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因中、日两国历史的某些相似性,戊戌年间康有为"史鉴"的典范由西方转变为日本.然而,视明治维新为完全"效仿"西方,并将其作为中国"效仿"的样板,康有为的日本历史认识不免有重要缺憾.而且,由于将明治维新史作为自己变革方案的行动指导,康有为的日本历史认识及其以"个别事例褒贬法戒"的传统史鉴方式有着影响深远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日本的古代史学是因中国传统史学的传入而产生的,中国编年史对日本的影响,尤其值得关注。在唐代,已有多种体裁的史籍传入日本,而日本选择了编年史作为其"国史"的编纂方式,公元720年修成的《日本书纪》在日本史学发展和政治文化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此后天皇朝廷、幕府、私家等不同的主体,都撰修了编年体史书。江户时代修成的《本朝通鉴》,是一部仿照《资治通鉴》的日本通史。《春秋》、《资治通鉴纲目》对日本的影响不止于史学领域,其中的"尊王"观念,成为推翻幕府、拥护明治天皇集权的舆论工具。考察中国编年史对日本的影响,对推进中国史学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禅宗创生于中国,后传入日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对中国和日本的传统艺术审美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禅理与艺术思维、审美感悟的共通之处在于感性中的直觉领悟:刹那间见千古,平凡中出奇幻,自然中有妙谛,简易中含深趣.受其影响,中日传统文学审美观念中都追求"悟"与"空"、"淡"与"味".追求在顿悟、妙悟中达到空无境界是二者的共同点.中国的艺术审美观注重表现空灵冲淡之"淡",以清幽脱俗为美,讲求含蓄的"韵"之味;日本的艺术审美观则偏好于闲寂枯淡之"淡",以平淡素简为美,讲求曲折的"情"之味.  相似文献   

4.
中日是亚洲的近邻,在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社会对明治维新后日本的巨大变化不甚了解,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师日观"、"轻日观"、"联日观"以及"防日观"等几种不同性质的日本观,这对以后的中日关系及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周作人"懂得"日本文化且偏爱日本文化。这一方面表现出日本文化与周作人性格心性的深度契合,同时,日本文化对周作人来说具有更深层的意义:一是日本本土文化对周作人的吸引力;二是周作人在日本文化中看到了古老中国文化的延续;三是周作人在日本文化中看到了一种希腊精神,为其建构"全生活"的理想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典籍中的对日本称名经历了一个由以"倭"指称转为以"日本"指称的变化过程,变化的主要原因与日本方面视"倭"为"不雅"之名有关.本文在追溯考察对日称名之演变过程基础上,对古汉语中的"倭"字意味以及它当时成为对日称名的可能原因作了考论,认为"倭"称在古汉语中实际是个中性而略具褒美意味的语词,以"倭"为"不雅"之名在古汉语中并无根据.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倭"称真正成为"不雅"乃至贬义鲜明的特称词语是明代以后始有之现象,其背景原因则是明代时期日本方面对中国沿海地区的侵掠暴行.中国古籍对日称名由"倭"改称为"日本"反映了中国古代对日本民族的尊重和宽容,而"倭"称在古书中从一个不无褒美意味的语词转变为一个贬义鲜明的特称,则是中国古代语言文化之道义立场在对日关系方面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6,(79):194-195
"世袭政治"这种独特的政治现象虽非日本所特有,但日本作为一个现代民主国家,其"世袭政治"现象比西方国家要多得多,这种现象体现了日本政治的特色,并且与日本特有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世袭政治"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违反了民主精神,并且导致政治腐败的弊端尤为明显。近年来,日本社会对"世袭政治"的反对呼声愈发高涨,本文主要从日本传统文化的角度对"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进行讨论,并简要分析"世袭政治"对日本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试论黄遵宪的日本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遵宪是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外交家、思想家,是近代中国最早系统了解和介绍日本的人。他仰慕日本明治维新式的西化运动,明确提出以"日本为师"的政治主张,并积极推动实施;他对日本的侵略性有一定认识,警惕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威胁;主张加强中日友好往来。黄遵宪的日本观,对近代中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柳条湖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70年后的2001年,日本文部科学省通过了一本"新版历史教科书",把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说成是"自卫"--中国反日活动才是战争的起因.这种歪曲历史的说法理所当然地遭到了曾经饱受日本军国主义铁蹄蹂躏的中国,及其他日本周边国家的强烈愤慨和斥责.  相似文献   

