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爽 《图书馆学刊》2013,(10):53-55
概述辽宁旧方志相关工具书,如志书书目、志书索引、方志资料类编等工具书,并分析评价蕴含的价值.同时从加强旧方志工具书的宣传,以及数字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图书馆旧方志工具书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东北方志人物传记资料索引》编后漫笔赵爱明(辽宁省图书馆)旧方志是我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统计,流传至今的旧方志约有八千二百余种,占我国现存古籍总数的十分之一左右,是重要的史源。为发掘蕴藏在方志中的大量传记资料,为配...  相似文献   

3.
旧方志不仅是珍贵的地情资源库,而且是区域文化的载体,传播旧方志对传承文明,实现民族复兴,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发展实际,科学开发利用,让旧方志走出书斋,走进社会,充分发挥方志文化弘扬传统美德、传承人文历史的功能,传播正能量。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旧地方志的调查评估,指出旧方志有着丰富的内容,对它的利用已取得不少成果,提出要重视旧方志的开发,深入挖掘其价值。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旧地方志的调查评估,指出旧方志有着丰富的内容,对它的利用已取得不少成果,提出要重视旧方志的开发,深入挖掘其价值。  相似文献   

6.
所谓旧方志,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纂修的地方志.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主编的<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下称联目),自1985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以来,深受各届人士青睐,成为人们了解中国旧方志最常用的一部工具书,也是中国旧方志目录中最具权威的一部专门目录.  相似文献   

7.
周保明 《图书馆学刊》2010,32(10):95-97
索引对地方志文献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旧方志索引编制取得了显著成绩。旧方志索引编制以人物传记人名索引为主,有少量标题索引、地名索引和主题综合索引,编制对象则以群志为主,兼有作为单书附录者。继往开来,编制数量更多、类型丰富的旧方志索引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清代方志编纂体例探析——以清代皖志编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是旧方志发展的全盛时期。这一时期方志的编纂体例更加成熟,纂修者博采众长,取法诸体,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选择门目体、纲目体、纪传体等诸多体例,或是创造新的体例,以记载反映当地自然和社会各方面的历史现象与现实情况,保存了丰富而系统的历史资料。从清代修志实践中编纂体例的实际运用情况进行考察,纲目体最为流行,这反映了方志体例发展的总体趋向。  相似文献   

9.
查找中国古代历史人物传记资料的工具书有:纪传体史书人名索引与传 记资料综合索引,笔记小说、文集、碑传文、地方志、人物年谱、著作论文中人物传记资料索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方志(旧方志)资源库的设计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地方志(旧方志)资源库建库缘起 地方志,也称为"方志","志"就是"记",是记录、记载、记述的意思.顾名思义,"地方志"就是一个地方从古到今,从自然到社会方方面面情况的总览.中国国家图书馆特色馆藏,就包括1949年以前编纂的地方志(简称旧方志),不论质量还是数量均居海内外各藏书单位之首.  相似文献   

11.
旧县志,作为地方志的一种,较之全国一统志、省通志和府志、州志,是更接近普通民众、更能反映地方实际的一种志书。方志多数按疆域、建制、山川、名胜、水利、物产、赋税、职官、人物、风俗、艺文和祥异等目来记载,是介绍地区基本情况的综合性著作,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地区的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12.
旧方志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和丰富的资料宝库,是区域研究的基本文献。它具有重要的文献学价值,不仅收录了大量的地方文献,辑存了一些失传的文献,而且在体裁上融汇诸体,自成一家,形成了独具风格的编纂学特色。  相似文献   

13.
我读了中国地方志详论丛书之八《黑龙江方志简述》(以下称《简述》)这本书是特别高兴的,感谢编著者为我们提供了一本好书,全面地介绍了黑龙江地区的旧方志的情况,为进一步开展旧志整理与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丛书》主编金恩晖同志敢于把浩如烟海的方志遗产当做一个系统,做整体性、有序性的考评,把旧方志这个文化信息大厦的阶梯层次和全面结构轮廓清晰地呈现在史志工作者面前,这确实是一项重大的精神文明建设工程,对于继承与发扬方志这一传统文化遗产,是有历史功绩的。这本书的  相似文献   

14.
岭南学者为广东方志的整理作出了巨大贡献。据李默先生统计,广东现存旧方志有431部。广东方志目录学整理的特点是,以馆藏方志目录为主要形式且数量较多,提要、考略和索引类整理成果较少,但不乏系统性著作。重组与再现整理形式有类编、辑佚和重刊。数字化整理成果包括书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和基于方志内容信息的知识挖掘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15.
周保明 《中国索引》2010,8(2):28-32
方志是我国传统时代重要的文献资源,方志索引对方志文献的充分利用意义重大。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中,旧志索引补编取得了一定成绩,亦有进一步加强之必要。由中国索引学会等四家单位起草的《索引编制规则(总则)》已正式发布和实施,对旧方志文献索引的编制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和规范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志双 《图书馆杂志》2014,(2):95-99,31
陈国仕是清末福建泉州学识渊博的儒士、藏书家,室名"天白阁",藏书多达二万余册,却鲜为人知。本文主要依据厦门大学图书馆藏陈氏旧藏,利用其藏书题跋、自著等一手资料,结合方志等文献,对陈国仕的生平及其藏书来源、特点、散佚情况做了探析。  相似文献   

17.
方志是地方史志的简称,它是汇编某一地区古今事情的百科全书。如县志、市志、府志、省志等。“方志”一词最早见于春秋时的《周礼》。清朝对,编修方志进入全盛期。一些学者在编修方志的过程中,就如何编修方志的问题展开了争论,对方志的理论研究有很大促进。由此形成了以戴东原为首的地理学派及以章学诚为首的历史学派,后人又称他们为旧派与新派。由于这两大学派的争论,方志始从地理  相似文献   

18.
李刚  马莉 《兰台内外》2012,(5):45-45
方志资料信息化建设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方志资料资源为核心,以法规、制度为保障,围绕方志资料工作开展现代化管理的综合过程。  相似文献   

19.
家谱与国史、方志构成了中国历史研究资料的三大支柱,尤其是它在研究地方人物方面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因此,要十分重视家谱的采集工作. 一、目前家谱采集工作中的困境 (一)由于历史的原因.家谱在县级图书馆留存较少.  相似文献   

20.
道教方志最早出现于唐代,经过宋元的发展与完善,明清时期达到鼎盛。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地方志,道教方志是关于道教地理环境、人文景观、宫观祠庙、道教人物、神异故事等方面的文献记载,体现了道教与方志学的共同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