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有时候,人们总会感叹:“这世界变化太快!”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身边的事物总在变,新的挑战又出现。这时候,应该怎么做呢?不急,让我们先做一道连线题:  相似文献   

2.
老师的孩子谁来教?经常听到身边的老师们感叹:教了多少个学生了,怎么偏偏教不好自己的孩子?一位老师曾经给自己的孩子指出作业中的不对之处,而孩子理直气壮地说:“这是我们老师教的,就是没错!”  相似文献   

3.
萌Hey! Say!JUMP     
王睿悦 《音乐世界》2010,(11):84-85
Hey! Say!JUMP就像是一种可爱魔力,无时不刻围绕在歌迷身边,他们的歌声,他们的舞蹈,他们的笑容,一次次对歌迷们进行着可爱袭击,不禁让人感叹:他们还真是一个很“萌”的团体。  相似文献   

4.
一、语文课的困惑:语文味的缺失 有幸在小榄中学听了上海朱震国老师的《变色龙》一课,课堂温文尔雅且声声入耳,节奏舒缓张驰而内蕴丰富,让我体味了语言之艺术,授课之艺术。心旌随其导引,在语文的天空中飘摇,从心底油然而生的,是对语文教学艺术的由衷喜爱:原来,我们的课堂也可以如此美妙。可回首身边的和自己的语文,不由感叹困惑和疑虑:我们的语文课是不是真正的语文?  相似文献   

5.
那年.余光中老人站在海峡的对岸,感叹汉字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字。当历史给予英语单词以简洁、赋予希腊字母以神秘时,我想到了甲骨。当那些智慧的只字片语融入而今中华民族不可挪移的精髓时,我们似乎仍可从身边最简单的字中采撷到最丰富的果实。  相似文献   

6.
《初中生辅导》2012,(21):94-96
又是一年茉莉花开时,又是一年中考来临时…… 每每到这时,身边的人都会问:准备好了吗?每每听到这句话,心里就不禁泛起一阵涟漪。时刻都在准备着,但是谁又能坦然地大声说:准备好了!亲爱的同学,当身边的人都在奋笔疾书,当身边的人都在冥思苦想,当身边的人都在分秒必争时,不妨从当中抽离出来,问自己一句:我,准备好了吗?  相似文献   

7.
曾应邀听过小学的自然课、初中和高中不同年级的生物课,感受颇为强烈: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学生对于研究自然的生物课的兴趣却越来越弱:幼儿园的孩子对身边的一切生命都充满了好奇与感叹,而高中的学生面对精彩纷呈的生物多样性的知识却表现出非常的漠然!曾经这样理解过这个问题:因为现在的学生很功利,生物课不属于升学  相似文献   

8.
《高中生之友》2010,(3):23-23
风吹过窗台,娇弱的花朵落下几片令人心碎的花瓣儿,风带着花来到我身边,对我耳语:花开的宿命是花落,而不是结果。凌乱又微弱的感叹漫上了我的心头。  相似文献   

9.
认真抓日记训练,对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是大有裨益的。我的做法是:一、引导学生留意身边的人和事,观察生活,写出真情实感。学生写作有一个特点,是“高射炮打飞机———打远不打近”,常感叹身边无“英雄”,生活无大事。如何引导学生写身边平凡人和寻常小...  相似文献   

10.
我们常听到有人发出这样无奈的感叹:“五天的学校教育,经过两天的双休日,往往被社会和家庭不良影响给抵消了!”现实生活中也确实存在这样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充斥暴力色情、格调低下的影视不时现身荧屏;互联网上的不良信息无处不在,让人防不胜防;语言粗俗、乱丢垃圾、践踏草坪、挤车抢座、家庭暴力、家庭溺爱等不文明行为也时常在身边发生……如此情景与小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思想品德教育形成强烈的反差,  相似文献   

