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是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打破传统的、相对沉闷的教学氛围,寻找激发课堂活力的方法,而捕捉学生思维兴奋点是促使课堂教学向纵深推进的有力手段。学生的思维兴奋点在课堂上是突然闪现的,可能会很快消失得无影无踪,数学教师在课堂上不仅应学会制造、捕捉、利用思维兴奋点,更应想方设法来延续、巩固、扩散和放大,不断寻找、伺机制造新的思维兴奋点,直面复杂的生命体,发生思维与思维的碰撞、灵魂与灵魂的相遇、心灵与心灵的感召、智慧与智慧的交流,让生命冲动具有无穷的活力、无限的张力。  相似文献   

2.
在课堂上捕捉学生的兴奋点就使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神经处于兴奋状态,也就是学习的最佳状态,从而轻松、愉快地获得知识。  相似文献   

3.
一堂物理课的成功与否,其重要因素就在于学生的思维是否能处于兴奋状态,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不失时机地捕捉学生最佳的兴奋点。即充分利用物理教学的特点,通过巧妙的语言,有趣的实验,快乐的气氛,融洽的关系等手段,来唤醒学生的思绪,达到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之目的。引导学生思维与教师思维同步,使课堂气氛充满生机。一、新奇的教学内容,是捕捉兴奋点,诱发学习兴趣的首要条件。好奇,是初中学生的一种共同特征。好奇往往能诱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其深入细致地观察和探索问题。所以,每堂课的开始,就要给学生创造一种新鲜、好奇的情境,使其能随着教师的讲课内容进入一种自  相似文献   

4.
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寻找“兴奋点”的最终目的要能够引起学生兴奋才行。因此,教师应善于捕捉班级和学生身边的苗头,造成兴奋点,使学生容易兴奋和感动,以达到教育目的。比如,有一次班里一个学生家里出现了生活上的困难,部分师生自发地组织了捐款活动。我抓住...  相似文献   

5.
怎样提高高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这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其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利用教材等多种因素去激发学生的兴趣。要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兴趣,首先要激起学生的思维活动,并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在较短时间内出现兴奋点,当学生思维出现兴奋点时,教师应及时抓住此时教与学的最佳状态。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始终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循循善诱,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各个环节中激发学生的思维点,抓住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最佳  相似文献   

6.
一、捕捉课堂上的写作灵感 作文即“生活”。要想让作文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就必须还作文以活生生的生活,回归作文以生活的自然本真。学生大多数时间在学校,课堂是他们学习知识的殿堂、酝酿情感的源泉,因此,我们要敏感地捕捉课堂中的“兴奋点”,这些“兴奋点”就是学生写作的灵感。而转瞬即逝的写作灵感如何去把握,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会捕捉灵感。  相似文献   

7.
学生学习的兴奋点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持有饱满的精神和高涨的学习热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善于把握学生的兴奋点,不但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还可以启发思维、发展智力,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正>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优化教学活动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方法。怎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我认为抓住教材中蕴含的兴奋点,合理设计练习,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较为有效。如何才能使学生抓住40分钟时间,娴熟地驾驭学习活动,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形式多种多样,波澜起伏呢?我认为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深入钻研教材,发掘兴奋点教师钻研使用教材,应不仅让学生掌握知识,训练能力,更能  相似文献   

9.
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多角度地创设兴奋点,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轻松、愉快地获得知识。通过巧设与课堂学习有关的兴奋点,引八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兴奋点.展开教学。将枯燥的内容生动化,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将课堂气氛和谐化,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方式方法多样化,时时吸引学生的眼球;精彩兴奋生成化,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结束时.寻求知识拓展的发散点,开发学生沉睡的潜能。本文通过创设三个环节的兴奋点,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开头.引人入胜;中间,波澜起伏;结尾,余音绕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科学课堂师生互动有效开展,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善于抓住学生学习中的"兴奋点",激发互动原动力。其策略有三:一是巧设"兴奋点";二是捕捉"兴奋点";三是延续"兴奋点"。利用学生学习"兴奋点",贯穿科学课堂内外,提升科学课堂互动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注意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哲学教学方法探略孙宏典人们常讲哲学是反思的学问,是对思考的思考。所以,哲学教学必须善于拨动学生思维的琴弦,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教师善于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那么就能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和浓厚...  相似文献   

12.
陈国宏 《生物学教学》2005,30(11):26-27
所谓兴奋点,是指人在潜意识里所具有受到刺激极易引起兴奋的敏感区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善于把握学生的兴奋点,不但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好奇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还可以启发思维、发展智力,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优秀教师授课,学生总是听得津津有味,学得兴趣盎然,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教师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  相似文献   

13.
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在数学教学中,兴趣是一种强烈而持久的动机,唯有学生热爱数学,有浓烈的感情,才能有积极持久的求学劲头,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不失时机地捕捉学生最佳兴奋点,即充分利用数学教学特点,通过巧妙的语言,直观的教具,快乐的气氛,融洽的关系,来唤醒学生思绪,达到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之目的,引导学生思维与教师思维同步,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一、利用新奇的教学内容,引发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4.
洪建军 《广东教育》2003,(11):25-26
新课标明确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怎样落实新课标,使语文课堂活起来,笔者认为可从如下几方面入手:一、搭桥铺路。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上课伊始,学生的思维兴奋点往往不在与本课课业相关的区域。这时候,教师应稳定和调控学生情绪,转移其思维兴奋点,搭桥铺路,将学生引入正途。一次,一位语文教师走进教室准备上课时,发现上节课刚进行过物理测验,同学们正热烈地议论着考试的得失。他看到这一…  相似文献   

15.
<正>课堂提问是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恰当地,巧妙地运用提问,触及学生思维的兴奋点,能起到提示思路,加深理解,巩固知识的作用,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主体作用得以发挥。同时也能体现教师的主导性,促进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精美的课堂提问是师生进行教与学双边活动的重要形式,是进行思维和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传递信息的精美途径.精美的课堂提问,可以紧紧钳住学生的思维,使之长时间处于思维的兴奋点上.  相似文献   

17.
陆启威 《云南教育》2002,(28):37-38
所谓兴奋点,是指学生情感反应最激烈,并进入最佳学习状态的心理活动。一般说来,当教学触及学生的兴奋点时,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反应是敏感而强烈的。学生的意识处于异常“觉醒”和高度兴奋状态,便带着一种高涨的激情进行学习和思考,并将体验到创造的愉悦与激动。一、以“扣人心弦”的悬念捕捉兴奋点悬念指人们急切期待认识某事物的心理状态,它使兴趣不断向前延伸。研究表明:这种“悬念”将集中演化成一个悬而未决的“迷团”,引起学生高度注意和广泛参与,于平淡处起波澜,使学生进入“心求而未得”的境界,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教…  相似文献   

18.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的核心是思维教学”。因此,作为新时期的数学教育工作者,应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善于捕捉学生的思维火花,合理地组织教学,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生物课堂教学中通过找准切入点、点击兴奋点、捕捉生成点、寻求发散点、形成整合点对学生进行潜能激发,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实现高效教学。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根据高中学生思维发展的心理特点,探讨尝试如何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寻找并创设思维的兴奋点,实现认知活动与情意活动的相互融合,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