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燕道成  蒋青桃 《现代传播》2023,(12):127-136
作为生产要素的数据在平台垄断下历经了数据生产资料化、数据商品化和数据资本化的形态变化,平台与用户围绕数据形成了较为复杂的互动关系。从媒介可供性来看,平台通过生产可供性、社交可供性、移动可供性以及可接入性横向连接终端用户、纵向拓展平台边界,最终形成数据垄断。用户则采取规避策略、寻求法律援助以对抗平台。在传播学可供性研究中,可供性往往被化约为技术的功能属性,因而难以逃离技术决定论的窠臼。而基于吉布森的“关系”语境,可供性实际上是一种自为的、人与技术在特定情境下的产物,人与技术彼此构成实质性的、可持续的影响。当出现数据垄断、用户反抗平台数据垄断这一互动情境,作为互动的产物,数字技术的可供性在未来可能表现为可删除、可隐身和可共享,进而构成媒介可供性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2.
单凌 《新闻爱好者》2023,(11):43-48
对于死亡、哀悼与社交媒体平台之间关系的探讨近年来逐渐增加。国内主要的社交媒体平台陆续推出“纪念账号”,将逝者社交账号的可供性重新分配于数字哀悼实践,以此回应已故用户的不断增长以及随之而来的纪念和情感需要。以“实践中的互构”为导向,探索数字平台与哀悼用户的动态协商过程,包括平台设计“纪念账号”的动机;不同平台的技术支持和参与式文化催生出的可供性差异和平台方言;用户对消极可供性的反身性思考。纪念账号的物质稳定性将逝者社交账号从临时档案转化为“永生不朽”,使其重新成为社交关系网络中的活跃节点,由此激发了多元的记忆策展和情感分享体验,推动哀悼活动融入数字日常生活。这虽然削弱了死亡和哀悼的禁忌哀伤色彩,但也带来了必须应对的新问题。为了让数字化生存(死亡)更有品质和尊严,平台应不断将用户对新增功能及其局限性的回应纳入技术架构中,充分尊重个人信息自决权和哀悼社区的多元需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梳理了当前媒介非使用研究中功能主义、后采纳行为和媒介抵抗等理论脉络的启示与不足,基于对微信朋友圈非使用者的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提出了“去联接—非联接”的概念框架,以强调技术可供性和用户能动性之间的关系对于理解媒介非使用的重要性。研究从技术可供条件、用户能动角度对去联接和非联接进行辨析,并从意义建构和媒介反思性等方面探讨用户如何能动性地实践和合理化媒介非使用。研究发现技术可供性塑造了去联接和非联接的基础和可能性,而个体通过多样的和情境性的媒介非使用发挥能动性,在不同的生命情境里通过媒介非使用具现对社交媒介参与的反思性。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从情境崩溃理论出发,将“仅三天可见”视为微信朋友圈情境崩溃后的情境再分离的用户实践,探讨情境崩溃之后“再分离”的过程和策略;同时挖掘中国社会情境的关系内涵,把中国人的脸面观和关系逻辑纳入到处理情境崩溃的具体实践之中。这种情境崩溃与情境再分离在中国语境下,不仅仅是社会情境意味的自我呈现问题,更是关系情境中的关系建构、关系中的自我建构和脸面建构的问题。研究发现,“仅三天可见”作为一种技术装置,赋予了用户改变情境定义和自我呈现的可能性,也赋予了观众对新的情境定义和人际关系理解和接受的可能性。用户通过对“仅三天可见”的创造性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我与他人的边界确定、自我与角色的分离、熟人与陌生人边界的确定,从而缓和了情境崩溃引发的冲突,实现了中国人对人际关系的“维持”倾向与脸面的修复,也引发了关系中的自我变化和对熟人关系的重构,从而使得“仅三天可见”作为一种情境再分离在中国语境下是一种社会-关系情境的再分离。文章最后讨论了“仅三天可见”作为技术可供性与用户创造性实践的中介,将作为宏观的加速社会结构和行动者对技术的中介使用的能动性连接起来,在社会-关系情境中,实现了结构与行动的松散耦合...  相似文献   

5.
周翔  洪星月 《中国编辑》2022,(12):15-20
本文基于生态性的可供性视角探讨我国数字文化出海的创新路径,从场景可供性、感知可供性、认知可供性和社交可供性四个维度审视技术在数字文化传播中的生态性角色,并思考如何构建我国数字文化对外传播生态。场景可供性层面,布局数字传播体系,融入当地生活场景和文化生态;感知可供性层面,优化传播过程中的身体接触和感官体验,延展文化感知维度;认知可供性层面,通过AI形象、社交机器人等与用户建立连接,通过亲密关系的建立去深化认知、打造共通的文化意义空间;社交可供性层面,通过打通多级社交链实现文化的社会化和本土化,从而完成文化传播的“闭环”。  相似文献   

