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作文是一种语言表达活动,需要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刺激,才能激发倾吐的欲望、写作的动机和创造性表达的热情,强化练习的动因,获得持久的动力。浓厚的兴趣,正是作文的一种良性的、有力的刺激和动力的源泉。为了调动学生作文的自觉能动性,激发学  相似文献   

2.
写作是一项独立的创造性劳动,需要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写作能力归根结底要靠内在的动力,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必趣就是解决写作动力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必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作文创新?笔者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浅见。  相似文献   

3.
作文是一种语言表达活动,需要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刺激,才能激发倾吐的欲望、写作的动机和创造性表达的热情,强化练习的动因,获得持久的动力、浓厚的兴趣,提高作文的自觉能动性。  相似文献   

4.
作文是其主体——学生的意识活动的产物,不管是现实生活的记实叙事,还是议论抒情,从根本上说都是只能来源于生活外部和内部的刺激,才能激发倾吐的欲望,写作的动机和创造性表达的热情,获得持久的动力。而浓厚的兴趣,即是作文的一种良性的、有力的刺激和动力的源泉。从小学语文教  相似文献   

5.
作文是一种语言表达活动,需要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刺激,才有激发倾吐的欲望,写作的动机和创作表达的热情。浓厚的兴趣正是作文的一种良性的,有效的刺激和动力的源泉。目前不少学生怕作文,认为作文是一种苦"差事",产生一种谈"文"色变的压抑心理。只有激发写作的兴趣,学生才能爱写,才能从  相似文献   

6.
学生习作过程是一种言语积累的再现过程,需要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刺激,才能激发其倾吐的欲望、写作的动机和创造性表达的热情,获得持久的动力。而浓厚的兴趣,正是作文的一种良性的、有力的刺激和动力的源泉。  相似文献   

7.
学生作文缺乏兴趣的原因及对策硕士姚安娣□杭州大学教育系作文是一种言语表达活动,需要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刺激,才能激发倾吐的欲望、写作的动机和创造性表达的热情,强化练习的动因,获得持久的动力。而浓厚的兴趣,正是作文的一种良性的、有力的刺激和动力的源泉。从目...  相似文献   

8.
冼春燕 《考试周刊》2012,(15):46-46
作文是一种语言表达活动,需要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刺激,才有激发倾吐的欲望,写作的动机和创作表达的热情。浓厚的兴趣正是作文的一种良性的,有效的刺激和动力的源泉。目前不少学生怕作文.认为作文是一种苦“差事”.产生一种谈“文”色变的压抑心理。只有激发写作的兴趣,学生才能爱写,才能从认识和情感上真正热爱写作文。如何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增卡 《青海教育》2013,(6):20-20
兴趣是求知的动力。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产生学习的积极性。作文教学既要训练学生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又要训练学生观察、记忆、想象、思考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应从培养写作兴趣开始。激发小学生的习作兴趣,首先要教会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指导观察的方法和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其次,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热情,才能提高学生的作丈兴趣;第三,选择那些浅显易懂的习作例丈和贴近小学生生活实际的优秀范文,让学生进行评析,以及经常推荐一些适合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和好的作文给学生,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一旦对作丈产生了兴趣,作文就成了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有了写作兴趣,就有了写作的动力;有了这种动力,就会有写作的热情;有了写作激情,学生的作丈才会畅所欲言,才会写出声情并茂的好文章来。  相似文献   

11.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动力。兴趣在学生作文中起着支配作用,兴趣是激发学生写作的突破口,是学生写作入门的向导,学生只有对写作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才能激发倾吐的欲望、写作的动机和创造性表达的热情,才能爱上并写好作文。  相似文献   

12.
学生习作过程是一种言语积累的再现过程.需要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刺激.才能激发其倾吐的欲望、写作的动机和创造性表达的热情,获得持久的动力。而浓厚的兴趣,正是作文的一种良性的、有力的刺激和动力的源泉。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学生对作文总是怀着一种惧怕心理,认为写作文是一件苦差事,少数学生更是望而生畏。要让学生消除惧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必须在激发写作热情、丰富生活体验、加强阅读积累等方面狠下工夫。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如果能充分激发孩子们的写作兴趣,构建起独特的习作动力系统,就一定会让学生爱上写作。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通过构建动力写作体系,唤醒学生的发表意识、读者意识和精品意识,使学生明白写作是自我表达、与人对话,从而推动学生保持一个较为持久的写作亢奋期。本体系主要分为:习作激励系统、习作协力系统、习作助力系统、习作活力系统。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21,(91):41-43
评价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恰当的评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找出不足,提高作文水平,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甚至能影响学生人生的发展方向。作文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多元评价努力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引导他们热爱写作。当写作不再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学生面对写作不再大倒苦水,而是将写作视为一种乐趣,一种爱好,一种享受时,学生一定能妙笔生花。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学生学好作文的首要前提。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想写、爱写,写得畅快、扎实呢?一、精心组织活动,激发写作兴趣赞可夫说:"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情感经验,激发学生的情感。"小学生作文,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言之无物。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由于缺乏写作材料,写作时感到无话可说,因此惧怕作文。创造良好的写作环境,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降低畏难情绪。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尽量淡化作文课的概念,把作文课上成活动课、观察课。  相似文献   

17.
<正>一、培养兴趣,激发写作欲望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饶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向导。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呢?1.写熟悉的内容,以"趣"激趣作文命题应开放,出宽题,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写作素  相似文献   

18.
皮亚杰指出:“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浓厚的兴趣,是作文的一种良性的、有力的刺激和动力之源,是最好的老师。要想使作文教学有成效,教师就应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将学生被动的写作地位转变为主动的内需,使学生把写作当作乐事、趣事。  相似文献   

19.
<正>浓厚的兴趣是作文的一种有力的刺激和动力的源泉。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作文兴趣往往不高,许多学生认为作文是一种"苦差",讨厌作文,惧怕作文,甚至产生一种谈"文"色变的压抑心理,一到作文课,大多是无精打采。  相似文献   

20.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发挥各类动力的根源是人的自身需要。学生作文也不应该例外。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为的是要写出自己想说的话。""想说",就是指有表达的欲望、要求。要想让学生真正投入到写作中去,进行积极有效的表达,就要激发学生产生"想说"的动力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