11.
上期谈到教育从身边真起来,有人问:让我现在从身边真起来也不难,就不知道你所说的“真”的教育路程有多远,能否在近期获得一点回报。  相似文献   

12.
陈宝华 《考试周刊》2012,(76):43-43
如今社会发展快速.科技不断进步,有人感叹:一手好字被电脑废了。如果对此感叹稍作解读,可以得出这么个结论:手写汉字已逐步落伍,汉字教学已经不再受到重视了。在我们教学生活中这样的镜头你也许会因此生忧。  相似文献   

13.
课改中的我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已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我们老师也以各种不同的心态走进了新课程。但是,不管你是以怎样的心态走进新课程的,高兴也罢、无奈也罢、新课程毕竟就已在我们身边。俗话说的好,与其感叹不如实干。我想,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应当迎着改革的浪潮,与时俱进,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自觉更新观念,积极主动地投身于课改的实践之中,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面对课改,我在教学实践中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14.
北熹 《师道》2009,(3):1-1
教书的日子无疑是热闹的,身边的学生像一群小鸟,欢腾雀跃。每逢假期,来学校一趟,不禁感叹,真是安静呵,难得的安静。可没有孩子们的校园也少了许多生机,连树上的花都似乎是寂寞地开.寂寞地闭。没有了孩子们在树下指指点点,花儿也显得恹恹的。  相似文献   

15.
张艺谋在拍《山楂树之恋》的时候曾感叹,现在清纯难觅,放言说90后女生都去嫁煤老板了",为什么会让他有如此的感叹?其实不光是张艺谋,我们身边的中老年人何尝不是这样的心态,他们所认为的清纯其实还停留在六七十年代,把那个时候的标准强加在新一代身上,这是不公平的。  相似文献   

16.
刚分班时,班里来了一个名叫小娜的学生,乍看外表,瞪着一双黑葡萄粒一样的眼睛,漆黑漆黑的,给人一种聪明伶俐的感觉,下课时总喜欢围在我身边叽叽喳喳的说一些她自己认为有趣的事情。在随后的几天的学习接触中,却让我暗呼上当、大跌眼镜,感叹造物者的作弄,给了小娜美貌,却吝啬地换取了她的智慧。  相似文献   

17.
抓住“观察点”,在生活中挖掘、采撷作文材料   教学完《桂林山水》一文,我在感叹作者对桂林山水的有意观察与发自内心的热爱的同时,心中不由一动:何不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出去发现身边美好的景象,也去体验生活的美好呢 ?此时,正值秋季,我便布置了“我爱秋季家乡”的作文。在批改作文时,我发现有三分之一的学生经过观察,实事求是地写出了他所看到的景物,如:“一阵秋风吹来,树叶在空中飞舞,纷纷扬扬地落在地上,踩上去软绵绵的,像走上了地毯一般。树上果实累累,苹果高挂在树枝上,红通通一片,像一张张小妹妹的笑脸,逗人喜…  相似文献   

18.
魏琳 《贵州教育》2010,(11):38-39
有这样一则广告:女孩在匆忙之中把裤子弄了个破洞,看着心爱的裤子就这样损失,太遗憾了。聪明的女孩想了个办法,找了个漂亮的装饰物贴在小破洞上,看着心爱的裤子失而复得,女孩拥有了更加灿烂的笑容。生活中我们总感叹:失去的东西才是最珍贵的,但就在这样的感叹中珍贵的东西真正远离我们。  相似文献   

19.
现今许多从事乡镇中学语文教学的教师,感叹学生普遍存在着作文质量平平,对写作没有浓厚的兴趣的现象。怎样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很值得探讨。一、联系生活,注重观察,以身边的事物激发作文的兴趣乡镇中学的生活环境普遍都在农村,因此可供孩子们观察的题材是广泛的。教师要教会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鲁迅先生说过:“留心各种事物,多看看,不能看到一点就写。”可见,  相似文献   

20.
设计理念: 1.立足于“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本节内容与生活现象密切相关,贴近学生生活。用实验激发学生兴趣,通过探究生活中与大气压强有关的物理现象,感受物理就在身边。再用所学知识来解释身边的现象,服务于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