6.
信息流广告是近年来移动广告市场崛起的新势力,国内信息流广告自微信朋友圈引入以来产生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同时,用户对广告的点赞和评论也生发出一种新的社交景观。本文基于媒介可供性视角,以微信朋友圈信息流广告为研究对象,聚焦于近几年话题热度较高的信息流广告案例中的评论,从传情、致意、协调、连接的角度,探析其在技术支持下社交可供性实现的可能性与特质。  相似文献   

7.
作为我国媒体融合工程有机组成部分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已从“谋篇布局”的初始发展阶段,进入“检验成效”的深度发展阶段,“建强用好”成为检验建设效果的评估标准。其中,“建强”是人员、设备和资产等硬实力的打造,“用好”则涉及更为复杂的运行过程追踪和效果评估与优化。目前,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效果评估标准普遍存在“技术至上”的倾向。对此,本文提出应聚焦用户与融媒体中心的互动关系,从“可供性”的认识论出发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评估的理念进行修正,并提出了“物质-感知-关系-想象”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可供性分类框架,主张通过用户的分群体调研来探索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可供性动态清单,进而完成融媒体中心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的评估,以“可供性”为准绳“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  相似文献   

8.
媒介“社交化”背景下,社会化媒介融入日常生活的程度进一步加深,并对人们的实践行为产生影响。本文以豆瓣APP为例,从媒介可供性视角分析用户与技术及用户间的互动,进而研究平台如何对用户的使用行为和实践活动产生影响。研究发现,豆瓣APP拓展了用户内容感知的方式,增强了其对平台的依赖,并通过圈层化交往实现了对用户的情感动员。  相似文献   

9.
元宇宙的深度场景化加速了媒介形态的变革,也推动了数字阅读不断发展。笔者基于可供性理论总结数字阅读的场景可供性概念,该概念包含数据可供性、技术可供性、感知可供性以及社交可供性四个维度。文章结合元宇宙虚拟经济、数字化身、虚拟情境以及虚拟社交网络等要素探索元宇宙阅读场景,并展望数字阅读在元宇宙中的场景建构路径:阅读画像驱动元宇宙阅读场景迭代,人机融合实现用户自主创新与创造;智能技术实现元宇宙阅读的人景融合,数字分身感受阅读场景的“全真信息”;虚拟情境助推数字化身的场景连接,沉浸体验实现抽象阅读的内容场景化;阅读社交化丰富内容创作与传播,参与式阅读实现用户想象思维的具象化。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交媒体逐渐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信息传播载体,处于复媒体环境中的用户开始自主进行社交媒体的分配性使用,这一使用行为被称作“平台摇摆”。既往有关研究多集中于摇摆需求动机分析,而鲜有对其背后“时间性”问题的深入探索。现以“时间”为切入点,采取深度访谈法探究青年群体在“平台摇摆”过程中的时间感知情况,以此来剖析复媒体环境中青年群体的时间感知特征及其发生变化的原因、影响。研究发现,“平台摇摆”刻画出青年专属的个人时刻表,形成“个性时钟”这一全新的时间感知特征。由于技术可供性差异,“媒介时间”的建构开始经历由“共性”向“个性”的变迁。多样化的“个性时钟”虽然某种程度上将青年从传统媒介时间的操纵下解放出来,但也导致注意力涣散等问题的发生,持续的“分心”将个体围困于平台所建构出的时间围城之中。  相似文献   

11.
将稀缺理论与用户认知理论结合,可以重新定义用户在信息检索过程中的认知行为,合理地阐明用户认知行为的发展趋势,提升信息检索研究的有效性与科学性。本文研究分析了稀缺心理对用户认知的动态影响过程,并在稀缺心理的基础上解释了用户潜在信息需求的深层原因。实验结果证明了用户的社交网络行为与信息检索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语义关系,通过提取用户社交网络数据,为研究用户个性化需求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依据,有利于信息检索个性化服务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技术赋权带来的传播可能性增多意味着媒体可供性水平的提升,专业媒体的转型由此也获得更多机会。本文以《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分析法,探讨专业媒体在微信社交平台的内容生产可供性、社交可供性和移动可供性实现情况。研究发现,在生产可供性方面,专业媒体应转变一线权威内容生产角色,下沉至为用户提供互动支持的二线角色;在渠道分发与拓展方面,应加强原创内容和用户兴趣的自驱性连接;在社交可供性方面,应注重传播场景建构以及与用户互动交流中的参与深度;在移动可供性方面,媒体的内容呈现应更符合移动端竖屏信息消费场景。  相似文献   

