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浅析体育教育专业技术课程教学评价模式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评价是衡量学校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在高等教育改革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以教育学、教育评价学、心理学以及体育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为基础,运用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体育教育专业技术普修课程教师教学评价现状进行分析,并对体育教育专业技术普修课程教学评价的实施及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及专家访谈等方法对现行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程教学进行了分析,发现: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教学与基础武术教育之间联系脱节,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进而依据现代教育要求和国内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研究成果,从教学理念、素质培养、教学手段、评价方法几方面提出了武术教学改革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校园足球活动开展五年以来,对学校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足球运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育专业主要是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为目的,在《足球》普修课程中对全体学生进行足球运动能力与理论的教学.通过分析目前《足球》普修课程的课程现状以及校园足球对中小学体育教师足球能力需求,对体育教育专业《足球》普修课程教学进行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担负着武术文化的传播和普及工作,武术普修课的教学内容直接影响到未来体育教师对武术教学能力,本文通过对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程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提出建议,为我国学校武术教学能力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当前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与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模式陈旧,进行了普修课程教学模式探讨;构建了体育教育专业普修课程开放型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业走向与对照组相比取得了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结构的改革使学科科目逐步增加,术科学时逐步减少,武术这一主干普修课程教学时数也随之减少.作者对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程设置情况进行了研究,在制订教学计划的基本原理指导下,充分考虑学科的内在逻辑性和社会需求,以体现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多种能力为目标,对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分配以及考核评价等内容进行了分析,对武术教学提出改革建议,为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的教学改革提供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运用综合分析法,对当前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方法、考试体系等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逻辑思维法,对丽水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普修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丽水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普修课主要存在学生篮球基础水平差、学院场地设施不足、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提出了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篮球普修课教学改革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体育院系篮球普修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及建议,为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在新课改后篮球普修课程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教学理论依据及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河南信阳职业技术学院体教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调查与分析,得出通过素质教育,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体育教育学的任务与自身能力的要求有了新的认识,具备了体育教学的基本技能,能够胜任中学体育教学工作等五项结论,并提出如下建议:在学生普修和专选的教育计划中,加大文化素质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同时制订一套有效的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计划、措施、要求和标准;在三年的教学计划中,增加学生实习的时间或次数;对每届学生的教育实习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真正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1.
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设计原则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特点是师生空间分离,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已经成为目前远程教育发展中非常突出的问题。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设计,必须从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出发并结合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在远程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估三方面入手,求确定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2.
通用设计源自于建筑设计,核心是考虑所有用户的关切,其人文关怀理念同样适用于网络教育领域。在对相关概念释义之后,阐述了通用教学设计对于网络教育实践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并进一步阐明了网络教育中通用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最后,在ADDIE教学设计模型基础上提出在网络教育实践中通用教学设计的实施模式。  相似文献   

13.
课程教学改革是目前高职教育改革的关键性问题之一。文章以教高[2006]16号文件思想为指导,以“前厅服务与管理”教学为例,试从教学目标基础化、教学内容任务化、教学形式立体化、教学评估创新化和教学反馈及时化五个方面探讨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4.
教学设计视域:大学教学模式的局限与走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教学模式的基本构成要素作为考察思维框架,在教学设计视域的观照下,认为当前大学教学模式主要存在十大局限:即客观主义倾向的教学理念、低阶能力的培养目标、重知轻行的价值取向、“权威-依存”的师生关系、方法滞后的信息技术应用、单一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程式化的教学设计、机械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标准化的培养方式,以及背离学习者发展的教学评价。针对上述局限,作者进而论述了目前国内外大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十大走向:即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高阶能力的培养目标、知行合一的价值取向、双主体和互动对话的师生关系、建构主义的技术应用观、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弹性、灵活、递归的教学设计、创新性的学习方式、个性化的培养方式,以及促进学习者发展的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15.
Responsibility for instruction should pass from academic content experts to experts in the technology of instruction. This implies substantial changes in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especially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instructional process is very complex, requiring organizational arrangements permitting growth by the accretion of diverse expertise. Traditional education has assumed that the essence of instruction is in its content. Though important, content can no longer be regarded as the most critical dimension. Concern with accountability forces attention on the process; the technology becomes critical. Diverse expertise could be applied usefully to problems of instruction if arrangements can be changed to allow more such specialists to participate. They are needed for planning facilities, designing practical and experimental learning stations, providing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instructional operations, and introducing instructional content relevant to man/machine/environment interfaces.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paper, we sought to address the following research question: What knowledge and skills are needed by instructional designers in higher education to be successful in their roles? We interviewed eight instructional designers from across the United States, all working for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Using the constant comparative method, we analyzed our data to identify relevant theme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instructional designers in higher education must have a solid foundation in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learning theory, possess soft skills and technical skills, and have a willingness to learn on the job. Most instructional designers felt their academic backgrounds assisted them with their job roles, and, in particular, valued their professional experiences. Instructional designers in higher education must also keep abreast of multiple emerging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We provide a discussion to synthesize our findings. The findings are relevant to professionals, professional academic programs, and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s.  相似文献   

17.
“混沌”的基本特征及其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混沌学是现代科学和现代技术结合的产物。20世纪70年代末,混沌学的理论已渗透到教学设计领域。简要介绍混沌学的基本特征,结合现代教育理论,从教学设计中的非线性思想、教学设计中的蝴蝶效应、元认知学习与分形以及教学评价与奇怪吸引子等方面探讨混沌学原理在现代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论毕业设计环节加强校内外合作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业设计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衡量高校教学水平的重要评价内容。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资源的短缺,使毕业设计质量面临更大的挑战。加强与企业、事业单位的合作,利用有效的社会资源,对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Although the exact prevalence is not determined, a noticeable subset of individuals who enroll in adult education and training programs have either diagnosed or undiagnosed specific learning disabilities (SLD). Understanding SLD is important basic information for adult educators to inform program policies as well as determine effective instructional practice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definitions of SLD and current agreement on the nature of SLD relevant to working with adults. It concludes with implications for adult education progra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