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这里把经过另一圆心的圆叫"母圆",把圆心在另一个圆上的圆叫"子圆".下面介绍母子圆的性质和相应的中考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拟在简单分析"圆"美思想起源、特征的基础上,对谢朓的"圆"美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能分别和同一个名词进行搭配的个体量词为配同关系量词."颗"和"粒"都具有表示"小的、圆珠形"的语义特征,.颗"称量比较大和圆的事物,"粒"称量比较小而圆的事物.由于事物的模糊性及人们的认知影响,"颗"和"粒"能形成配同关系量词.  相似文献   

4.
在一位著名企业家的报告会上,其中一位听众问:"请问对你来说,促使你在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功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企业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但是没有把圆画满,留下了一个缺口.他反问道:"这是什么?""零"、"圈"、"未完成的事业"、"成功"……台下的听众七嘴八舌地答道.他对这些回答未置可否:"其实,这只是一个未画完整的圆.你们问我为什么能取得如此辉煌的业绩,道理很简单: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就像这个圆,一定要留个缺口,让我的下属去填满它.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缘起 在"圆的认识"教学实录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个环节:教师向学生介绍古人对圆的认识,提到"圆出于方,方出于矩".教师称,所谓"圆出于方",就是说最初的圆形并不是用现在的这种圆规画出来的,而是由正方形不断地切割而来的,由正方形到八边形……边数无限增大,直至得一圆.  相似文献   

6.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与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本单元中,教材先安排了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再到圆的面积.  相似文献   

7.
在贵刊2008年第9期,我看到特级教师王永撰写的<解读"圆的周长">一文,颇有感触.由于实验客观存在误差,圆的周长和直径的结果都是近似值.  相似文献   

8.
各个舞种都有一套自己的动作体系来维持支撑其审美结构,中国古典舞在舞姿造型、动势动态上一直体现着"圆"和"终点回归起点"的走圆运动原则,被称之为"划圆"的艺术。本文就"圆"的动、静态两大特征结合动作及实例进行了解释、分析,从而进一步说明中国古典舞的特殊审美及"圆"对中国古典舞蹈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贵刊2008年第9期,我看到特级教师王永撰写的<解读"圆的周长">一文,颇有感触.由于实验客观存在误差,圆的周长和直径的结果都是近似值.因此,很难通过不同圆的各种对应数据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来感悟圆周率是一个常数.而教师简单直白的告知并不能促进学生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56~58页"认识圆".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今天我们来进一步认识圆,你已经知道了哪些有关圆的知识? 生:我知道圆周率是3.1415926. 生:我知道圆有半径和直径.  相似文献   

11.
一、当音乐活动中出现幼儿"失控'时,我们要反思什么? 1.教师准确的游戏性指令语言非常重要."失控"常常是幼儿兴奋引发所至.如引导幼儿玩"薄饼"音乐游戏,教师的指导语是:"我们怎样用身体变成一个圆圆的大碗呢?"孩子马上反应:大家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即变成一个碗).每一个老师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孩子一旦手拉手扯圆,常常会出现一会儿大一会儿小、兴奋不已的"扯圆"现象.有经验的老师,一句"呦,快、快、快,碗破了",就把孩子引回需要的圆上.可如果老师说:"把圆拉大一点.",幼儿"哗"一下无限大;"拉小一点."又"喔"一声挤在了一块儿.为什么?原因是,前一位老师有很强的游戏意识,始终把幼儿引入情境,而后一位老师的潜意识里只想到我要这样教你.  相似文献   

12.
领导管理有方与圆之分.方指管理的原则性,包括管理的规范和范围;圆指管理的灵活性,包括管理的技艺和策略.前者是管理的内在要求;后者是管理的艺术形式.班主任在学生思想教育领域也要讲究"方""圆"艺术,即方与圆的辩证统一,也即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创造的"割圆术",是用圆内接(或外切)正多边形的周长和面积作为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近似值.那么,刘徽为什么要用圆内接(或外切)正多边形的周长和面积,而不用圆的其它内接(或外切)多边形周长和面积作为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近似值呢?其实,"割圆术"蕴涵了如下两个结论:  相似文献   

14.
教师管理是一门艺术,目标是要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使他们在教育管理者的领导下能动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要达成这一目标,管理者就要深谙管理的"方圆"之道."方",有棱有角,指管理的原则性、规范性;"圆",有灵动感,指管理的灵活性、变通性."方"与"圆"的辩证统一,即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就是一种科学而艺术的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5.
那是一节"圆的认识"数学课.上课的前一天,我就向仪器室借好了圆规等教具放在了教室.课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该示范画圆了,我拿起木制的大圆规,利索地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圆.……  相似文献   

16.
近日,听了两位教师执教的浙教版"圆的认识"一课,对其中"画圆"部分不同的处理方式,感触顿深. 一、片段摘录 A教师课堂情景描述 (每组一个圆形的塑料篮筐,让学生找出篮中的圆.) 师:你想不想画圆? 生:想.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一课,教材是这样呈现的,如下图.   要为直径分别是5厘米和8厘米的两块圆镜镶边框(如下图),边框的长分别是多少厘米?(镜框厚度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8.
圆美吗? 如果你听过张齐华老师执教的"圆的认识"一课,你就会觉得圆美.张齐华老师不同版本的"圆的认识",用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定位,给人带来了同一种深切的感受:圆真美!……  相似文献   

19.
圆美吗? 如果你听过张齐华老师执教的"圆的认识"一课,你就会觉得圆美.张齐华老师不同版本的"圆的认识",用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定位,给人带来了同一种深切的感受:圆真美!……  相似文献   

20.
在一些几何图形的题目中"变"与"不变"的关系很有意思。【例1】最大的圆的周长()其余两个圆的周长之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