13.
刘芳  魏晴 《中国出版》2023,(12):58-63
近年来,“数字群居”成为新传播生态下的基础单元,所有的信息交换及媒介传播实践都被深度卷入其中。“社群”作为媒体深度融合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呈现出社群意志“参与”媒体生产决策、用户协作参与内容生产和情感激发提升媒体吸引力等显著特点。物质可供性、社交可供性和关系可供性提供了媒体融合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路径,提升了社群组织的反应能力,优化了社群内容供给和服务创新,成为媒体生态健康发展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平台正在深刻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现代社会发展。平台提供的软件服务,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和欲望,并存留海量数据,反身滋养和优化技术发展,由此构成“技术与技术”“技术与人”之间的多重交互和共同演化。本文与可供性理论对话,将处于应用软件交互界面背后,隐匿于平台系统核心位置的“数据基础设施”作为动态的、成长性的媒介加以讨论,分别从企业内部应用软件联通、企业外部跨平台应用软件联通、应用软件作用于人三方面探讨数据基础设施的可供性和可供力,以及更为复杂的“人*应用软件”所构成的新技术环境对数据基础设施的反向可供性。基于此,提出了数据基础设施作为隐蔽可供性所具有的可供力的分析框架,向纵深推进了媒介可供性理论,为平台和软件研究以及媒介实践提供新的思考角度。  相似文献   

15.
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深入,主流媒体自建传播平台成为当下“做强新型主流媒体”的一大实践,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与此同时,“媒介可供性”的概念引入传播学界后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在评价和考察新媒介方面具有极大的解释力。从生产可供性、社交可供性、传播可供性三个角度对“人民视频”网站及客户端平台的内容生产、媒介技术、传播终端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主流媒体在传播平台建构中取得的成果,并对其内容、平台设计、用户体验等方面进行相应的反思,以期为主流媒体传播平台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广告回避反应是广告主、媒体及研究者比较关注的话题。用户较少的广告回避反应意味着用户对广告内容较高的接受度,也意味着可以达到较好的广告效果,有助于建立用户、广告平台与广告主之间的和谐关系。在社交媒体时代,微信朋友圈信息流广告回避反应的研究具有现实价值。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青年群体微信朋友圈信息流广告回避反应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青年群体使用微信朋友圈时广告认知回避最强,行为回避最弱;影响信息流广告回避的因素主要有以往的负面经验、微信作为广告媒介的可靠性、感知个性化、个人广告互动频率、感知目标障碍和广告怀疑主义,而隐私关注对广告回避不产生影响。这一研究结论对于改善信息流广告的内容、传播形式等具有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17.
祁梦莹  谈欣 《视听》2024,(4):133-137
社交媒体平台在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下,成为重要的辟谣信息传播平台。从技术解释视角探究媒介可供性对用户辟谣信息分享意愿的内在作用机理,探究媒介平台提供的可供性对辟谣效果的促进作用,从而能够在辟谣过程中更好地应用相应的技术手段,达到更好的效果。以媒介可供性和S-O-R模式为理论基础,构建社交媒体用户辟谣信息分享意愿的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到508份有效问卷,结构方程模型的检验结果显示:媒介灵活性、用户能动性、情感表达力、社交联结力、全天化推送五个具体维度下社交媒体平台对用户辟谣信息感知和对辟谣信息分享意愿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8.
陈启涵 《新闻界》2023,(1):78-87+96
关于对立情绪弥漫于网络空间的问题,既有研究未充分考虑网络平台在其中的作用机制。以平台可供性为理论视角,对微博、知乎两个平台及其用户的质性研究发现:伴随用户的感知、想象和使用过程,平台的功能设计、算法机制、管理方式共同建构了一个支持对立情绪的可供性空间;在本土化可供性环境下,平台一方面从日常化的对立情绪中获取流量,另一方面以弹性的治理逻辑限制极端情绪的传播。文章为理解和反思平台社会中情绪的流量政治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与实践进路。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21,(10)
本文探讨了可供性概念为数字新闻学提供的创新性认识论视角和研究路径。首先,本文简要回顾了可供性概念进入新闻传播学的理论旅行轨迹,特别是在数字新闻研究中的应用和误用;接着,本文提出,当前数字新闻业作为生态系统的属性以及可供性本身的生态学视角,使得可供性概念具备了理解和分析数字新闻业的认识论潜能,应将可供性作为生态性的认知概念,而非工具性的技术特征;基于以上论证,本文认为,可供性概念为理解和检视数字新闻业提供了关系的、过程的和网络的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20.
姚卉 《东南传播》2023,(3):137-140
随数字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图像社交的时代。在图片编辑实践过程中,技术开发商拟定“技术剧本”,框定技术适用情境,确立技术的社会功能。通过制造与挪用符号,技术开发商实现了内容、用户和技术的商品化进程;在仪式与神话的作用下,技术开发商展开了“技术剧本”的书写过程,用户在图片编辑实践中逐渐内化了技术意识形态:美图软件成为个体“表现自我”“身份区隔”的手段,为用户提供了能高效“标记”生活的技术。图片编辑技术变为个体身份认同与意义再生产的工具,深度嵌入了用户的日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