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爱华 《学前教育》2007,(Z1):32-33
<正> 数学是小学阶段比较重要的一门课程,家长们很重视,对孩子的期望值也很高,许多孩子在参加小学入学考试时就已经能够熟练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甚至能熟练背出乘法口诀表,家长们在孩子的早期数学学习上着实下了不少功夫。曾做过一次对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的摸底调查,发现班中有近一半的学生之前学过珠心算。学过珠心算的学生,有的只能口算两位数加减法,而有的则能口算多位数加减法。孩子们在学校学了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2.
正小学阶段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听讲是学生学好知识、提高能力的基本保证,也是孩子搞好学校学习的先决条件。但是我在教学中发现,很多一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特点,在学习中往往不会听讲,因此,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是势在必行的。学生一旦养成了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那么他们就是学会了学习。一、从倾听老师的话语入手习惯不是孩子与生俱来的,需要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一点一滴地加以耐心培养。首先要  相似文献   

3.
刚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对学校的学习生活是陌生的,对一切都很好奇。怎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呢?我认为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其次就是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  相似文献   

4.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是祖国未来建设的接班人,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花朵,而对于他们数学学习兴趣与习惯的培养,有助于他们健康、良好地向前发展,成为未来国家建设中的可造之才。从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的近况与问题开始着手分析,研究培养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兴趣与习惯的主要措施,从而实现对一年级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与习惯的培养,提高数学教学成果与效率,推动教育事业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于打知识基础阶段,培养出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在小学教育中尤为重要.因此,切不可让孩子由于从小蒙受厚重的课业压力而丧失学习的激情和兴趣,相反,我们要鼓励他们的好奇心,并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运用他们好玩好动的天性,研究出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者,我深切地感觉到,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并让他们主动学习是一件艰难的事.即使如此,我们也要日复一日去探究、实践,运用和创新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孩子在学习的最初阶段克服对数学的茫然、恐惧,利用它们的好奇心,化"好奇为力量",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6.
<正>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交流、合作意识,加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数学课上,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回答问题的意识逐渐减弱,有的孩子明明会解决问题,却也不愿开口,若是碰到困难更是不张口了,还有的孩子习惯于用摇头、点头来表达意思,很少直接开口回答问题,这就造成了学生的懒惰,思维停滞。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发言环境,不让学生有  相似文献   

7.
孔子曾经这样说过:"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由此可见,在少年时期培养孩子各种良好的习惯是有其必要性的。就教育教学而言,《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指出:"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其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除了理论知识的传授之外,教师还应当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我们将针对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相应的探究。  相似文献   

8.
刘伟 《考试周刊》2012,(40):77-77
一年级的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下面我谈谈自己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刚升入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大都接受过学前教育,所以他们对数学并不是一无所知的。  相似文献   

9.
<正>笔者从事小学教学工作二十多年,经常有新生家长反映这样的问题: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进了小学一两个月,怎么就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人?胆小,恐惧,情绪化,不想再去上学。一个孩子进入小学,是他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家庭的一件大事。今天,不少孩子一开始喜滋滋地去学校,不久就不想去上学,有的甚至想回幼儿园。厌学、害怕上学的一年级小学生比比皆是,甚至还有新生逃学的状况出现。其实,幼小衔接一直都是广受关注的  相似文献   

10.
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理念指导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该如何看待作业、设计作业,如何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创造、游戏的乐园,使作业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呢?让学生快乐地做数学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结合自己教学一年级时的一些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一年级的数学作业设计的尝试和体会.一、运用"说一说",超越书面作业心理学强调: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引导学生运用语言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是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  相似文献   

11.
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要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本领,并应用到学习当中去。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作为小学的一门主要课程,在小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这门课由于本身的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感到枯燥、无味,因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愿学习。针对这一情况,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学习数学,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学习比例尺时,我就把它与生活中的拍照联系起来。我问学生:“你们都拍过照,照片上的人和你自己像不像?为什么照片比你本人小得多而看起来却一模一样?”有的学…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具有个性特点、具有探究学习的习惯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时代发展对学校教育教学的要求.江泽民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学校从最基础的基础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所谓习惯,是指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倾向。良好的学习习惯,则是学生在较长时期的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巩固下来的行为定势,它可以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质量与学习效果。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耐心教育,反复训练,严格要求,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培养学生认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当前在教学中,不少教师不重视让学生阅读数学课本,数学课本只起到“习题集”的作用,有的教师甚至将练习题写在小黑板上,一堂课都不让学生打开数学课本。这种现…  相似文献   

14.
张瑞珍 《知识文库》2023,(7):172-174
<正>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与小学双方配合,幼儿园在学前阶段对幼儿做好学习习惯和自理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工作,小学则为一年级学生做好过渡准备,让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顺利开展小学阶段的学习。在幼儿园阶段对学龄前儿童进行恰当的数学启蒙教育,有利于为孩子进入到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因此,本文将立足幼小衔接视角,针对幼儿数学教学中的教学情境创设展开探究。幼小衔接连接着幼儿园和小学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需要多方参与、共同努力、家校配合才能帮助幼儿顺利过渡成小学生,而此阶段也是培养学生注意力、纪律性和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一名在在小学工作了十几年的教师,今年在小学一年级当班主任,下面我就谈一谈我的班主任观。由于我有一段管理幼儿园的经验,所以我觉得小学的班级管理工作和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差不多。幼儿园重视生活照顾多一些,小学更重视的是学习习惯和能力培养。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步入校园,对学校的一切还都只是个模糊的概念。所以,对班级的管理,要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从基础做起,从小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和习惯。  相似文献   

16.
培养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低年级阶段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我深深体会到,要使一年级学生学好数学,必须首先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数学的迷恋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一年级小学生刚入学,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好奇心强,注意力难以持久,对任何新鲜的事物都容易产生兴趣。根据他们喜新好  相似文献   

17.
孙春雷 《成才之路》2014,(31):63-63
我在农村初中已经任教16年,经历了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些困境。有的地区,农村师资力量不足和教学观念比较落后,导致农村的孩子在小学就对学习英语失去了兴趣,连字母识读都是问题。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的英语课,历经三、四、五、六四个年级后,早把一些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折腾得荡然无存。有的小学毕业英语考试成绩,平均分四五十分。初中英语课堂上,老师在台上认真地讲解,台下有的学生一片茫然,甚至个别的已经睡着。这样的课堂何谈生机?更不要讲高效课堂了。到底该怎么做才可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数学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要始终注意提升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小学六年级数学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六年级是小学学习的最后阶段,老师需要带领学生巩固复习基础知识,要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引入情景教学可以增加教学课堂趣味,加深学生的数学学习印象。  相似文献   

19.
<正>《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小学一、二年级学生要做到喜欢阅读,从而形成终身受益的良好的阅读习惯。目前,我们郊区小学低年级的课外阅读的现状如何呢?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郊区小学,通过对我校50名一、二年级学生的调查,我们发现:父母指导孩子读课外书的仅占12.6%;担心课外阅读会影响孩子学习的家长占31.4%;一学期家长购买两本或两本以上课外书的占35.6%。这一调查表明:大部分家长文化素质不高,对学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名在在小学工作了十几年的教师,今年在小学一年级当班主任,下面我就谈一谈我的班主任观. 由于我有一段管理幼儿园的经验,所以我觉得小学的班级管理工作和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差不多.幼儿园重视生活照顾多一些,小学更重视的是学习习惯和能力培养.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步入校园,对学校的一切还都只是个模糊的概念.所以,对班级的管理,要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从基础做起,从小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和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