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给体育课教学注入了全新的理念和活力 ,新大纲、新教材和课程标准的出台 ,大大地拓宽了原来体育课的学习领域 ,许多观点和设想冲击现行体育教学的弊端 ,为我国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 ,我们体育教师应尽快地进入角色 ,积极追求一种全新教学方式 ,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多一些参与 ,少一些灌输。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主 ,对学生生理、心理、认识水平和个体差异重视不够 ,以致于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冷漠 ,甚至厌倦的心理 ,这就扼杀了学生个性发展 ,违背了体育教育的目的性 ,不利于学生参与体育的意…  相似文献   

2.
高校体育教学中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并在体育教学中发挥着优势条件,是素质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我们在优化体育教学、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的过程中,应重视情感的发展,应当积极地实施体育教学中的情感渗透教育。  相似文献   

3.
陈涛 《宁夏教育》2010,(6):51-51
在体育教学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应该做到以学生发展为主,充分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性格,掌握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把德育目标与体育学科教材所含的德育内涵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在体育教学中加以渗透。  相似文献   

4.
21世纪的教育教学强调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我们的体育课堂,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要力争使学生愉快地、积极地体验体育的乐趣,同时让学生身心都得到发展。所以,利用体育课教学加强素质教育是我们教学的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体育教学成为当下中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做好体育教学工作,成为中职教育开展必须把握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中职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进来,使学生能够对体育知识点进行有效学习,并做好相应的锻炼。这一过程中,中职体育教学要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当中,从而使学生得到更好的锻炼,以促进中职体育教育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浅谈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长期以来,体育教学由于受以技术教学为主的教学思想的影响,往往突出技术教学,而忽视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培养.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文章分析了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体育教学对学生心?哪 理健康的积极作用,并提出了心理健康的体育疗法及体育教学中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前,学校教育的改革重心是全面进行素质教育。进行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主体性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把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即主体性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这就要求体育教学的改革,我们不能仅限于教学内容、形式和方法的改革,还要在教学思想和理论的提升上下功夫。树立体育教学主体性意识,更新体育教育思想,转变观念,提高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主体性的认识水平,在现实的体育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培养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8.
黄煜熙 《中学文科》2009,(2):134-135
面对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作为职业技术学院的体育教师,笔者认为应正确认识健康的概念,树立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新思维、新理念.把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关系,抓住契机,在体育教学中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我们所面对的职业技术学院的广大学生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关键时期,也是可塑性最大的时期,因此这一阶段也是其心理发展敏感期以及心理教育的最佳时期.彻底掌握这个时期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尤为重要,笔者在体育教学中以心理健康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9.
雷合中  宋静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7):217+219-217,219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与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我国原有的高校体育教学对当代人才的培养需要已不相适应。高校体育教学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得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高校体育教师必须领会体育教学目标从"以增强体质为主"向"健康第一"的理论飞跃,并根据高校的自身特色和学生素质发展的需求,全面革新体育教育,与时俱进,积极地改革和创新,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推动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向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确认识健康的概念,树立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新思维、新理念。把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关系,抓住契机,在体育教学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教育的发展,尤其是新教育理念的出现,使得我们对于教育的本质有了更深的了解,教育最大的目的就是全面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高中体育作为高中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新教育理念的引导下,我们不断地重视高中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具有很强的必要性。新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使得我们对于教育的认识以及对于教育的看法不断地发生着改变,基于这种背景下探究课程的发展,对于未来教学层面的改革进行相应的准备,现实意义十分突出。因此本文将结合高中体育教育教学实践,探究新理念下高中体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在体育教学中,要正确认识健康的概念,树立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新思维、新理念,把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关系,抓住契机,在体育教学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体育游戏是以快乐地从事体育学习为目标,以对学生进行完整人格、体能教育的一种寓教于乐的新教学形式。它能使学生在学习中认识体育,接受体育,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身体锻炼、心理健康发展有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徐亮  朱施成 《教师》2020,(4):92-93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中学体育教学不仅在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思想上进行了创新,更以学生的发展作为导向,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了有利的体育环境;它不仅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更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发展,引导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基于此,文章就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主要探讨了当前国内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育功能受到限制、学生身体素质受到影响等问题,提出与时俱进转变体育教学理念、突出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学习兴趣、善用激励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体育学习自信心等提高中学体育实效性的几点策略,以供相关教育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高中体育教学倡导以学生为本,采取多种方法加强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所以在高中体育教学活动的发展中,相关教育者应更加注重采用创新型教育方法来进行教学。作为体育教师,在现在的体育课堂教学当中,我们更应当积极顺应学生的发展特点,采用分组教学的方法,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所在,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从而不断的提高体育教学成果。  相似文献   

16.
愉悦体育是一种体育教育思想。是一个具有较完整理论和方法的教学理论和方法的教学实践体系。愉悦是对感情而言的,所以愉悦体育侧重的是从感情教学人手,创设生动活泼的教育氛围。进行愉悦体育教学。愉悦体育的思想,是指在体育教学中,把运动的“内在乐趣”作为目的,强调在愉悦地享受体育运动的同时,自觉积极地发展体育教学能力。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在教学中怎样以愉悦引导学生.科学掌握合理的健身方法,使学生在愉悦教学中获得知识,提高体育素质,让学生学中有练、练中有学、动中有趣、趣中有得,是我们在体育教学中研究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7.
<正>新课程标准强调: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实际教学中,往往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灰色单调。因为我们教师忽视了体育教学中"真实"的注入和培养。我们的体育教学虽然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为名,却在长期的实际教学中,却花相当多的时间传授运动技术和技能,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体育精神的启迪和教育,忽视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这些现象引起本人对体育课堂的深刻反思。在实际教学中尝试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从呈现  相似文献   

18.
小学低年级的体育教学,以养护为主,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参与意识为主,以发展学生身体的一般能力为主。我们教育孩子必须先了解孩子的心理,若能根据孩子的心理而实施教育,那教育必有良好的效果。通过讲故事、创设  相似文献   

19.
拓展训练是一种与传统体育教学不一样的教学课程,它大大改变了体育教学中以训练为主的形式,通过对体育课程的实用性以及趣味性的增加,使得学生自身的素质得到提升,对学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心理拓展训练在当前我国高中体育教学中受到了高度重视,在"开放""改革"的背景下,将心理拓展训练引入了高中体育教学中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有助于培养身心健康的高素质生源。  相似文献   

20.
陶仁 《考试周刊》2014,(79):110-110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正确认识健康的概念,树立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新思维、新理念。把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关系,抓住契机,在体育教学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