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欣赏     
2014年8月19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广州发表了题为《喧嚣与真实》的演讲。他被问及对韩寒与郭敬明的看法。韩寒和郭敬明都拍起了电影。早前有影评人批评郭敬明的《小时代》宣扬拜金主义,前些天又有人在报纸上痛骂韩寒的《后会无期》猥琐,称"天才韩寒"是当代文坛最大的丑闻,声音尖锐刺耳。不知道风从哪儿来。  相似文献   

2.
韩寒:你真的想学钱钟书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一个名叫韩寒的上海中学生,在文学界和教育界备受关注,其原因一方面是他不是个好好学习的学生,每学期都有几门功课成绩不及格:另一方面,他却是一个相当不错的“作家”,他的描写中学生活的长篇处女作《三重门》,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后,不但十分畅销,而且好评如潮。本期,我们特撰写此文,向广大职校生读者介绍一下韩寒和他的长篇小说《三重门》。关于韩寒和“韩寒现象”韩寒,1982年出生,上海松江二中学生。1999年,在由《萌芽》杂志和七所高校联合举办的全国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上,韩寒以一篇《杯中窥入》的习作获得了一等奖,…  相似文献   

3.
7月24日,影片《后会无期》上映,18天后票房即近6亿元。由此,在作家、赛车手等之外,韩寒又多了一个头衔:导演。自1999年获得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起,韩寒就身处舆论的中心,他的举动常常引发热议:退学、当赛车手、与前辈作家论战、评论社会热点,一直到如今的成为导演。赞扬者称韩寒是"公众意见领袖","众人从韩寒那里,逐渐学会一种最为珍贵的品质,那就是独立思考"(路金波语),"一个健康、开放、有创意的社会,应该产生不同年龄、不同形式的韩寒。韩寒的出现是好事,带来了新的气息、新的思维和新的表达方式"(龙应台语)。批评者则抨击韩寒欺世盗名,指称其文章为他人代笔。8月19日,清华大学教授肖鹰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文章《"天才韩寒"是当代文坛的最大丑闻》,一石激起千层浪,人们在评论肖鹰的文章的同时,也从不同角度探讨"韩寒现象"带来的影响。本文将"韩寒现象"放在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之下,指出"韩寒现象"与时代背景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我们应该采取的态度,见解有独到之处。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平和流畅的语言,也可以为同学们写作所借鉴。  相似文献   

4.
80后作家韩寒新书《他的国》日前在京城各大书店上架,韩寒称本书是他最好的一部长篇。韩寒的出版商路金波对本书也大加赞赏,称其是韩寒成功转型之作,“这是他创作十年以来第一次脱离自己、写虚构的小说,也不再没头没尾、纯粹耍酷。《一座城池》、《光荣日》时的他都还没有一点进步,  相似文献   

5.
韩寒的长篇新作《1988》展示了捕捉当代社会戏剧性的宏大野心,韩寒的成名本身就是当代社会戏剧性的绝佳体现,他围绕《1988》限量版所导演的是一出以商业化机制中某些固有模式为目标的"微型反抗"戏剧。  相似文献   

6.
今年4月4日,上海市重点中学——松江二中高一(10)班学生韩寒,办理了休学一年的手续。如不办休学,他可能会遭到开除学籍的处分。年仅17岁的韩寒并非犯了什么错误。他的休学,重要原因是现行教育体制造成的。他的数理化3门功课考试总成绩才80分,去年已留级一年。可是他的长篇小说《三重门》已由作家出版社付印;另一部14万字的散文、小说集不久也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而且,韩寒此前还曾在全国两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和二等奖。初中时就发表了小说韩寒的父亲韩仁均,是上海市金山区委宣传部主办的《金山报》的编辑。其母在金山区亭林镇就业劳动服务介绍所工作。韩寒读初二那年,向父亲要钱买书。韩仁均夫妇觉得初二学习课程重,不主张独生儿子看闲书,但为了满足孩子的求知欲,便在图书馆办了一个借书证,星期天让儿子去借阅。韩寒看了几期《少年文艺》后,对爸爸说:“书上发表的那些文章,还没有我写得好哩。”韩仁均不以为然:“你不要口气比力气大,你写写看。”于是,韩寒写了短篇小说《弯弯的月亮》和《书店》,  相似文献   

7.
日前,80后作家韩寒新书《他的国》在京城各大节店上架,韩寒称本书是他最好的一部长篇小说。韩寒的出版商路金波对本书也大加赞赏,称其是韩寒成功转型之作,“这是他创作十年以来第一次脱离自己写虚构的小说,也不再没头没尾、纯粹耍酷。  相似文献   

8.
超越自己     
“我们最强的对手,不一定是别人,而可能是自己!在超越别人之前,先得超越自己!”这是《超越自己》扉页上的一段话。我想,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却未必人人都懂,也未必人人都做得到。说起刘墉,令我想到韩寒的一句话:“刘墉把人人都懂的道理,说得让人不懂,还写在文章的屁股上。”不可否认,他所说的的确人人都知道,却并非人人都能做到。比如韩寒,他却迷失了自己。他本该是个学生,抑或是个校园作家,却执意要把自己扮成太保。《超越自己》是刘墉写给刚上高中的儿子刘轩的信,教导他如何面对艰险的环境和未来的挑战。我和刘轩也…  相似文献   