10.
"唐宋诗之争"在我国文学批评史上是一个历时久远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从"尊唐绌宋"、为宋诗张目、以及"学唐"、"学宋"之争三个方面探讨了日本诗话关于这个问题的议论和思考,并就此问题,对中日两国诗话加以比较,发现日本诗话在吸收中国诗学观和中国文化的同时,也力图表现出日本本土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日本在佐藤荣作执政末期,垄断资本膨胀,海外经济扩张加剧,军事力量加强,日美军事同盟巩固,并顽固坚持反共反华立场,中国据此曾一度提出"日本军国主义已经复活"的论断.这一论断虽然未必完全符合实际情况,但它对于警惕和防止日本军国主义复活,推进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所起的作用,仍是应该肯定的.  相似文献   

12.
冷战结束后,日本根据国内外环境的变化,积极谋求成为"正常国家"。日本"正常国家"战略思维的核心内涵包括政治改革论、和平创造论、国际贡献论等思想。同时,日本"正常国家化"与其对外关系还形成了重重困境,使得日本在走向"正常国家"的过程中充满不确定性,给中日关系和中国对日战略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日本国内对钓鱼岛的历史观,主要分两大派,一派从狭隘利己主义出发,不顾历史事实,认为钓鱼岛是日本"固有领土";另一派是从历史唯物论出发,尊重历史事实,认为钓鱼岛是中国最早发现的,是中国领土。日本政府"购买"钓鱼岛的活动,破坏了中日两国所达成的"搁置争议"的共识。日本应该端正历史观,重视友好,展开谈判,以缓和矛盾,进而公平合理地解决钓鱼岛争端。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日本的"中国学"研究,不但是日本现代学术界中最有成就的领域之一,而且对于中日两国在整个世纪内的文学文化交流都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其中,日本对于鲁迅的介绍与研究,更具有举足轻重的学术与文化意义。本文试从中日文学文化交流的角度出发,对于20世纪的日本"中国学"研究,尤其是日本鲁迅研究独特的文化意义与历史价值作探析。  相似文献   

15.
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国与德国的关系比较紧密,尤其是在1928-1938年间,两国关系经历了从最初的改善到最终的破裂这样一个曲折复杂的发展过程。随着世界局势的发展以及纳粹的上台,德日最终走上了勾结的道路,中德关系破裂,中国向法西斯德国宣战。在不到二十的时间里,在日本侵华步步逼近的状态下,德国在中日之间穿梭,从对中日的"等距离外交"最终倒向日本。  相似文献   

16.
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无论从地缘、还是人文上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和日本都是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国家,从中日两千多年的历史上来看,我们有过唐朝时的友好,亦有二战时的剑拔弩张刀锋相对。日本传统文化中的"岛国根性"和"耻感文化"造成了日本的防范意识、强者意识和极端的民族主义,中日文化上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价值观和不同的思维方式,致使两国在外交中矛盾频发。侵华历史问题和参拜靖国神社问题则成为了两国关系持续发展的绊脚石。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界定中国传统文化出发,从古至今,从政治思想、伦理道德,到法律文化、文学等各侧面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人文教育的影响,并以日本企业文化为典型予以剖析,指出其内在联系与原因。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汉语热"在世界各国的不断升温,邻国日本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汉语学习。虽然每年都有优秀的中国教师通过各种途径赴日进行对日汉语教学,但教学效果依然不够理想,教学双方都迫切渴望尽快强化教学效果。本文在对日汉语教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具体陈述日本文化的融入对日汉语教学过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日本文化恰当地运用于对日汉语教学。  相似文献   

19.
抗战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沦陷区的工矿业进行了疯狂的掠夺:在东北,在"日满经济一体化"的口号下,对经济进行了全面的统制;"满铁"、"满业"两大会社对工矿业实行了高度的垄断。在华北和华中:日本政府把经济划分为统制事业和自由事业两种,统制事业由两大"国策会社"经营,自由事业通过"军管理"、"委托经营"、"中日合办"、"租赁"、"收买"等五种方式占有。日本对沦陷区工矿业的掠夺,造成了中国工矿业的畸形发展,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陷入了绝境,也截断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1894年甲午战争中,"天朝上国"的大清国竟然败在"东夷小国"日本手下。笔者认为,甲午战前,中国国内自上而下充满一片轻视藐视日本的风气,在这种情况下,对日的认识产生了严重的错误知觉,而这种错误的认知则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国走向战争的失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