为是“使学生理解用比例尺寸解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时,所设未知数的单位应与已知数的单位相同。”为什么这些教师会把单位的处理视作难点?直到听了他们的课后才弄明白。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科书第49页的例7。 教材及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比例尺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在此之前已经了解了比例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之间的关系,会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求出比例尺。本课教学任务是要求学生能根据比例尺求相应的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在应用过程中了解比例尺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使用教材: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2.使学生能根据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比例尺和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的方法。3.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点评:因为比例尺的意义是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依据;更重要的是它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很广泛。]教学难点: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引入课题1.教师出示中国地图,提问:去年国庆长假我们去了上海东方明珠塔观光旅游,非常愉快。海门到上海有120千米而…  相似文献   

7.
方法一:先让学生做个“脑筋急转弯”游戏:一只蚂蚁从上海一直爬到杭州,只用了1分钟,这是为什么?当学生回答:“蚂蚁是在地图上爬的,它所爬的路程是地图上上海到杭州的距离,并不是实际的距离”时,教师板书: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接着,教师说:“对呀!(出示地图)这幅地图上上海到杭州的距离只有几厘米,而实际上上海到杭州的距离有几百千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某两地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关系。”随后教师便板书课题:比例尺。这样用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引入课题,生动活泼,能把学生的思维自然地带入教学情境中。方法二:教师首先提出了这样一个有…  相似文献   

8.
“比例尺”是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 (人教版 )第十册 的内容,包括例 4、例 5、例 6三道例题。本课的重点是:理解比例尺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三者之间的关系,掌握求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的计算方法。而在对难点的确定上,有老师认为是“解答过程中的单位处理”,也有老师认为是“使学生理解用比例尺求解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时,所设未知数的单位应与已知数的单位相同。”为什么这些老师会把单位的处理视作难点 ?直到听了他们的课后才弄明白。   原来,他们对三道例题的讲解,基本上都是按照课本,连解题…  相似文献   

9.
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习教学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学习就会变得积极主动。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应用教学策略,引发学生的认知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良好学习氛围。 一、注重导入,引发兴趣如果教师在上课一开始便能扣住学生的心弦,激发起学生积极的情感。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在新课的导入设计上,我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根据小学生喜奇、喜趣、喜动、喜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进行设计教学,以求得“一石击起千层浪”的效果。例如“比例尺”的教学,我是这样引入新课的:上课开始,教师出示一幅江苏省的政区图,一边指导,一边讲述:“这是江苏省的政区图。从这张地图可以看出我省的位置和概貌。此外,利用这张地图上可以很快地说出任意两地之间的距离。你们想知道哪两地之间的距离呢?请几位同学出题考考老师。”学生出题后,教师利用直尺,在地图上量一量(边量边  相似文献   

10.
教材中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方法是: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设未知数列方程变形后得:实际距离 x=图上距离÷比例尺(见例2)图上距离 x=实际距离×比例尺(见例3)实际教学中,在讲清上述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我教给学生另一种更为简便的计算方法,教学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阅读各类地图,使学生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 通过绘图、计算、比较以及用地图设计线路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如会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两地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七册第五单元第6节“实际测量”中的“在地面上测量距离”。教材简析“实际测量”这部分内容是教材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里面的一节内容。这一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学习和掌握了一些平面图形的知识以及一些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来教学的。实际测量中包括:在地面上测量距离,步测和目测三方面内容。该文的教学设计只涉及“在地面上测量距离”这一方面。这一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卷尺、测绳和标杆等测量工具;理解两点(两地)间距离的含义;能利用卷尺或测绳测量较近的两点间的距离;能利…  相似文献   

13.
在"比例尺的应用"教学中,让学生用公式"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解决问题时,总有生搬硬套、不会灵活应用的感觉。通过重新整合教材,从比例尺概念的原始含义出发,用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关系直接解决问题,既有利于学生理解比例尺中的数量关系,又可以最大限度地简化解决问题的过程,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4.
刁悟 《辽宁教育》2005,(8):109-110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七册第五单元第6节“实际测量“中的“在地面上测量距离“.   教材简析 “实际测量“这部分内容是教材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里面的一节内容.这一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学习和掌握了一些平面图形的知识以及一些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来教学的.实际测量中包括:在地面上测量距离,步测和目测三方面内容.该文的教学设计只涉及“在地面上测量距离“这一方面.这一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卷尺、测绳和标杆等测量工具;理解两点(两地)间距离的含义;能利用卷尺或测绳测量较近的两点间的距离;能利用标杆测定较远的两点之间的直线,并沿直线利用卷尺或测绳测定出较远的两地距离.   ……  相似文献   

15.
一、《比例尺》的教材分析《比例尺》这堂课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知道了什么是比、比的名称、化简比以及长度单位间的化聚、倍数关系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比例尺不是一把真正意义上的尺子,却是一个日常生活中极其重要的工具。在这节课中有一个重要的目标是学生能看懂比例尺,理解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关系。二、设计前的困惑1.人们约定俗成地用比例尺来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关系。以往我们只是让学生先求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要求化成单位相同再写比,这样的比就是比例尺。表面上看,学生似乎已经知道了比例尺,…  相似文献   

16.
使用教材: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2.使学生能根据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比例尺和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的方法。3.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  相似文献   

17.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通过思维实现的,没有积极的思维、独立思考,也就没有深刻的理解。因此,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注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培养思维能力的前提学生心理都有渴望获得新知识的火种,只有教师的正确引导,才有可能点燃它,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变好奇心为求知欲,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小学生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当这种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时就可产生积极的思维。例如,教学“比例尺”时,先出示一张比例尺是1∶25000000的中国地图,问:你知道祖国的那些城市?学生由于新鲜感会兴奋地说出自己知道的城市。这时再提出“只要你说出两个城市,根据这幅地图的比例尺量出图上距离,我就能计算出这两个城市的实际距离。”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新课集锦一、明确学习目标导入法教师把该课时的教学内容“点”出来,让学生事先了解它,并集中注意力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例如在教学行程问题中“求两地距离”的问题前,教师指导学生复习速度、时间和距离三者的数量关系后,说明:刚才我们复习了行程问...  相似文献   

19.
方法一 先让学生做“脑筋急转弯”游戏:一只蚂蚁从上海一直爬到杭州,只用了1分钟,这是为什么?当学生回答“那只蚂蚁是在地图上爬。它爬的路程是地图上上海到杭州的距离,并不是实际的距离”时,教师可说:“(出示地图)我们今天就来研究某两地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关系。”随后板书课题“比例尺”。  相似文献   

20.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可以根据比例关系列出比例式求解,属比例的应用。所以,借助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引导学生尝试学习,让学生通过求比和解比例,把比和比例联系起来,由解比例转化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实现知识的同化,由此建构新的知识结构。一、强化旧知训练,引出新概念教学比例尺,可先让学生联系地图等想想,比例尺是什么、用在哪些地方,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先阅读教材,使学生知道图上距离和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的意义。结合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