9.
在今天的中学生及其家长中 ,在全国各大学 ,你提起韩寒 ,几乎无人不知 ,无人不晓 ,至少也知道他出了一本名为《三重门》的书。那么 ,韩寒何许人?《三重门》又是一本关乎什么内容的书呢?韩寒 ,上海松江二中高一学生。17岁时以一篇《杯中窥人》问鼎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 ,从此扬名 ,在一年后又以一部长篇《三重门》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与此同时 ,传来消息 ,韩寒因七门功课不及格而被迫留级。现在韩寒已休学在家自学。为此韩寒成了一种“现象” ,一个话题 ,对于他的成绩、他的才华、他的作品、他对现行教育体制的激越的抨击 ,以及他的留…  相似文献   

10.
张富翠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10):117-119
"韩寒现象"即指人们所关注的,已经超越了韩寒其人其事本身,而包括公众对韩寒其人其事的广泛议论。在简述韩寒与"韩寒现象"的基础上,对比韩寒与柏杨的不同,阐明了韩寒的独特性。同时通过"韩寒现象"的社会影响力与社会价值,证明了"韩寒现象"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韩寒、张天天、王小平退学著书小获成功,这种发生在我国基础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背景下的“反叛”行为,引起媒体和社会的关注。但在近一时期沸沸扬扬的炒作中,有两种倾向值得注意。   其一,是在利益驱动下对这些孩子著作的过分吹捧。虽然韩寒的《三重门》、《零下一度》,  相似文献   

12.
入堂理由:高中休学,成为知名作家,赛车手。写作、摄影、赛车、出唱片,每个领域,韩寒都有不俗的表现,早早到达了那些渴望自由的同龄人所梦想的高度。1999年"新概念"作文大赛以《杯中窥人》一文获一等奖。1999年3月,韩寒开始写作小说《三重门》,出版后至今销量已近200万册。现为职业赛车手。2010年4月入选美国《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韩寒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被媒体关注。很多人愿意称呼他为80后的领军人物,认为他是80后最具感染力的代表符号。  相似文献   

13.
对于韩寒,我一直心存敬意。韩寒的社会良知和社会正义感,韩寒对社会万象敏锐的观察和批评,是我敬重的最大原因。很多人也许对韩寒的《三重门》《光荣日》《长安乱》不屑一顾,但是,韩寒的社会良知和社会正义感,我们不能不屑一顾。  相似文献   

14.
欣赏     
2014年8月19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广州发表了题为《喧嚣与真实》的演讲.他被问及对韩寒与郭敬明的看法. 韩寒和郭敬明这对文坛对手最近都拍起了电影.早前有影评人批评郭敬明的《小时代》宣扬拜金主义,前些天又有人在报纸上署名痛骂韩寒的《后会无期》猥琐,称“天才韩寒”是当代文坛最大的丑闻,声音尖锐刺耳.  相似文献   

15.
欣赏     
2014年8月19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广州发表了题为《喧嚣与真实》的演讲。他被问及对韩寒与郭敬明的看法。
  韩寒和郭敬明都拍起了电影。早前有影评人批评郭敬明的《小时代》宣扬拜金主义,前些天又有人在报纸上痛骂韩寒的《后会无期》猥琐,称“天才韩寒”是当代文坛最大的丑闻,声音尖锐刺耳。  相似文献   

16.
再一次欣赏《三重门》,有了更深一层的收获。觉得韩寒不仅仅是一个作者,他的《三重门》也不仅仅是一部描写中学生生活的书。韩寒极其反对应试教育,这许多人都知道,也有不少人开始说话了,说要与韩寒较量,还声称韩寒的成功是被“炒”起来的。其实,他只不过是点明了自己的立场,并没有要证明自己很有个性,没有要证明将与应试教育抗争到底,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应该承认的是,他的确有写作天分。这天分并不是“炒”出来的。在《三重门》里,我最欣赏他打的比喻,他可以把感觉比喻得明明白白,让所有人明白“林雨翔”的感受。如果换作…  相似文献   

17.
1、拍《三重门》,导演、韩寒互不买帐报道称:接下畅销小说《三重门》的青年导演金琛声称并不满意原作者韩寒自己写的剧本,他表示,许多作家都不擅于剧本二度创作,而韩寒也并不是个全才。与此同时,韩寒方面传来消息说为了不让别人曲解他的作品,他准备自己执导电影版的《三重门》。High客乱弹:韩寒年少气盛情有可原,但如果真觉得如他自己所说“天赋重于学习”的话,是不是他还有可能依靠天赋成为中国的比尔·盖茨呢?很难让人  相似文献   

18.
特别对话:每一个人都能创造出一些奇迹岳池县齐福学校蔡义义:我是“青春热线”的发烧友,喜欢您以幽默、简短的方式解答我们提出的问题。我的许多烦恼,就从中找到了解决的办法。最近我读了《韩寒访谈录》,觉得他的许多观点也不是不对,为什么人们还要把他称为“另类少年”?他到底是不是我们中学生学习仿效的榜样?应该怎样向他学习呢?很想知道您是怎样看韩寒的。田星:关于韩寒的话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是这样看的:韩寒能够写出那么多作品,他的勇气和才华,是值得学习和拥有的;但是,我不喜欢过分偏激和“另类”。一个健  相似文献   

19.
据《中国青年报》消息,韩寒的作品出版人路金波称,韩寒出版于2008年12月的长篇小说《他的国》已确定将由关锦鹏改编成电影,此外另两部韩寒小说《长安乱》和《光荣日》也将在今年投拍电影。据悉,这是韩寒第  相似文献   

20.
书店(二)     
只要你读过韩寒的作品,即会有褒有贬。有人说他幽默,有人说他傲慢。于是有些人刻意去模仿,有些人全面地排斥。但无论如何,现在中学生出书已不算什么怪事,却有人偏偏去读韩寒。但如果说韩寒为众多少年文学爱好者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在对他说谢谢之余,亦要告诉自己我们并非韩寒。下面是他《零下一度》里的一篇文章,大家读读感觉如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