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明了多读才能理解;"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明了多读才能表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明了多读才能在写作时成竹在胸,游刃有余。"读"是我国传统教学强调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一种手段。古往今来,多少人对"读"做过推崇与肯定。而这些,都说明了"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大纲指出"朗读和默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这就强调了语文教学中读书的重要性。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一篇佳作,只有反复咏诵,才能回味无穷。语文是一门情感很强的学科,它的字里行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只有反复诵读,才能逐步领悟,感染其人,产生共鸣,达到预期效果。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认为要想读好书,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精讲多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目的的组织学生读书。生字词在读中认识、理解;优美词句在读中划出来;中心句在读中找出来;段意在读中归纳出来;中心思想在读中体会出来;写作规律…  相似文献   

3.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都充分说明了“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笔者在十多年的语文教学和教研工作中,也深深体会到“熟读能生巧”的意义,认识到只有熟读深思,才能真正体味、领悟文章的精神实质,才能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相似文献   

4.
审视现在孩子的读书情况,大多是看一遍就完事,根本没有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要做到"读书留痕",就是要边读书边动笔,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事实证明,只有充分意识到"写"的重要性,并与"听、说、读"共同发挥作用,才能真正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5.
当下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数十首古诗,古诗教学构成了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教学尤其如此。"七分诗三分读",这个"读"就是指朗读,可见在古诗学习中朗读的重要性。朗读是小学生理解古诗的重要渠道,只有在朗读中学生才能充分品味古诗的语言,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并为古诗中的情感感染而使自己的感情得到丰富和升华,从而很好发挥诗歌抒情、审美的艺术功能。所以,应该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探索和实践朗读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教学中,既要让学生读书,又要教学生作文。可见读和写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教学中只有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才能使读写相得益彰、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7.
蒋梅兰 《教师》2014,(13):84-84
早在古代就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勤于读书,逸于作文"等说法。显然,人们已经意识到只有在读中探写、读写拧为一体,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既要让学生读书,又要教学生作文。只有以读促写、以写引读、读写结合,才能使读写相得益彰、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教学中,读是一种重要手段,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离不开"读"这一重要途径.心理学研究表明,广泛的阅读对学生形成同情心、责任感至关重要,通过阅读心智活动,能培养专注力和观察力,触发联想力和想像力,增强思维力和创造力. 一、引导学生勤读、多读、读思结合 1.观念上的引导 (1)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多读书的重要性.中学阶段是接受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阅读书籍的黄金时期.大量阅读对提高学生的哲学思辩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心理体验能力、演讲表达能力很有好处,终身受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形象说明了读和写的关系,书读多了,何愁写不出好文章?何愁语文水平提不高?  相似文献   

9.
古人读书有遗训:“三分文章七分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又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都说明了“读“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了在语文教学中“读“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法,抓住这一方法,也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要领.……  相似文献   

10.
李立平 《成才之路》2013,(26):85-85
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紧密相连。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语文教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看书的,而不是给学生讲书的。"如何通过语文教学让小学生有能力读书并学会如何读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师讨论的话题。《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明了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以及教学方向:"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做到这些,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学生的自主性是阅读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本应得到学生青睐,但在日常教学中,语文却经常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怎样才能让学生热爱语文,感知语文的美呢?一.涵泳工夫兴味长——朗读的魅力读书的声音是语文的声音。只有重视了朗读,在朗读的基础上构建语文教学,才能实现高效。《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我觉得语文课上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从朗读方法的变化,到朗  相似文献   

12.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阅读教学中,"读"是重点。只有"读",我们才能认识更多的生字,只有"读"我们才能了解更多的事物;只有"读"才能让我们体会真实情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读"的实践研究,本文主要以小学语文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一课为例,谈一谈"读——悟——读"的三步读书法。第一步"读"每当我  相似文献   

13.
当下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数十首古诗,古诗教学构成了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教学尤其如此."七分诗三分读",这个"读"就是指朗读,可见在古诗学习中朗读的重要性.朗读是小学生理解古诗的重要渠道,只有在朗读中学生才能充分品味古诗的语言,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并为古诗中的情感感染而使自己的感情得到丰富和升华,从而很好发挥诗歌抒情、审美的艺术功能.所以,应该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探索和实践朗读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听、说能力是读、写能力的基础;而读又是写的基础。读书是吸收过程,作文是表达过程;只有吸收得多,才能表达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目前,在中、小学中,有不少学生不会读书。读文章,抓不住要点,读一本书,抓  相似文献   

15.
一、增强对小学语文诵读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小学语文诵读教学,其"读"的内涵是指以诵读为主要形式的各种读书活动,如齐读、自由读、默读、速读、分角色读、浏览、研读等多种形式的读和背诵.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达到,才能置入学生的心田,滋润其心灵.但是,学生对诵读的重要性不一定有这样的认识,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反复诵读后对文章的不同感受来增强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也可以讲述一些名人读书的故事来激励学生.这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教师本人增强对诵读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应积极做个有心人,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训练,才能让学生喜爱诵读,自觉诵读.  相似文献   

16.
庞奎英 《考试周刊》2014,(13):47-48
语文教学应"读"占鳌头,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从而真正成为学习主体。  相似文献   

17.
<正>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许多学生头痛的问题。因为阅读几乎包含了语文的所有知识与能力,而且经常涉及其他学科的知识与能力,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话虽有一定的片面性,但它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宋代朱熹关于文章有"三熟"(读时熟,看时熟,玩味时熟)的论断,更加具体而深刻地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因此,阅读并非是单纯地为朗读而朗读,为浏览而默读;也不是阅读的次数越多越好。而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阅读,达到理解字  相似文献   

18.
人们常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然而"下笔如有神"的境界是建立在"读书破万卷"的基础之上的。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双翼,如果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当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注重读与写的有机结合,学生的习作之田定将会得到"读"的滋养,焕发出勃勃生机。一、在阅读教学中注重语言积累阅读和习作是个互逆的过程,阅读是理解吸收,习作是理解表达。只有吸收得充分,表达才更加具体生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依照课标的要求,在阅读训练中渗透积累语言的指导。学生的语言越丰富,思维的领域就越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既是形式又是内容,语文教学不管怎么改,也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最终都必然的要归结到"听、说、读、写"4项最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上.语文教育教学的成效也只有在学生的"听、说、读、写"中才能得到最真实的体现.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的语文水平与语文能力就是学生的"听、说、读、写"的水平与能力, "听、说、读、写"既是整个语文教学的起点,也是语文教学的终极追求.  相似文献   

20.
当前,语文教师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语文教学以读为本”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有充分时间进行读书训练,在学生多读的基础上,教师适当点拨、指导,让学生掌握读书方法、理解内容思想,受到教育,这是当前语文教学的大势所趋。那么如何在自学辅导实验中进行读的训练呢?笔者谨从以下几方面谈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