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从事幼儿教育的工作者来说,《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应当并不陌生,它为我们的幼儿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其中自然也包涵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以《指南》作为教学的向导,以下本文将对如何进行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进行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2.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出:"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语言的内容,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指南》为我们理解幼儿在语言活动中的学习与发展的价值取向及内涵提供了帮助,为我们观察、了解幼儿在语言教学活动中的表现提供了导向性指引。一、建构语言活动的观察框架1.深入了解《指南》中的语言领域目标在应用《指南》观察、了解幼儿时,要熟记语言领域的几个目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简称《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指南》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是幼儿园的指导纲要。但《指南》大多数家长却知之甚少,本文的作者既是老师又是妈妈,她巧妙地把《指南》和自己的育儿联系在了一起。我们刊发这篇文章,希望更多的家长朋友关注《指南》。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在学前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各级各部都在学习并贯彻实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而教育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为了促进幼儿快乐健康成长,我们教研组根据《指南》中5—6岁幼儿动作发展目标中提到的第一个目标:  相似文献   

5.
自从教育部颁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便说明对于学前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期,而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时候需要正确地认真地理解《指南》的精髓,注重指南对幼儿健康成长的作用。而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对于幼儿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根据《指南》的需求,正确地投放材料,有目的性地满足各个阶段的幼儿。良好的活动环境更是环境创设的必备因素,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也有利于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本文就是在《指南》的背景下探索幼儿园区域创设和环境布置策略,以期能够为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学习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和《广东省幼儿园教育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这些文件后,我结合自己的实际教育工作开展了积极的思考,感受最深的是我们应该根据《纲要》和《指南》的精神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理念,特别是要在与幼儿的互动中尊重幼儿和发展幼儿的  相似文献   

7.
陆惠琴 《考试周刊》2014,(74):186-186
<正>为深入贯彻教育规划纲要,帮助广大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全面提高科学保教水平,2012年10月,教育部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近期,通过细细研读、深入思考,我对《指南》有了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为幼教工作指明了方向。《指南》将幼儿的学习生活与健康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  相似文献   

8.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强调幼儿的学习是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户外活动环境的创设对于孩子的发展尤为重要。目前幼儿园对如何创设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户外活动环境缺少科学的认识,导致适于幼儿活动的户外空间越来越少。户外活动环境应创设为走向与自然、与他人和与自己的对话性环境,成为"《指南》引领下走向对话的快乐儿童世界",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关注幼儿健康成长是我们幼儿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颁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精神,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本文从理解幼儿、尊重幼儿、赏识幼儿几个层面对《指南》进行了详细解读,探讨了如何在幼儿园教育中关注幼儿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周兢 《幼儿教育》2013,(13):20-2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学前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思考这个阶段的幼儿园语言教育时,我们每一个幼教工作者都必须明确《指南》有关幼儿语言发展的目标,掌握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的特点,研究如何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幼儿的语言学习与发展。一、关注《指南》语言领域目标的整体框架《指南》指出:"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  相似文献   

11.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提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欲望,培养探究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好奇和探索的行为比比皆是。老师要做的就是始终对此保持敏感性,尊重和保护好幼儿的好奇心,适宜地选材并组织教学,发挥它的教育价值,让我们的教学在幼儿的兴趣点和关注点上生根发芽,进而开花结果。在《你变我变大家变》主题中,当笔者发现幼儿对万花筒、镜子产生兴趣之后,设计组织了大班科学  相似文献   

12.
<正>区域活动是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重要形式,在区域活动中,幼儿自主参与活动,自发地学习,促进幼儿之间的互相交流,培养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同时锻炼幼儿动手操作能力,主动参与、好奇好问的能力,增强幼儿的表现力和综合能力,促进幼儿社会性良好发展。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背景下,幼儿园区域活动"高控"现象尤为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师对区域  相似文献   

13.
杨惠钧 《贵州教育》2014,(21):33-34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生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在实施《指南》的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针对《指南》的要求,我通过学习与认识之后结合"秋天来了"的主题及季节特征,设计了一节不一样的《画菊花》美术活动。  相似文献   

14.
<正>2012年10月,我国正式印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教师和家长理解儿童提供了更加具体、可操作的依据和指导。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关注到李季湄老师在她《让〈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真正成为幼儿发展的福音》一文中指出:"要让《指南》真正成为幼儿发展的福音,必须做到师德为先、幼儿为本、能力为重、求真务实",只有做到这些,《指南》的实施才能切切实实地"促进每个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提升教师  相似文献   

15.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幼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但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影响其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指南》提倡的教育理念,对幼儿园广大一线教师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提示我们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应重视幼儿的自主学习,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形成终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本园积极践行《指南》精神,以"幼儿园高质量的一日生活过渡环节"为教研内容,以点  相似文献   

16.
区域游戏是幼儿的一种自发性学习活动,教师可以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依据,在观察分析幼儿行为的基础上,与幼儿一起引发讨论,帮助幼儿发现游戏的生发点,提供开放性材料,让幼儿个性化地表达和表现,来推进幼儿在区域中的自主学习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特点决定了幼儿教育必须是整体性的教育,对幼儿进行的教育不能过于分化,幼儿教育需要高度的整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也明确强调:"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因此,对幼儿教育而言,尽可能地加强教育的整体性,符合幼儿学习的特点和需要。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颁布,学习和贯彻《指南》,并将其运用在教育实践中,成为我们工作的核心内容。我园一直以来针对幼儿社会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很多实践和研究,力求不断丰富和完善我园的园本课程,为幼儿社会性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正>我们究竟该如何去更全面、更充分地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理念落实在美工区中,让幼儿在美工区中体验自由创作,让美工活动变得"好玩"呢?谈谈自己实践的一些思考。一、玩什么——确定玩的内容结合《指南》,教师应尊重幼儿,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在美工区活动中结合建构式主题进行教学的实施。且内容的选择对幼儿活动的有效开展是非常重要的,因而在组织教学中教师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相似文献   

20.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针对幼儿出现的不良行为,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家庭的娇宠放纵,缺乏日常生活经验等。对此,幼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