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秀娟 《天津教育》2013,(13):107-107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会产生主动阅读的需求。因此,教师只有科学地指导阅读,有效地开展阅读{舌动,注重阅读延伸,才能使学生爱读、会读,读得积极主动,实现从“要我读”到“我要读”的目标,尽享阅读乐趣。  相似文献   

2.
在阅读中,作为读者,其实有两个“我”——“本我”和“境我”。“本我”是作品之外的那个“我”,是理智的,独立的,肩负着评述、批评的任务,它能说作品好与不好,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它是受理智驱使的,抽象思维占优势。而“境我”,是阅读时读者融人文学情景中的那个我,是读者的元神,它游走于作品创  相似文献   

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这样表述:“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这一全新的教学理念的提出,标志着“你讲我听”、“你授我记”、“你主动我被动”、  相似文献   

4.
一、他者的阅读:“欢喜指数”偏低 当下的儿童阅读,随着教师指导的精细化,越来越呈现出一种“他者化”的倾向,这就离真实的“我阅读”越来越远了,学生对于阅读的“欢喜指数”自然也就随之降低了。  相似文献   

5.
一、理论依据 (一)活动心理学“从动机走向目的(motive to obiective)”的规律 感悟式英语阅读教学依据“从动机走向目的”这一心理学规律,确定阅读对象,安排阅读训练步骤,把英语教学变成一项真正由动机支配的活动。阅读训练方法采取从“整体到局部”,从“内容到形式”,变、“要我读”为“我要读”。活动心理学“从动机走向目的”的规律,是英语阅读训练的主要策略,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秦海粟 《小学生》2010,(12):5-6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关系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而且直接影响到学生认知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发展。阅读教学不能为阅读而“阅读”,还要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说”,只有让学生大胆的“说”,才能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下面就我工作中的点滴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虽说跨入2001年已经一年多了,但是元旦前那段日子至今仍令我难以忘怀。《北京晚报》的消息吸引了我,“快速阅读法讲座”,快速阅读?太好了!要是学会快速阅读的方法,起到高效、简便、实用的作用,那该有多好啊!也许效果并不神奇,可它起码有益无害吧?此后连续7个星期天我都没休息,去听讲座。大礼堂座无虚席,有中学生、大学生,还有成年人和小朋友,连听带练,挺有趣的。老爸拍着我的肩膀感叹道:“好好学吧,有用的东西就该广泛接触,你的路还长着呢!”我这儿正“快速阅读”,老妈那儿又“着火”了。40多岁的人要在元旦前考Window…  相似文献   

8.
面对张强主编的“中国画学丛书”,我产生了这样的感受:(1)在我此前的阅读中,“中国画”的概念差不多是我接受系统中最彻头彻尾的概念,而现在摆在我面前的七部书却是“中国画学丛书”,正是其中的一个“学”字,完全改变了我对中国画的整个记忆和全部印象;(2)这次出版的七部书中,有五部书是张强自的,这让我深感震惊。不管具体写作情景如何,它给我的阅读所带来的震撼都是持续不断的。因而,我将“中国画学丛书”的阅读提到自己2005年的第一阅读计划和关注视界之中。  相似文献   

9.
汪秀珍 《学语文》2008,(1):28-28
“阅读”,顾名思义,当然要在“读”上做文章。我认为,首先要抓好“诵读”,然后要抓好“精读”。“诵渎”和“精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郑丽辉 《福建教育》2005,(7A):13-13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课改已经三年,一个学习化的校园正在形成。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浓郁的“书香”里,我不断成长。阅读,成为我成长的源泉。“给学生一杯水,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还应是源源不断的江河。”只有具备渊博的学识,教师才能以自己的儒雅、神韵、气质、魅力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吸引学生。学校为鼓励教师阅读,开辟了“教师阅读通道”:订阅各种教育报刊,  相似文献   

11.
语课堂教学的阅读主体角色地位的确立,应完成“要我阅读为我要阅读”的转换。  相似文献   

12.
马静 《宣武教育》2007,(7):41-42
“阅读欣赏课”是我校在课程改革中根据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设立的一门新型的语文活动课。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选择阅读材料,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保障学生阅读时间。在大量阅读中,使其汲取语文营养,丰富知识,开发智力,吸收信息,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并为今后大量阅读打下基础。在我校“文化育人”的大教育理念的统领下,我对“阅读欣赏课”阅读材料的自行开发有一些浅显的体会,摸索了三条选材的有效途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一、拟定2006年12月号本刊的互动话题:我与阅读话题要求:阅读是生活的需要,人的一生与阅读结下了不解之缘。谈起阅读,我们一定有说不完的话语。由于话题的限制,撰写时可讲述“我”与“阅读”有关的故事;可联系自己的经历,写出“我”对“阅读”的认识和感受;也可围绕“我与阅读”,别出心裁地自由发挥。  相似文献   

14.
德国哲学家尼采在《我为何如此聪明》一中说:“我要让别人的思想偷偷越过壁垒——这就叫阅读……”阅读是超越自我、认识自然、融入社会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途径。要有效地认识世界,就要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效率是阅读质量的重要标志。阅读技能是影响阅读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要优化阅读,就离不开阅读技能的培养。语作为工具性和人性的统一体,应当教会学生阅读方法、培养阅读技能、研究阅读策略,引导学生展开充满思维张力的悟意审美,从茫然的“印象阅读”过渡到自由的高效阅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李淑琴 《湖北教育》2007,(11):37-38
刚才老师们都谈到了如何在学校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我觉得我们同样也要注重家庭的阅读氛围,因此我在班上倡导“亲子阅读”的读书形式。要求家长陪孩子一起阅读,这不仅仅只是形式上的“亲子”活动,更是在思想、精神层面上的“亲子”。亲子共读是家长和孩子相互沟通的桥梁;亲子共读,使家长和孩子共同体验读书的收获与快乐。  相似文献   

16.
语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中,第一条就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诗歌的教学更是如此。书面阅读对于低年级儿童来说难点很多,字符号本身比较抽象,所以我在整个阅读过程中,精心设计“趣”的导向。  相似文献   

17.
要让学生喜欢阅读、乐于阅读,教师就应该想办法让学生享受阅读。我尝试用“享受阅读法”在阅读中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得到阅读的享受。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本人在指导学生高三复习时,对学生阅读能力之差,阅读效率之低,深有感受,举一“反”不了三,覆盖“网”不住面。但高考阅读配分之重,又逼着人“啃”这块“硬骨头”。在复习中,我试行“三步阅读”收效较好,故总结成文,套之以“法”,以期就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中,第一条就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诗歌的教学更是如此。书面阅读对于低年级儿童来说难点很多,文字符号也比较抽象,所以我在整个阅读过程中精心设计“趣”的导向。  相似文献   

20.
日前,成都市龙江路小学展示的网络阅读“邮票”综合课、网络阅读思品课,初步显示出了internet环境下阅读教学的魅力。标志龙江路小学在“internet环境下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研究”进入了实验阶段。四川教育学院教授姚文忠说,相对传统教学,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教学能让学生主动学习、师生互动,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活力。网络环境下的崭新教学随着师生间课堂导入对话,课题“邮海‘网’趣”出现在电脑屏幕上。插入磁盘、打开……孩子们纷纷举起手。“我是从新浪网收集的邮票。”“我最感兴趣的是蔡伦的生年。”“我的资料是从搜狐网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